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感动中国候选人高金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高金磊从三峡大学法学专业毕业。
当时他已经在武汉找到了一份薪水丰厚甚至让朋友们羡慕 的体面工作,是在一家广告公司,三个月时间他帮这家广告公司开拓了一个新市场,资金达二十余万,由 于出色的业绩,后来公司老总把他派到长沙分公司,让他带个新团队,也就是任命他做项目经理,并明确 表示了要给他加工资。
可是高金磊却决定,他要回农村,做一名大学生村官。
" 那个时候湖北省正公开选聘 首届大学生村官,在城里的一段时间也让我看到城市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家乡农村却还有很多人为生活 奔波挣扎,那种巨大的差异深深触动着我,人生抉择在于取舍,农村的发展太需要人才了,面对重重劝阻, 我要做一名村官 " 。
对于高金磊的村官路,大家是不解的:分明是带着家族的希冀走出农村的,分明是一个法学专业的大 学生,却缘何又回到了农村,做起了村官,干上了猪倌?
1985 年,高金磊出生在湖北浠水县团陂镇五峰村,这个地方山高水险,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父母都是 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希望儿子跳出农门。
当时家庭突遭变故,经济十分困难,家里卖掉了栖身 20 余年的房子,两个读中专的姐姐选择了退学, 确保高金磊能 "顺利 "的念上了大学。
"我读书的钱都是两个姐姐打工供我上学的,家里人太想我有点出息了 " ,高金磊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在我念大三的时候,在一次建筑民工兼职中,我切身体验到了农民们的现 实疾苦,那时心中便深深地藏起了改变农村的这个梦想。
不能理解的事情,后来被证明还不只限于这一件: 2011 年,高金磊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北省地税 系统的公务员, 结果再一次选择了留在农村。
在冲破阻力,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后, 高金磊再一次的让家人朋友 "出乎意料 " 了:做村官不自在,他还要办养猪场,做猪倌!据高金磊回忆说, 这个想法一经说出,就遭到了来自亲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 "铺天盖地的讽刺声、嘲笑声不绝于耳 " 。
有同 学干脆就直接问高金磊,问他做村官一个月工资多少,听了高金磊的回答后同学以大笑作答:
" 你这工资我
一个月零花都不够的 " 。
但是高金磊却平静的告诉同学,他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在村里工作的每一天,喜欢养猪这个行业,这 一切力量的源头在于村民们的期望,在于村民们那无法用金钱物质能衡量的信任。
话语一出,同学无语, 高金磊也不语。
不语的背后,高金磊顶着压力,开始摸爬在百丈河村里,摸爬在养猪路上,做起了一个村 官,当上了一个猪倌。
到 2011 年,高金磊相继被评为 "全国农业青年致富带头人 "、 "全国服务三农人物 "、 "湖北省 2010 十佳 优秀大学生村官 " 。
在今年黄冈市组织部组织的乡镇党政班子副职干部选举中,高金磊竞选成功,高金磊 说,"我的根仍然扎在农村,乡镇能让我还留在基层,还能为农村这块地方做一些事,能站得高一点为更多 的村做一些事 " 。
" 要做新农村建设的引路人 "
" 回到农村,就是为了为农民办实事,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他们多一度的幸福
" ,高金磊在 自己的笔记本上写道, " 到农村不是来做官的,不是来享清福的,而是要为百姓做事儿的 " 。
百丈河村惠农科技养猪场座落在半山坡上,就是在这里高金磊开始了自己的猪倌生活。
作为养猪场的 财物经理,脚下这条通向养猪场的水泥路面也是高金磊监理修建的。
想象中,去养猪场参观一下应该不是 什么太大的难事儿,可是在高金磊这里却是要经历复杂的程序。
在养猪场的大门口,地面被设计成下陷的 凹形,凹形内注 "水 ",当然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水,后来据高金磊介绍这是消毒液,目的是对即将进入养猪 场的车辆进行一次消毒。
有了一次消毒,车辆过大门后,还要用喷管喷射消毒液对车身进行全身的二次消 毒,确保各种可能感染菌不进入猪群。
目前在建的还有一个玻璃橱窗,也是为了避免种苗选购商和猪群直 接接触。
看着猪场里面的农民大叔每一道程序做的有模有样,同去的侯主任夸赞道:
" 这就是大学生的知识 起了作用啊,标准化的管理在农村推进的这么好,确属不易 "。
当村里的万头养猪场开始修建的时候,高金磊主动请缨,一个大学生村官就这样与 "猪倌 "这个词联系 起来了。
而高金磊当上猪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起行李住进了养猪场,以一副拼命三郎的态度开始了自 己选择的 "事业 "。
然而,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养猪对他来讲,完全是从零开始的。
万头养猪 场竣工在即,这时候大别山下的坚守 记优秀大学生村官高金磊
技术人员的缺失就首当其冲的成为了阻碍猪场发展的瓶颈。
于是,村民们再一次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高金磊,村里送他到武汉、咸宁等地大型养殖企业去学习。
一个月的外地学习时间里,高金磊虚心向当地的老师傅请教,从起初有些怕干脏活,到后来的稳步适应;从铲猪粪到打疫苗,再到后来的人工授精技术;从大型养殖企业的经营管理到整个养殖场生产数据的记录,他硬是一样一样的掌握了,直至熟练。
学成归来后,高金磊找到了村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说了这样的话:" 支书,从我学习来看,大型养殖不像小猪场一样,从管理到生产各方面都需要有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水平,不是儿戏。
我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我觉得我应该担起这个责任,边学边用,看到村民那么信任的把自己辛苦打工攒的钱交到村委会手中,我不愿看到这些钱流失掉,我们得让这投资能保值能增值,我要用我所学的去为这些村民们谋利益"。
于是,每天早晨 6 时,高金磊准时出现在臭烘烘的猪场里,清理粪便,打扫猪舍,然后拧着塑料桶,逐头进行喂料,并做好疫苗、消毒每一个细节的记录;晚上,夜深人静时,高金磊还得将白天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电脑专业软件中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就是拿起书,学习兽医药理和养殖管理方面的知识,不停的给自己充电……2011年8月21日,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大学生村官代
表,高金磊受邀赴日本学习交流。
目前,惠农养猪场发展情况良好,各项生产进入正常轨道,已经具备年产万头生猪的规模,年产值在千万以上。
在高金磊来到百丈河村的 3 年时间里,同时参与支撑和改善百丈河村经济的项目。
目前形成了" 山顶有黑山羊养殖,山腰有田桂花鞋厂,山脚有英山云雾茶叶种植"的良性发展格局,这些村办企业目前办
的红红火火,不但解决了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帮助了其他村一同致富。
据了解,90 年代时,百丈河
村的人均收入是300 元,但是2008 年,百丈河村的人均收入是6000 元,2010 年达到7380 元。
今年,高金磊又为百丈河村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愿景至2015 年百丈河村总资产过亿。
村官生活苦与甜
"村里每天都是忙碌的,但我从这种忙碌中感觉到的却是真实的生活和快乐。
"高金磊说。
2010 的冬天,百丈河村全村饮水都断了,为了解决村民们的饮水问题,高金磊硬是顶着刺骨的寒风爬上海拔六百多米的山头饮水工程始点,查看管道,找到破漏的地方,他也顾不上许多便一脚扎进冰凉刺骨的水中修理。
"花了半个钟头才把水管修好,回来时听村民说水通了,我忘记了冻伤的双脚。
心底温暖无比",高金磊幸福的笑道,"农民是个很善良纯朴的群体,他们都怀着感恩的心"。
谈到此,今年 6 月30 号的一场暴雨走近了高金
磊的思绪,当时英山骤降暴雨,由于是山区,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山里头住着的十几户农民让高金磊坐不住了,迅速组织救灾。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这崎岖的山路说不定哪一处会滑坡下
来,非常危险。
"高金磊回忆说。
当高金磊花了整整三十分钟爬上海拔七百多米的小村落时,大水仍在不停地冲刷还没有抽穗的田,于是顾不上全身湿透的衣服,高金磊迅速组织几个村民拿上锄头和工具,级级分导水流,最终避免了整个田畈被冲垮的损失。
水流控制后,他又马不停蹄的查看房屋受损面积,把危险地带的村民转移至安全区域,登记损失的情况上报民政部门,忙到下午三点多时,村民查方伍拿着刚从菜地里摘下的黄瓜,硬塞到高金磊手里说:"小高村长,你连饭都没有吃,休息一会吧!看把你忙坏了"接着又
有几个村民从家里头拿出没舍得吃的水果和一些干粮,看到村民们坦诚的心和纯朴的面容时,高金磊的眼睛湿润了,"因为这样的信任,做村官的我时常被感动"。
住在养猪场那些日子,似乎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
10 年 6 月30 日,一头母猪亟待产仔,然而养殖场产仔保健药急缺,情况紧急,高金磊不得不顶着大雨到城关买药,可回来的路上,洪水冲毁了上马坳村的路,想起要产仔急需用药的母猪,高金磊顾不上太多,扛起近百斤的药就冲进了哗啦作响的河水中,有几次差点被水冲倒。
药品及时送到,母猪也顺利的产下了猪仔,高金磊也长长的喘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用高金磊的话说,"苦于甜,全在自己的心间,不苦哪儿来的甜"。
于是,高金磊也会在早晨起床后,去查看茶叶生长情况,组织村民进行集中剪摘;也会用一整上午时间去做高山居民的工作,让他们移民搬到公路边,远离穷山恶水;也会在正午时还要去修路和新农村小区的工地上看工期进展如何;也会在下午五点准时打开他自己创办的村《农业时间》广播节目,及时给农民们播报防虫信息、科学养殖;也会在的电脑技术、普通话和养殖技术培训班上,不厌其烦的耐心给村民们教授自编的课件,直至他们领会:看到村民们受益其中,高金磊就感到异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