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4、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5、“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金属D.维生素
6、“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7、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0、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Cu ④P
2O
5
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11、“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a
2O B.NaCl C.NaH D.NaClO
3
12、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4、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
2B.2H C.2H
2
D.2H+
15、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16、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18、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
19、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2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6 C.+4 D.+7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

(2)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

(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_____。

(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

2、发射通讯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二化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2H
4
+N
2
O
4
="3_____" +4H
2
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
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⑵请计算9.6kgN
2H
4
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
2
O
4
的质量____________。

3、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C ________ H _______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______ 。

(填字母)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 ______ 。

(填仪器名称)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火柴、棉花、升降台等用品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
(1)上述仪器中,E仪器的一般性用途为___________;若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编号为___________(填字母),请按题的要求写出制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符号均可)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连接好仪器,__________(填一种操作),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__________,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装置内的气体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__________的现象。

(3)在试管中装入少量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把试管___________固定在铁架台上。

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图中可用于加热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f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用C而不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
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则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尿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试验。

(1)CO(NH
2)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纯CO(NH
2)
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_______克氯化铵与30克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1,中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则
(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2)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D
4、B
5、B
6、D
7、B
8、A
9、A
10、B
11、B
12、B
13、D
14、C
15、B
16、A
17、A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分子、原子、中子质子、原子核、阳离子中子电子分子质子和电子
13.8g
2、N
2
3、试管酒精灯铁架台 E 量筒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用于加热 ABDEFG
−−−→++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 24224K MnO +MnO ΔO KMnO +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升高 气泡冒出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口略向下倾斜
2、酒精灯 长颈漏斗
+−−−−→二氧化锰双氧水水氧气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⑤①③②④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2)尿素中碳、氧、氢、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2):(14×
2)=3:4:1:7;
(3)纯CO(NH 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2100%46.7%60
⨯⨯≈; (4)设需要氯化铵的质量为x ,则
1421430g 100%100%1441350.5
6x ⨯⨯⨯=⨯+⨯+ x =53.5g 。

2、(1)23(2)3.82×10-26kg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1+11=23。

(2)某原子的质量为=23×1.993×10-26kg ×1
12≈3.82×10-26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