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
学设计
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②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
而与之相对的,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
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简介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作集《老舍文集》,代表作品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播放朗读视频(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勾画。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问题设计如下
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明确答案:不可以。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围绕济南的冬天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水
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温晴
小组讨论
1、是怎样突出“温晴”的?
引导总结:对比,突出特点----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对比---无风
(伦敦---向晴宝地
(热带---温晴
(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再读第一段(感受对比,感受温晴特点)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快速浏览课文,讨论。
本文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
明确:
总--分--总
(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山
(济南冬天的水
四、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作业布置及板书设计
预习2-5自然段
板书: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1 温晴
二、2-4 山
三、5 水
第二课时
初一语文《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设计二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
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写景散文。
老舍先生用优美、亲切的语言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
对于刚刚跨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学生应该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品位文章生动形象语言。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一、导入
素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的济南,真可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漫步垂柳掩映的小径,柳丝拂面,空气清新,近看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远眺青山起伏,连绵不断,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老舍先生对济南更是情有独钟,他把山水秀丽的济南活脱脱地写进他的散文里,《济南的冬天》就是他其中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简介:
提问:谁能介绍老舍的有关知识?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尤以《骆
驼祥子》影响最大。
剧本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年)、《茶馆》(1957年),另外还有《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等都曾轰动一时。
这中间,《龙须沟》影响最大,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四、播放课文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听读过程中请同学们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思考下列问题:
1、济南的冬天天气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突出天气的这一特点的?
2.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的?
考察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附:重点字词
设若:假若。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明确:1.(1)济南的冬天主要特点是“温晴”。
(2)以自己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
2.在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后,又从济南的山和水两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
五、分析与探究
1.分析第1自然段:
用了什么写法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对比写法:北平(多风) 济南(无风声)
伦敦(多雾) 济南(无重雾)
热带(日光毒、“响亮”) 济南(无毒日)
特点:“温晴”——推论:“宝地”
2.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3.提问:济南的这些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明确: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4.提问: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