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以小学生数学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以小学生数学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为

储冬生
【摘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作业是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从作业的记录、整理、书写、审题、探究、复查等环节简要阐述了如何有效关注学生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年(卷),期】2017(000)012
【总页数】3页(P16-18)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完成习惯;习惯培养
【作者】储冬生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储冬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原性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曾7次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教海探航”“师陶杯”征文评比一等奖。

积极倡导“问题驱动式数学教学”,潜心打造“生动且深刻”的活力课堂,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执教观摩课或交流成长体会。

小明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学生,课堂上他思维敏捷、积极参与,但是他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貌似简单的错误,例如:
从梯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能画()条高。

他填的是:无数条。

就上面这个问题,我对小明说:你再想一想。

他马上反应过来:不对,从梯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只能画1条高。

我问他:你原来为什么说有无数条呢?他说:我以为是梯形能够画多少高,没注意是从一个顶点出发。

我又问:那你现在怎么知道了?他说:我把题目再认真地读了一遍,然后试着画了个图就知道了。

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小明、父母和他的任课教师都异口同声地说:粗心。

这一切真的仅仅是因为粗心吗?为什么会粗心呢?为什么你粗心而别人却不粗心?怎样才能变得不再粗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学生的这些问题似乎都是由特定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是不是也有作业完成习惯培养的问题呢?我以为,作业完成习惯是关键因素之一。

胡适先生说过,读书治学习惯重于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习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是所有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

良好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意义重大,这也是共识。

数学学习需要有好的作业完成习惯做保障,良好作业完成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需要担负起引领、指导和督促的重要职责。

记录的习惯学生每天都会将要完成的作业记录在作业本上,如何记录须有明确要求,作业记录情况也会影响作业完成。

作业的日期、内容,包括一些常用教辅图书名称的简写,这些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起步阶段,教师每天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记录作业,并用适当的方式及时检查、交流作业记录的情况(包括格式规范、要
求明确、数量齐全、书写工整等)。

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应当将作业记录情况列入批改的范围。

倘若作业记录字迹潦草、项目内容丢三落四,那作业的品质很可能也会有问题,必须及时关注、提醒和指导。

很多时候,我们对作业记录情况是忽视的,其实对待作业的态度在记录作业的时候就已经“流露”出来了。

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从记录作业开始就要关注,教师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并要把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

整理的习惯学生做作业之前要认真整理好自己的学具、书本,包括桌面上的其他物品。

有学生回家做作业时边吃零食边做作业,这更是大忌。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做作业时桌面整洁有序(包括书本、学具、草稿纸等),对他完成作业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倘若桌面杂乱无序,做作业过程中学具、草稿纸等使用都“不顺手”,这是会直接影响作业完成质量的。

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会整理也应该是作业完成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实整理不仅仅在做作业之前,完成作业之后也要适当整理。

做好作业应当学会让各种物品都“物归原处”,而不能让书桌“一片狼藉”。

有些学生晚上在家做完作业不及时整理,第二天到学校后发现作业没有带全等问题,其原因大都与此有关。

书写的习惯关注学生作业的书写,就得从第一个字、第一行字开始。

很多教师、家长在辅导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先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再检查、批改,看到学生书写质量差就大发雷霆。

其实,关注学生的作业书写,开始作业时就要及时提要求、及时检查、及时干预(包括鼓励、表扬、肯定,也包括批评、教育、指导)。

等学生作业做完了,再去责怪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当然,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除了要提明确的要求外还要注重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譬如:我们作业中强调等号的书写要工整,强制要求会有一些效果。

有没有更艺术的方法呢?我们曾尝试过给学生介绍一些等号的内涵,等号意指处处相等(两横的长度相等、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写才更能体现相等的内涵。

倘若等号的两横长短不一、
位置也不平行,那就不能表达出这种内涵。

这样的诠释更能让学生悦纳相关要求,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关注作业书写习惯不光要关注作业本上的书写,还包括草稿。

草稿也要写得清清楚楚,过于潦草、杂乱无章的草稿会给作业质量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审题的习惯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似乎是从下笔才开始的,实际上审题时就已经开始了。

审题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项能力和基本功,能不能审好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尤其要关注小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与成人相比,小学生审题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审题的指导除了正常的要求,还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策略指导。

譬如:看到熟悉的问题要格外留心,是不是与熟悉的问题完全一致,有没有细微的变化,不能凭感觉去解决问题;在读填空题时一定要读完整,不能只读到需要填写的括号(或横线)处就凭感觉去解决问题;审题不能仅仅读文字,还要读图、读表……细致、认真、严谨等品质就在这些细节中得以培养。

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认真的审题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探究的习惯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其实也正是作业
的价值所在。

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在做作业过程常常会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一旦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

他们做作业永远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会做,要么不会做。

其实,还应该有一种中间状态——那就是本来不会解决,但是经过探索或研究,
自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学生才可能收获真正的提高。

为什么会这样,是学生不愿意探究吗?很多时候并非如此。

学生是愿意探究的,也很享受这种探究后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但是他们往往缺乏探究的策略和方法。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并给予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这很重要。

譬如:解决一个问题遇到了困难,应当学会换一种视角去思考,算术方法不行能否用方程方法去试一试?从条件想起没有眉目,可否从问题出发来思考?凭空思考有困难,能否先
画个示意图帮助思考……倘若有了这些探究的抓手,学生就可能开始真正的探究。

学生遇到障碍,常常会说“我不会”,要是问他“哪里不会”,他常常说不清楚。

其实能够说清楚“哪里不会”也是一种水平,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探究了,才可能说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

很多时候问题的症结找到了,问题的解决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复查的习惯我们还要培养学生一种重要的作业完成习惯——复查。

学生做完每道
题之后都应再“回头看(想)一下”,这种“回头看”不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譬如:378+413倘若计算的结果是900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估算意识,很快判断出这个结果是有问题的。

不少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都急于把作业赶紧塞进书包,往往缺乏一种“回头看”的习惯、意识和能力。

也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该怎样去复查,于是就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样子给教师和家长看。

学生作业都做完之后还要学会再“回头看一下”,首先看一看做全了没有,然后再关注其他细节。

在考试的过程中这种“回头看”的意识,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还要讲究方法。

譬如:最后的复查一般先大后小(先复查大的、分值高的题目,再复查小的、分值少的题目)。

复查一般要从题目开始,复查除了重新做一遍还有很多方法,如带进去验算、联系实际去判断……这些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学会复查,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业成绩。

作业完成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以上只是从实践的角度做了一个点状的扫描,供大家参考。

上述中的每一点都可以追问下去,做更深入的探究。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习惯,表面上看是在关注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其实也是在关注育人的大问题。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有了好的作业完成习惯也能促进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作业完成过程中能够注意“回头看”的学生,生活中也更容易及时反思自己的生活;做作业时能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学生,遭遇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应该能够积极思考和应对。

反过来,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作业完成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个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在学习中遭遇困难,他也很难有坚韧的品质去探究、去克服。

一个生活中做事情“虎头蛇尾”的学生,作业做完之后他还能够认真“回头看”的可能性也不大。

“立德树人”,数学何为?我觉得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重要抓手。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

”好的作业完成习惯的养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措施或载体,注意强化培养良好作业完成习惯的自觉性。

良好作业完成习惯的养成既要创设良好环境,端正态度,同时还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