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jiēduàn)复习课 第三章
第一页,共23页。
第二页,共23页。
【答案速填】 ①摄氏度 ②温度计 ③液体的热胀冷缩 ④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 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 数时玻璃泡仍要停留在被测 液体中 ⑤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⑥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⑦熔化吸热 ⑧凝固放热 ⑨汽化吸热 ⑩液化放热 ⑪升华吸热 ⑫凝华放热
第十四页,共23页。
2.(多选)(2013·青岛中考)如图是“探究某物质(wùzhì)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wùzhì)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wùzhì)不吸热 C.该物质(wùzhì)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wùzhì)的凝固点是45℃
第十五页,共23页。
【解析( jiě xī)】选A、D。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理解, 根据图像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解决该题的关键。题图中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 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 液共存状态。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该物质从 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 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选A、D。
第十六页,共23页。
【备选(bèi xuǎn)要点】 水循环
第十七页,共23页。
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xíngchéng)
名称 云 雨 雹
雾、露 雪、霜
主要物态变化 液化、凝华
液化 凝固 液化 凝华
状态 液态、固态
液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吸放热情况 放热 放热
放热
第十八页,共23页。
水污染造成水资源缺乏,为解决缺水问题,应从日常生活做起,珍惜每一 滴水,采取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 使用(shǐyòng)节水马桶等。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2.(2013·天津中考)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 (míngchēng),标注都正确的是( )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解析】选C。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 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水由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水蒸气直接(zhíjiē)变成冰,叫凝华;冰变成 水叫熔化;冰由固态直接(zhíjiē)变为水蒸气叫升华。故选C。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第四页,共23页。
【特别提醒】“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看不到的,看到的 “白气”是液态(yètài)的小水珠。
第五页,共23页。
1.(2013·铁岭(tiě lǐnɡ)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第六页,共23页。
【解析】选C。本题考查液化及其液化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 道物体状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 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雪人变小是在低温(dīwēn)下雪从固体直接 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 化现象;湖水干涸是水发生的汽化现象。故选C。
第七页,共23页。
2.(2013·锦州中考)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 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dìmiàn)上出现了霜 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八页,共23页。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与物态变化吸放热特点。首先判断现 在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物态变化定义判断该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属于 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冰雪(bīnɡ xuě)融化是雪从固态变成液态,是 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 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深秋室外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出热量;冬天,千里 冰封指水凝固成冰,凝固是放出热量的;万里雪飘,下雪是水蒸气直接凝华 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故选A。
第十九页,共23页。
1.(2013·南昌中考)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温泉水先________

形成(xíngchéng)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
影,
这是雪花
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第二十页,共23页。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分析,抓住物质前后状态 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guānjiàn)。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 泉内的水先汽化,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雪花落入池水中不 见踪影,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答案:汽化 液化 熔化
第九页,共23页。
二、物态(wù tài)变化图像 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第十页,共23页。
2.非晶体的熔化(rónghuà)和凝固。
非晶体 熔化(rónghuà)图像:温度一直上升、无三态分界点 凝固图像:温度一直下降、无三态分界点
第十一页,共23页。
3.水的沸腾(fèiténg)。
第十二页,共23页。
一、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识别以及吸热与放热 1.物态变化的六种类型(lèixíng):
(1)向上“吸热”,向下“放热”。 (2)两种物态变化是一对互逆过程。
第三页,共23页。
2.“三步法”判断物态变化: (1)确定物质在发生变化前是什么状态。 (2)确定物质发生变化后又是什么状态。 (3)将发生的变化过程与物态变化种类对照(duìzhào)并判断。 3.应用: (1)吸热降温:如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冰块退烧等。 (2)放热升温:冬季在地窖里储存蔬菜时,地窖里放水。
1.(2013·福建中考)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 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wēndù)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第十三页,共23页。
【解析】选D。本题考查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区别。根据温 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凝固或熔化图像;根据熔化或凝固时温度是否变化判 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铁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A图像温 度有下降的趋势,且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bùduàn)变化,是非晶体的凝 固图像;B图像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温度不断(bùduàn)变化,是非晶体 的熔化图像;C图像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上升的趋势,是熔化图像;D图像 温度在整个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且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的凝固图像。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