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泸县联考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州泸县联考2020届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把 30 克质量分数为 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 克,取出稀释后溶液 20 克,剩余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5% B.6% C.3% D.7.5%
2.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得纳米纸,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又制得一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萘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2
D.萘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9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反应制氧气,反应物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4.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丁的化学式为2O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D.反应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5.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两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元素B.氧离子C.氧气D.氧分子
6.对比CO2和CO,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结构: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
B.物理性质:CO2难溶于水,CO能溶于水
C.化学性质:CO2能与碱溶液反应,CO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D.重要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光合作用
7.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符合
...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B.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液体的质量不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原子构成不同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金工业,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灭火,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隔绝空气和降温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10.高中化学知识中介绍到氢氧化铝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
NaAlO2+2H2O(NaAlO2为可溶性盐),现在往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小红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她应该购买的是()
A.蔗糖B.氢氧化钠C.生石灰D.硝酸铵
12.足量且形状相同的锌、铁分别于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1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溶液B.稀释浓硫酸
C.测溶液pH D.检查气密性
1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钢C.水银D.浓盐酸
15.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做电极
B.紫花变红花
C.氮气防腐
D.黄铜与红铜相互刻划
二、多选题
1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7.某气体物质3.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CO2,同时生成1.8gH2O.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三、推断题
18.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

四、流程题
19.“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

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被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

(1)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利用干冰的性质是_____。

(2)“气调保鲜”中可使用CO2来抑制细菌。

CO2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的产生:_____。

(3)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

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五、实验题
20.有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用序号表示):
(1)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常选用的一种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D内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导气管通入瓶中。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导气管进入瓶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将一支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放于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

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2.课外实验:“叶脉书签”(如图)的制作过程是将洗干净的树叶放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再加以处理,除去表皮和叶肉,只余清晰的叶脉,就能得到“叶脉书签”。

实验小组同学对该制作过程及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I.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
【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相同煮沸时间内,将洗干净的树叶放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里,处理后叶片变化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同学选择了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原因是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2可知,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煮沸时间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5min B.15min C.20min
II.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
【查阅资料】
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
b.稀盐酸与碳酸钠(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 Na2CO3==2NaCl + H2O +CO2↑
c.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
(4)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O2==Na2CO3 +_________ 【进行实验】
过对比实验步骤②③证明NaOH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5)步骤②中通过B中实验现象,可知稀盐酸加入到步骤①所得溶液中有二氧化碳产生。

(6)实验③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7)乙同学认为用软塑料瓶也可以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需要对比的实验装置有
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化合反应 H2O+CO2=H2CO3 H2O2 CO
四、流程题
19.升华吸热 CO2+H2O=H2CO3富氮空气
五、实验题
20.B C 氢气难溶于水 B 浓硫酸(浓H2SO4) A a A b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试管中液面上升氨气极易溶于水
六、计算题
21.32
七、科学探究题
22.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叶片上残留叶肉很少 B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