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结合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结合应用
摘要:美术这种典型的可视化艺术,对于所运用的元素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
传统元素所体现出的历史沿传性,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创造教学的过程中,尽力
体现多元文化所传达的故事内容和艺术内涵。
流行元素在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所
体现出来的时效性和即时性,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比起传统的美术作品,更容易理解和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
态化的美数课堂。
关键词:传统元素;流行元素;初中美术
引言:
初中美术教材的课程设置,通过表现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示极具表现力
的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美术的知识平台。
湘教版美术教材要求学生对
国内外美术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通过主动感悟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自主独立地完成课后作业。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锻炼发散性思维
(一)增加谈话交流式教学
不同于其他科目,美术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需要更高。
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确保学生已经掌握关于课程的基础内容,更需要积极接收
学生自己对每一节美术课堂的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对话,和问答的交流方式,来对学生做一个学习检测。
因为这样的开拓式教学方法,是为了锻炼学生的
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在检查答案时,不能有固定的回答方式。
例如,在《画家
笔下的色彩》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提问不同学生,你认为画家驾驭色彩的能力和
普通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大部分画家在选择色彩的时候,经常会有异于常人的
想法等等问题。
这种课堂互动,要求教师在准备课堂的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研究
调查,面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地增加问题难度。
(二)加强小组合作能力
在课堂后期,教师可以将整个班级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团队合作。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的美术作品,可以是教材之外的例子,首先说出自己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然后每
个小组自行进行讨论,不需要得出特定的理解答案,但是每一位小组成员都需要
积极表达自己对该艺术作品的理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学生加强自主驱动力,不断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
同时,也有利
于借鉴其他同学独特的想法,开拓自己的艺术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鼓
励学生热情讨论,在传统的课堂中,加入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美术
课堂的意义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
[1]
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正确传递美术含义
大部分学生在看到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时,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深刻理解作者想
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除了课本上所呈现出的视
觉化效果之外,要及时通过大量的语言信息补充,来填充学生的知识点盲区。
这
样的教学方法在美术课堂中的使用率很高,应用范围也很广。
但这样的方式对教
师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大篇幅的理论陈述,并不能快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反,较为单纯的叙述,不一定能确保学生高效率地吸收教师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教师
可以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详细介绍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再加入一些现代元素。
例如在《过去的日子》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现在和过去的区别,不
同时期的自己,怎么看待美术?通过更加新颖丰富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在通过教
材课本了解认知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能够自发地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进一步
体会作品的核心内涵。
三、发挥自主能动性,及时反思评价
由于美术作为教学科目,不需要学生在素质教育考试中完成该科目的考核,
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在这样的教育大形势下,对于美术教
师的要求会非常高。
教师不仅需要讲授教材相关的专业美术知识,还需要通过独
特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入美术课堂,了解到更多
相关专业知识。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需要创造一个自主性创造的开发空间,一个
有利于学生进行创作的生态环境。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担任好一个引领者的角色,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以健康良好的积极心态完成自己的作品。
[2] 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殊性,学生在接受教师指导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敏感和抵触。
这些都是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的正常现象,教室应该理性正确地看待,并加以
鼓励。
教师可以结合时事,多多增加和学生共同讨论的话题,这样的交流可以活
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情谊。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动态,
及时接受学生想要表达的观点,并给出反馈。
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后,教师应注
重回顾整个课堂,总结课堂知识。
首先应进行自我评价,反复思考整堂课程,是
否将知识点完整地输出,学生是否高效地掌握该节课的美术技巧。
系统完善的自
评体系,有利于美术课堂更好地开展,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案,
优化教学设计。
其次是对于学生的评价,结合听课效果,作业内容和课堂检测,
对学生在整节课堂中的表现做一个综合评价。
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
了解到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有哪些不足还可以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对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中,明确提出需要大力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
教师在展示传统作品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正确引导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用独特的眼光审视
艺术作品。
同时在课堂中加入流行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多维度地去传
达美术所带来的艺术价值。
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历程,所孕育出的中华传统
文明,为历朝历代的众多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灵感和丰富的素材。
除了我们
已经熟知的传统元素,在国际的作品舞台中,各个流派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加入了
许多流行元素。
两种元素都有各自无穷的魅力,教师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应将两种元素有机结合。
通过细心讲解美术历史,深度剖析艺术作品,让学生在
课堂中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参考文献
[1]周妮.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1):333-333.
[2]张丽娟. 略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J]. 中国
校外教育, 2018, 000(006):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