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之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

(意动用法)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

例如: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3)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中“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1)邑人奇之(《伤仲永》)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xx整理如下。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xx(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xx)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
策:1.xx。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xx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xx之)
出:1.发、起(xx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xx虎)
3.来到(每岁京xx出xx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

(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道: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

(伐无道,诛暴xx)
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xx”,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吊:1.凭吊(为我吊望xx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xx度若飞)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方:1.见方(方七百里)
2.xx方形(方以xx)
3.当……时候(xx之之不可强以仕)
分:fēn
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奉:1.通“xx”xx(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夫:1.那(予观夫xx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xx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xx将《xx词》)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xx)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xx:1.赐xx、保佑(xx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xx)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xx)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xx:1.如果(xx富贵/xxxx)
2.xx(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固:1.本来(固众人《伤xx》)
2.顽固、固执(xx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xx之险)
5.xx,固守(君子固穷……)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观:1.看(予观夫xx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xx观)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
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