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
运用
摘要:自然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材料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天然的物理特性使得自然材料成为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材料,自主户外游戏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材料各异形态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亲历户外自然环境,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基于此,文章以竹资源为例,对其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竹资源;幼儿户外活动;应用研究
1自然资源渗透和应用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所受到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日益提升。

幼儿园对于每一名3~6岁的幼儿来讲极为重要,无疑是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幼儿接受各种优秀教育的最佳学校和最佳场所。

当前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化升级,许多幼儿园都在积极利用和借助各类优质本土资源提升幼教质量和教学效率。

与九年义务教育存在许多不同的是,幼儿园时期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不需要对幼儿知识体系和知识应用能力进行专门强调,而是需要幼儿教师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幼教策略与方式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意识,进而为将来高阶教育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各地幼儿园教育必然具有自身的区域性、特色性与独特性。

新时期幼儿园充分结合自然资源而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幼儿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对于各类户外活动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意识,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意识。

与此同时,在自然资源全面应用和渗透于幼儿园各类户外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也必然会更为密切,各类优质户外活动能够让幼儿从小培养多维意识以及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好品质与好习惯。

2竹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2.1游戏环境的布置
一个好的环境应该是“会说话、能互动”,就如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
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用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
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基于这样的理念,巧妙地
利用活动室内、外、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常见
的竹艺制作品,创设了充满“竹”趣的互动性环境。

如“竹林里的图书室”点缀
的株株翠竹则尽显了其雅致、脱俗的韵味,在这里,孩子们吟吟诵诵体会着诗词
中竹的意境、看看画画品味着画作中竹的秀美、说说讲讲分享着书籍中竹的知识。

在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教师也以“竹”为特色布置出具有乡土气息的“一班一品”的“竹文化”班级环境。

原本是不起眼的自然弃物,在幼儿园却成了艺术想
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有的班级以竹帘为主调,有的以竹匾为主调等等来装饰,在老师的构思和孩子的遐想中变化无穷,富有情调。

2.2游戏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
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可见,材料是为人服
务的,在区角中投入竹资源材料能增强孩子操作的兴趣。

在考虑材料的投放,要
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竹本身坚硬的特性隐藏着危险,所以首先在投放之前,将
这些材料进行裁剪、去角、磨光,保证无尖角、无竹刺;然后对幼儿进行了一些
必要的安全教育,使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最后,与幼
儿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区角活动的活动规则,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各区角的醒目
位置进行张贴,多种角度切实保证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教师还应注重在一物多
玩中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使用价值。

2.3竹资源与户外角色游戏的结合
跳竹竿是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将竹竿舞
融入户外角色扮演游戏,成为幼儿园一项独特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户外自主游戏的内容,还可以锻炼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幼
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户外自主游戏前,教师引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幼儿共同观
看不同形式、不同群体的竹竿舞视频,利用长长的竹竿,摆放在地面上,整齐的
动作和音乐节奏,使幼儿感到兴奋和趣味。

在音乐节奏的伴随下,营造浓郁的氛围,掌握节奏感,培养幼儿灵活性、应变性。

在学习跳竹竿时,教师对幼儿进一
步示范、引导,学会把握节奏、节拍以及动作的连贯性,鼓励幼儿对竹子的摆放
进一步创新,尝试用竹筒进行打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增加跳竹竿时的韵律,共
同探究小竹子、大作用,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竹竿舞的趣味性,在合作活动中提
升幼儿的弹跳力。

与幼儿创编通俗易通的儿歌、口号,鼓励幼儿大胆创编竹竿的
跳法,如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等,配上独特的服饰,这不仅能够充分运用竹
资源,还能通过不同方式的摆放,引导幼儿共同创编动作和竹竿节奏,提升幼儿
的创新思维。

在户外农家乐游戏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竹资源,孩子利用竹梯、竹编、竹碗、竹筒、竹篓、簸箕、扁担、竹椅等材料,自主共同搭建灶台、烧烤架,创设温馨的农家乐环境,让农家乐中充满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

幼儿在
农家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的活动体验。

丰富的户外自主游戏,不仅能
够有效锻炼幼儿四肢协调能力、身体素质,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自主探索竹子
的用法和功能,并全身心投入在游戏活动中,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2.4竹资源与户外建构游戏的结合
户外建构游戏是通过不同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各个方面的活动。

在建构游
戏中,幼儿通过使用各种建构材料,从中得到体验感、愉悦感,寓教于乐,在玩
中获得知识技能。

在竹资源中,有很多材料适宜搭建,如竹筒搭房、竹板搭桥、
积竹架路,同时还有竹梯登高、竹推车运输工具等,不仅丰富建构材料,还能促
进幼儿敢于挑战不同高度、力量的能力,激发幼儿搭建以“竹”为主题的建筑物
的兴趣欲和挑战欲。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开展“搭竹桥”活动。

这是幼儿未曾尝
试的搭建,是一种较大的挑战,在搭建之前,先通过视频介绍桥的结构、竹桥的
搭建等,使幼儿对桥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通过观察不同位置的桥,鼓励幼儿将
心目中的竹桥绘画出来,成为一名“小小工程师”,大胆尝试使用竹竿、竹板、
竹筒、竹梯等材料搭建,分组分工合作,搭建自己心中的竹桥,从“认识—设计—创新—动手搭建—验证”等一系列研究,自主探索搭建大桥思路,发现问题再
解决困难,师幼共同讨论、交流,使得竹桥一步步地完成。

这一次搭建游戏中,
幼儿感受到与同伴搭建竹桥的快乐,发展了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特别是垒高、
架空、平铺、组合、排列等,同时增强了协商、交流、讨论等交往能力,学会分享,体验成功。

当然,在沙上建构上,有着大量的竹资源,如竹渠、竹筒、扁担、竹桶、竹篮、竹块、竹靶等材料,与沙水产生互动,开展“南水北调”“载沙运水”“注水灌溉”等内容,通过肢体参与对沙水特性的探索,如搬运、喷洒、舀盛、产挖等,有助于幼儿的手部动作发展,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与竹
资源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幼教大环境下,竹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创新化实践
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幼儿园以及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在真正意义上给予
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和关注,并且做到“以幼儿为本”,在活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
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集,积极寻找到更为合理化、有效化、
完善化的实践策略与创新路径,力争让我国幼儿园户外互动整体水平和质量迈上
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晓峰.竹文化滋养下的幼儿园管理[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9(10):32-33.
[2]叶小艳.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竹趣”方案开发的行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