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19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 (2017高二下·资阳期末)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 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 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 . 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2. (2分) (2015高三上·怀宁开学考) 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的是()
①NH3 NO HNO3
②浓HCl Cl2 漂白粉
③MgCl2(aq)无水MgCl2 Mg
④饱和NaCl(aq)NaHCO3 Na2CO3
⑤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H)3 Al2O3 Al.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3. (2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H2O2分别在无催化剂、催化剂M和N作用下分解,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2H2O2(l)= 2H2O(l)+O2(g)ΔH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ΔH= E2-E1
B . 实验中,M催化效率低于N
C . 加入催化剂M、N,降低了反应的ΔH
D . 在无催化剂时,该反应历程活化能最低
4. (2分)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液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A . 烧瓶
B . 普通漏斗
C . 分液漏斗
D . 蒸发皿
5. (2分)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2A(g)+B(g)═2C(g)已达平衡状态的有()
①A、B、C的百分含量相等;
②单位时间,消耗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
③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0.5a mol B;
④外界条件不变时,物质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⑤外界条件不变时,气体总分子数不再变化;
⑥A、B、C分子数之比为2:1:2.
A . 除④外
B . 除②⑥外
C . ②④⑤
D . ③⑤
6. (2分)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 . 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 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7. (2分) (2017高二上·新疆期末) 1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 (NO3﹣)=4mol•L﹣1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1L,原混合溶液中c(K+)为()
A . 1mol•L﹣1
B . 2mol•L﹣1
C . 3mol•L﹣1
D . 4mol•L﹣1
8. (2分) (2016高二下·芒市期中) 用适量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 c(OH﹣)
B . n(NH4+)
C .
D . n(OH﹣)
9. (2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在常温下,pH=9的NaOH溶液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假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分别为a和b,则a与b的关系为()
A . a>b
B . a=10﹣4b
C . b=10﹣4a
D . a=b
10. (2分) (2016高一上·佛山期中) 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加OH﹣产生沉淀,加H+生成气体的一组离子是()
A . Na+、Cu2+、CO 、Cl﹣
B . Na+、Cl﹣、HCO 、Mg2+
C . Cl﹣、NO 、K+、Ca2+
D . NH 、K+、H+、SO
11. (2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 . Fe2 (SO4) 3溶液和H2S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FeS+2H+
C . 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2OH-+Ba2+=BaSO4↓+2H2O
D . 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12.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溶液:①(NH4)2SO4 ② (NH4)2Fe(SO4)2 ③(NH4)2CO3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 ① > ② > ③
B . ③ > ① > ②
C . ③ > ② > ①
D . ② > ① > ③
13. (2分) (2018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与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H<0,达到平衡后,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 (2015高一上·潍坊开学考) 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
B . 溶液中的OH﹣数目不变
C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 溶液的质量不变
15. (2分)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NaCl BaCl2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的盐酸并加热
②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Fe粉,过滤
③H2HCl通过盛NaHCO3溶液洗气瓶,再通过盛H2SO4洗气瓶
④自来水植物油蒸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②
16. (2分)下列反应最终无沉淀产生的是()
A . 过量的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B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
C . 少量的CO2通入BaCl2溶液中
D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17. (2分)(2018·韶关模拟) 将cmol/L氨水滴入10mL.0.1mol/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c=0.1
B . 25℃时,NH4Cl的水解常数(KA)=(10c-1)×10-7
C . 水的电离程度:B>C>A>D
D . B点:c(NH3·H2O)+c(H+)=c(OH-)
二、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18. (4分) (2018高三下·淮阴开学考)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
物质SiCl4AlCl3FeCl3FeCl2
沸点/℃57.6180(升华)300(升华)1023(1)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种)。

(2)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________。

(3)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V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________。

(4)称取含Fe2O3和Al2O3的试样0.2000g,将其溶解在pH=2.0的热溶液中(50℃左右),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用0.02000 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试样中的Fe3+,用去18.00 mL。

然后将试液调至pH=3.5,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 mL,并加热煮沸,使Al3+与EDTA完全反应,再调试液pH=4.5,以PAN(1-(2-吡啶偶氨)-2-萘酚)为指示剂,趁热用CuSO4标准溶液(每毫升含CuSO4·5H2O 0.005000g)返滴定,用去8.00 mL。

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EDTA与Fe3+、Al3+、Cu2+均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行反应)
三、填空题 (共6题;共38分)
19. (1分) (2016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
时生成二氧化碳,其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 (4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可逆反应:aA(g)+ bB(g) cC(g)+ dD(g);根据图回答:
(1)压强P1比P2 ________(填大或小);
(2)(a+b)比(c +d)________(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________(填高或低);
(4)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1. (6分)(2017·江苏) (14分)(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
(1)
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CO32﹣,其原因是________.
(2)
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 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H2AsO4﹣+H+的电离常数为Ka1,则pKa1=
________(p Ka1=﹣lg Ka1 ).
(3)
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荷; pH>7.1时带负电荷,pH 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pH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量)如图﹣3所示.
①在pH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
②在pH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是因为________.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2. (11分) (2018高一下·南昌期末)
(1)Ⅰ.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__;
(3)将a mol X与b mol 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

(4)Ⅱ.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一定能证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5)一定能证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

(6)一定能证明A(s)+2B(g) 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注:B,C,D均为无色物质)
(7)Ⅲ.铅蓄电池是常见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充电、放电的总反应是:2PbSO4 + 2H2O Pb + PbO2 + 2H2SO4, 铅蓄电池放电时,________(填物质名称)做负极。

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由5mol/L 下降到 4mol/L,电解液体积为 2L(反应过程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放电过程中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8)有人设计将两根 Pt 丝作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乙醇和氧气而构成燃料电池。

则此燃料电池工作时,其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_
正极:________
23. (9分) (2016高三上·襄阳开学考)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Cl2、FeCl3、CuCl2、Cu.
(1)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X溶液是________;②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__离子(填“K+”或“Cl﹣”)不断进入X溶液中.
(2)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电解池如图乙所示,乙烧杯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M是________极;②图丙中的②线是________离子的变化.
③当电子转移为2mol时,向乙烧杯中加入________L 5mol•L﹣1NaOH溶液才能使所有的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
(3)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很多优点.
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其原理为Fe+2NaOH+2H2O Na2FeO4+3H2↑,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Na2FeO4能消毒、净水的原因________.
24. (7分)(2016·平昌模拟) 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采用合适的措施消除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1)Ⅰ.研究发现利用NH3可消除硝酸尾气中的NO污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 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 mg/(m3•s).
②曲线b对应的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③已知在25℃,101kPa时:
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l)△H=﹣571.6kJ/mol
N2(g)+O2(g)═2NO(g)△H=+180.0kJ/mol
请写出用NH3脱除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Ⅱ.工业上还可以变“废”为“宝”,将雾霾里含有的SO2、NO等污染物转化为Na2S2O4(保险粉)和NH4NO3等化工用品,其生产流程如下(Ce为铈元素):
①装置Ⅱ中NO转变为NO3﹣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装置Ⅲ制得Na2S2O4的同时还能让Ce4+再生,原理如右图所示.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③按上述流程处理含有a mol SO2、b mol NO的雾霾(b>a),并制取Na2S2O4和NH4NO3.装置Ⅰ中SO2、装置Ⅱ中NO、装置Ⅲ中HSO3﹣和Ce3+、装置Ⅳ中NO2﹣均全部转化,处理完毕后装置Ⅱ中Ce4+的剩余量与加入量相
比没有变化,则至少需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________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18-1、
18-2、
18-3、
18-4、
三、填空题 (共6题;共38分)
19-1、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3-1、23-2、23-3、
24-1、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