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基础和声集体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基础和声集体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和弦、和声进行、和声功能等。
2. 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感知和分析能力,能够识别和声进行中的和弦连接和和声功能变化。
3. 提高学生对和声技巧的应用能力,能够创作简单的和声段落和歌曲。
二、教学内容
1. 和声基本概念介绍:和弦的定义、和弦的构成、和声进行的定义等。
2. 和声功能解析:主功能、副功能、属功能的定义和特点。
3. 和声进行的分析:二五一进行、完全进行、不完全进行等。
4. 和声技巧的应用:和声编配、和声转调、和声变奏等。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和声基本概念、和声功能解析、和声进行分析等。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和声练习,包括和声编配、和声转调等。
3. 分析法:分析经典乐曲中的和声进行,让学生感知和声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PPT:制作和声教学PPT,包括和声基本概念、和声功能解析、和声进行分析等内容。
2. 乐谱:准备经典乐曲的乐谱,用于分析和练习。
3. 音响设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乐曲。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乐曲,引起学生对和声的兴趣,提出和声基本概念。
2. 讲解和声基本概念:讲解和弦的定义、和弦的构成、和声进行的定义等。
3. 讲解和声功能解析:讲解主功能、副功能、属功能的定义和特点。
4. 分析和声进行:分析二五一进行、完全进行、不完全进行等。
5. 实践和声编配:让学生进行和声编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和声进行的练习题,巩固和声知识。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和声编配练习的情况,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和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
1. 推荐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和声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对和声理论的了解。
2. 观看和声分析讲座:让学生观看和声分析的讲座视频,提高对和声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参加和声研讨会:鼓励学生参加和声研讨会,与其他学生和老师交流和声学习的经验和心得。
八、教学反思
1. 课程内容安排:反思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教学顺序或重复讲解某些知识点。
2. 教学方法选择: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或调整教学策略。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九、教学计划调整
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和声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
1. 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和声教学提供参考。
3. 展望未来,提出学生和自己在和声学习上的目标和期待,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重点解析
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实用基础和声集体课展开,内容包括和声基本概念、和声功能解析、和声进行分析、和声技巧的应用等。
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和声技巧的应用能力。
难点主要在于和声功能的解析和和声进行的分析。
和声功能解析包括主功能、副功能、属功能的定义和特点,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和声功能的性质和用法。
和声进行的分析涉及二五一进行、完全进行、不完全进行等,需要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不同和声进行的特点和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讲授法、实践法、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和声感知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