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向波长增大方向移动 B、 向波长减小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但峰值降低 D、 不移动,但峰值升高
5、已知在
1mol/L
H
2 SO
4
溶液中,
MnO
4
/Mn
2+
和
Fe
3+
/Fe
2+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分
别为 1.45V 和 0.68V。在此条件下用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Fe2+ ,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
A、降低溶液浓度 B、增加测定次数 C、改变测定波长 D、改用 l cm 比色皿
4、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吸收曲线( )。
A、最大吸收峰波长移动
B、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减低
C、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
D、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升高
5、下列误差中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
A、容量瓶刻度不准确 B、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读数误差
C、Fe3+ 氧化I-
D、Fe3+ 水解
25、酸碱滴定时,其终点为( )。
A、pH=7 B、 pH < 7 C、pH > 7 D、不一定
26、已知 A=0.800,其透光率 T%等于( )。
A、10.7
B、16.3
C、15.8
D、15.2
27、已知含500µg·L–1Fe2+溶液(MFe=55.85 g·mol-1),用邻二氮菲显色后,用2.0cm的比色 皿在λmax=508nm处测得吸光度A=0.19,则该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 )。
D、 化学计量点前 0.1%的 pH 减小,后 0.1%的 pH 增大
15、乙酰丙酮(L)与 Al3+形成络合物的 lg1~lg3分别为 8.6,15.5 和 21.3,当 pL 为 6.9 时, 铝 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L B、AlL2 C、Al3+ D、 AlL3 16、在 pH=8 的氨性缓冲液中用 EDTA 滴定 Zn2+至 50%处时( )
C、样品称量时吸潮 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6、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为两性物质的是( )
A、H2O
B、 Na2HPO4
C、(NH4)2CO3
7、下列滴定分析法属于沉淀滴定法的是( )。
D、Na2CO3
A、佛尔哈德法 B、高锰酸钾法 C、莫尔法 D、重铬酸钾法
8、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能找出原因,因此可以消除
B、 Ka·Kb=Kw
C、Ka/Kb=Kw
D、Kb/Ka=Kw
15、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Ag+,滴定剂是 ( )
A、NaCl 16、 当一束(
B、NaBr
C、NH4SCN D、Na2S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
比关系。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
D、紫外光
A、pZn 与[NH3]有关
B、 pZn 与 c(Zn)有关
C、pZn 只与 lgK'(ZnY)有关 D、pZn 与[H+]有关
17、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 HCl 滴定 NaOH,以酚酞为指示剂
B、用 NaOH 滴定 HCl,以酚酞为指示剂
C、用 HCl 滴定 NaOH,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D、用 NaOH 滴定 HC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
A、1.1× 104 B、1.8× 102 C、1.8× 104 D、1.1× 102
28、某溶液主要含有 Ca2+、Mg2+和少量的 Fe3+、Al3+。今在酸性介质中加入三乙醇胺,调 pH=12.0,
以 EDTA 滴定,用 NN 作指示剂,则测定的是( )
A、Ca2+
B、Mg2+
C、Fe3+、Al3+
A、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B、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没有关系
3、以下溶液稀释 10 倍时,pH 改变最大的是( )
A、 0.1mol/L NH4Ac B、 0.1mol/L NaAc C、0.1mol/L HAc D、0.1mol/L HCl 4、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λmax 的位置( )
导学资料
一、单选题
1、有一பைடு நூலகம்Bi3+、Mg2+、Zn2+、Ca2+的混合溶液,欲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将四种离子用 EDTA 分
别滴定,应先滴定( )(已知 Bi3+、Mg2+、Zn2+、Ca2+滴定的最低 pH 分别为 1、10、4、8)
A、Bi3+
B、Mg2+
C、Zn2+
D、Ca2+
2、下面论述中正确的是( )
11、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A、
1 T
A
B、
1 lg T
A
C、 -lg T = A
D、
T
lg
1 A
12、以下基准物质在使用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H2C2O4·2H2O 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B、Na2CO3 在~300℃干燥
C、K2Cr2O7 在 120℃下干燥
D、NaCl 在 500~600℃灼烧至恒重
D、Ca2+、Mg2+
29、在吸光光度法测定中,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时的 A 值为( )
A、0.378 B、0.434 C、0.500 D、1.00
30、下列溶液不能用 0.1mol·L-1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0.1mol·L-1NH3·H2O [Kθ(NH3·H2O) =1.8×10-5] B、0.1mol·L-1NaNO2 [Kθ(HNO2) = 4.6×10-4] C、0.1mol·L-1Na2B4O7 [Kθ(H3BO3) = 7.3×10-10] D、0.1mol·L-1Na2CO3 [Kθa1(H2CO3) = 4.3×10-7,Kθa2(H2CO3) = 5.6×10-11]
10、如果分析结果要求达到 0.1% 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 0.1 mg 的分析天平称取样品,
至少应称取( )
A、0.1g
B、0.2g
C、0.05g
D、0.5g
11、 按酸碱质子理论,Na2HPO4 是( )
A、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12、配位滴定中,pH 越大,酸效应系数αY(H)将(
)
[pKa(HAc) = 4.74, pKa(H3BO3) = 9.24]
A、6.49 B、6.99 C、 7.49 D、 9.22
23、若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
得吸光度分别为 A 甲=0.20,A 乙=0.30,若甲的浓度为 4.0×10-4mol·L-1,则乙浓度为( )
( )7、三个有效数字 0.0121,25.54 和 1.05782 相加的结果是 26.61。 ( )8、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MIn 既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又要比金属离子 的 EDTA 配合物 MY 的稳定性小。
二、多选题
1、下列那几项有效数字位数是三位( )
A、0.235
B、pKθa=3.29 C、0.37×10-6 D、5.58%
2、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它可以判断( )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程度
B、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C、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D、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
3、分光光度法测 Fe2+ 时,用 2 cm 比色皿在λmax 处测得溶液的吸光度是 0.90。为减少读数 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 D、无法判断
13、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c(1/5HCl)=5c(HCl)
B、5c(1/5 HCl)=c(HCl)
C、c(1/5 HCl)=c(HCl)
D、c(1/5 HCl)=25c(HCl)
14、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 Ka 与 Kb 的关系是 ( )
A、Ka·Kb=1
A、6.0×10-4 mol·L-1
B、2.0×10-4 mol·L-1
C、4.0×10-4 mol·L-1
D、8.0×10-4 mol·L-1
24、佛尔哈德法返滴定 I- 测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的 AgNO3 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 ( )。
A、AgI 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AgI 对I- 的吸附性强
A、αY(H)随 pH 值的减小而增大 C、在高 pH 值时,lgαY(H)值约等于 0 三、判断题
B、lgαY(H)值随 pH 值的增大而增大 D、在低 pH 值时,αY(H)约等于 1
__
( )1、在取舍可疑值时,当分别用 4 d法和 Q 检验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时,应以 Q 检验
法为准。
( )2、由于随机误差具有偶然性,因此,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会使大部分随机误差 相互抵消,从而使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 ( )3、在滴定分析中,基准物质至少应为分析纯级别。 ( )4、佛尔哈德法测定 I-时,指示剂应后加,以防止 Fe3+与 I-反应。 ( )5、硼酸的解离常数 Ka1=5.8×10-10,因此不能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 )6、定量分析中一般要求相对误差小于 0.1%。
18、酸碱滴定过程中,下列哪些玻璃仪器需要用待装液润洗( )
A、锥形瓶 B、酸式滴定管 C、移液管 D、容量瓶
19、用 EDTA 滴定 M2+时,下列情况能够增大滴定突跃的是( )。
A、固定
CM
使
K/ MY
增大
B、使
K/ MY
固定减小
CM
C、增大
CM
和
K/ MY
D、减小
CM
和
K/ MY
20、 下列有关αY(H)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提高测量的精密度
C、系统误差在理论上说是可以测定的
D、随机误差可以通过校正的方法消除
9、含有相同浓度 Cu2+的 pH = 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 A、B 两份。A 溶液中含有 0.3 mol / L
游离 NH3;B 溶液中含有 0.1 mol / L 游离 NH3。指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结论( ) A、AB 两溶液中的[Cu2+]不相等 B、AB 两溶液中的[ Cu ]不相等
17、以硝酸银滴定水中氯离子,若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则终点时沉淀物为( ) A、白色 B、黄色 C、砖红色 D、紫色
18、试样质量大于 0.1 g 的分析,称为( )。 A、 痕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徽量分析 D、常量分析
19、Na2S 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 A、 [H+] + [HS-] + 2[H2S] = [OH-] B、 [H+] + [Na+] = [HS-]+2[S2-] + [OH- ] C、 [H+] + [H2S] = [HS-]+2[S2-] + [OH- ] D、 [H+] + [H2S] + [HS-] = [OH- ]
A、 1:1 B、2:1 C、1:3
D、 1:2
8、在酸性介质中,用 KMnO4 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A、滴定开始时速度要快
)。
B、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临近终点时减慢
C、始终缓慢地进行
D、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
9、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铬酸钾的实际用量为( )
A、 0.1mol/L B、0.02mol/L C、 0.005mol/L D、0.001mol/L
20、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为( )。
A、滴定开始时 C、滴定至近终点时
B、标准溶液滴定了近 50%时 D、滴定至 I3-的红棕色褪尽时
21、电势分析中,pH 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一般为( )。
A、标准氢电极
B、Ag-AgCl 电极 C、铂电极 D、银电极
22、将 1.0 mol/L NaAc 与 0.10 mol/L H3BO3 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pH 是(
指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结论aab两溶液中的cu2不相等bab两溶液中的cu?不相等cab两溶液中的?cuoh相等dab两溶液中的?cunh3不相等10用k2cr2o7滴定fe2在化学计量点时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afe2cr2o72b3fe3cr3cfe33cr3dfe26cr2o7211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是a1ta?blg1ta?clgtadta?lg112以下基准物质在使用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h2c2o42h2o置于干燥器中保存bna2co3在300干燥ck2cr2o7在120下干燥dnacl在500600灼烧至恒重13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anaclbna2c2o4cnaohdna2s2o31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naoh的浓度都比原来增大十倍则滴定曲线中a滴定突跃范围增大b滴定突跃范围减小c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不变后01的ph增大d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后01的ph增大15乙酰丙酮l与al3形成络合物的lg?1lg?3分别为86155和213当pl为69时铝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lball2cal3dall316在ph8的氨性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zn2至50处时apzn与nh3有关bpzn与czn有关cpzn只与lgkzny有关dpzn与h有关17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hcl滴定naoh以酚酞为指示剂b用naoh滴定hcl以酚酞为指示剂c用hcl滴定naoh以甲基红为指示剂d用naoh滴定hc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18酸碱滴定过程中下列哪些玻璃仪器需要用待装液润洗a锥形瓶b酸式滴定管c移液管d容量瓶19用edta滴定m2时下列情况能够增大滴定突跃的是
C、AB 两溶液中的Cu(OH)相等
D、AB 两溶液中的Cu(NH3)不相等
10、用 K2Cr2O7 滴定 Fe2+, 在化学计量点时, 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
A、[Fe2+] = [Cr2O72-] B、3[Fe3+] =[Cr3+] C、[Fe3+] = 3[Cr3+] D、[Fe2+] = 6[Cr2O72-]
13、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 )
A、 NaCl B、 Na2C2O4 C、 NaOH D、 Na2S2O3 14、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若弱酸和 NaOH 的浓度都比原来增大十倍,则滴定曲线
中( )
A、 滴定突跃范围增大
B、 滴定突跃范围减小
C、 化学计量点前 0.1%的 pH 不变,后 0.1%的 pH 增大
值为( )
A、0.73V B、0.89V C、1.32V D、1.49V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重合
B、指示剂应在 pH=7.00 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落在 pH 突跃范围之外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 pH 突跃范围之内
7、一般情况下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