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题:记叙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
暑假专题——记叙文阅读
[学习过程]
一、考查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要求是: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二、试题特点:
填空题简答题是记叙文阅读的主要题型;选择题只有极少数地方穿插使用。

近年来出现了设计精美的表格题。

语文知识及孤立的文体知识的考查已经退出了语文试卷。

从命题角度看;能表现学生阅读感受及阅读体验的题及赏析题等开放性题在进一步增加;阅读的综合性、能力性、开放性得到了体现。

三、答题技巧:
1、概括文意或段意:人+事
2、分析修辞方法及作用: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
(修辞方法作用要背下来;如“比喻”作用:生动形象)
3、环境描写及作用:作用+具体
(环境描写作用要背下来:
①渲染气氛
②衬托人物
③推动情节发展)
4、把握中心注意抓标题及中心句(抒情性散文注意反复读结尾)
5、表现手法:对比手法、层层铺垫手法、夸张手法
四、答题原则:
1、一切答案尽可能在文中找
2、注意答题时语言表达得准确、全面
3、注意要点表述时从概括到具体的思路
五、新题例析
例(一)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

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

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让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

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像所消解。

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

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1、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词语:、、。

(2)作用:
2、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3、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

为什么?
4、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
5、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

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解答:
第1题是欣赏语言特色;这是抒情性散文最突出的特色。

句中拟人化的词语有“攀谈—兴奋—颤抖”“炫耀”;使绿叶在阳光照射下焕发出生命活力;更生动形象。

第2题是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能力。

第①段直接赞美阳光语言“最明亮;最透彻”;第③段赞美阳光语言“动听的声音”;第④段赞美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和“充满智慧”。

第3题是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即品味语言。

从整段内容来看;这句话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一切都会不复存在”是实写阳光产生的美丽只是短暂的;不可能永恒;但又说其“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这是因为阳光给人带来的内心体验与感受;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

第4题是考查理解归纳能力。

阳光是一种“可以听得懂的语言”;怎样才能听得懂?如用原文回答;即:“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做“阳光的朋友”。

第5题是拓展迁移题;是典型的主观题;有难度但又有发挥的余地;只要把握住整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是“有话可说”的。

例如:可把阳光比成是灿烂的微笑;它用友善融化掉彼此的敌意;
还可把阳光比成是心中的一轮明月;在人们苦闷的时候;它给人送去一片明朗;等等。

只要能使用比喻;内容合理、语言通畅即可。

参考答案:
1、词语:攀谈颤抖炫耀兴奋作用:赋予阳光照射绿叶的现象以生命的活力;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形象性。

2、①明亮、透彻(清纯亲切、令人振奋)②动情(动听、温馨)③充满智慧(丰富、有才华、有启发性)
3、阳光产生的美丽情景是短暂(虚幻、不真实)的;但对人的影响是有力的、“切切实实”的。

4、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

5、示例:①阳光是美丽的油画;将变幻不定的七色定格在记忆的画框中;成为永久的回忆。

②阳光是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勇气。

例(二)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

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

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

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

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

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

少年便下楼去了。

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

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

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

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

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

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
开端: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
高潮和结局:_________________
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

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一段中找出三处有表现力的短语;在其下面画上横线。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在其序号上打钩)并答题。

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③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第1题考查对小说情节发展思路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有层次意识;要顺“放暑假的时候”找出表示情节发展的相应的语言标志。

第2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

答题时语言要准确。

第3题既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对文章层次的把握能力。

答题时要准确摘录原句。

第4题考查词语品析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短语”这两个字的限制;不要标识“句子”;也不要标识4处或5处。

第5题考查句子品析能力。

答题时不要“泛”。

第6题考查自由欣赏能力。

答题时一定要说清楚所举例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放暑假的时候七月下旬的一天转眼到了8月底
2、对比
3、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
4、凌晨5点两百多户人家一万八千多级台阶(或:凌晨5点就起床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5、①表明少年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好②表现少年成熟、懂事的性格(表达与此相近即可)
6、言之成理即可;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分钟)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________(A. 热烈 B. 酷烈 C. 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

他一瘸一拐地追着。

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

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

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

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

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

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

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

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_______(A. 阻挡 B. 影响 C 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

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

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

我不得不放弃。

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

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11 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

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根据文意;从第③段、第⑨段的括号内为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所选字母依次填涂
在下面。

答:
2、根据选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

请你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三项;将字母填涂在括号里。

备选答案:()
A. 充满自信
B. 轻柔舒适
C. 跑不出去
E. 得胜而归
3、对选文分析不准确的是哪一项?()
A. 选文的标题“夏日原野上的追赶”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 文中多次出现对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有力地突出了老人永不放弃的精神。

C. 第⑤段中对夏日田野繁华而富有的描写;反衬了“我”在炎阳下奔跑的艰辛。

D. 第⑩段“凯旋”一词;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赶中终获胜利的样子。

4、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

(限25字以内)
答:
5、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6、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答:
【试题答案】
1、B C
2、(1)A (2)D (3)E
3、C
4、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

5、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

(意思对即可)
6、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
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
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每一问只要答出其中的一个要点或其他符合文章、言之成理的答案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