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语言与师德修养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市333高层次人才培训----语文骨干教师
谈教学语言与师德修养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李春光
近日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一书,书中记载的一段案例让我感触颇深,从中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从而是我
也从教师语言的角度想到师德修养对教师语言运用的影响。
【案例】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长相思》。
为了追寻师作者为何心生如此思念,教师引用了作者写过的另一首词《菩萨蛮》里的词句“问君
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然后启发学生分别以作者的妻儿、
父母、兄长问作者“何事轻离别”。
这时教师扮演作者的身份,用文中
特有的语言基调说道:“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
别吗?”像是在自问,又像是遭受不解时的愤懑。
学生们重又回到《长
相思》——
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我是轻离别吗?
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
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想再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
生:你不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你是为了保卫祖国。
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
所以我不怪
你。
师:好一位贤德的妻子。
是的,我何曾轻离别呀!我市那样的重
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破碎,我的那颗心会破碎的原因所在。
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作了《长相思》……
名师们讲课特点是语言准确、精炼且有魅力,发出的信息十分明确,让学生一听就知道要怎么做。
他们讲课语言不重复、不罗嗦,一针见血。
而他们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课堂上,王老师非常合理地发挥语言魅力,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感场,让学生置身其中,接受文化的濡染,感受诗外之境,诗中之情。
王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学生分别以作者妻儿、父母、兄长口吻询问纳兰性德,一而再,再而三地请读着“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教师的语言循环反复,一咏三叹,无形中,郁集成一种浓浓的话不开的情结,让学生的情感在推波助澜中得到升华。
看看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再想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时教学理念、设计思路都没问题,可就是因为教学语言有问题,才上不出应有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练就一口充满魅力的有效教学语言,这是非常重要的。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言表”,语言的闪光来之于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激昂慷慨来之于胸中感情的激荡。
不
断地锻炼自己敏锐的目光和洞察事物的能力,不断地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是提高语言修养,克服平淡无味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我们做语文老师的,更需要加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名师支玉恒在谈及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时曾强调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能够练就一口简练、准确、清晰、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一件“披荆斩棘”的武器。
”
而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语言产生如此的魅力呢?我认为语言有效性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情感的投入,离不开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只有做到爱心——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用心——神情集中,专心致志;真心——感情的真挚,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语言有效性得以展现。
一、爱心
“语言不是无情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设计精炼的教学语言,教师有一颗爱心,首先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热爱,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千方百计地做好它,才能认真得去备课,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而编写出精彩的教学语言设计。
其次热爱教育事业,就必须热爱教育的对象——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百倍的努力,真切的爱心去关心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甚至朋友和家庭,以极大的耐心去指正其不足。
有了这种最大的爱心投入,师生才会感情融洽,教师的教学艺术才会被最大限度地接受并不断更新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
“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你的爱心,才会接受你的情感,才能被你的热
情所感染。
这样,你投入的爱心就才产生效应,就会有感染力,你就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因此,为了锤炼我们的教学语言要先来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热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
只有热爱了,才会产生效应。
二、用心
所谓用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神情集中,自始至终给学生一种专心致志的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会不自觉地被教师所吸引。
从教师本身来讲,讲课中绝不能心猿意马。
我们要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效应。
在举行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授课教师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半点不敢含糊,所以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
而无人听课时,讲课就有时出现思路开小差的现象,这种情况常不被重视,觉得无所谓。
可事实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疏远你,学习成绩也会下降,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这类情况会恶性循环,稍不注意,将直接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教师一定要专心,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在自己的语言中投入深切的情感,否则,不会产生理想的效应。
三、真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要启动智慧的门铃、拨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弹奏,就要以“真诚”为先。
教学语言传递的应是真挚的感情,如果是虚情、浮情,那么就会“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是苍白无力的。
因此,教师教学的情感投入,要拒绝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应是教师真情的流露,
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最容易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并使学生借以赢得对教师的无比信赖。
因此,情要真。
语言中投入的情感贵在真,真才感人。
让我们用一份诚挚的爱心来驾驭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这样,感情的投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应,否则,只是在做无用功。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
”让我们在高尚师德修养的引导下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在教学中投入真切的感情,才能使教师的语言具有情感的,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用充满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回响激荡,粘住每一颗求知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