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仪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转子硫化仪
使




本硫化仪部分高品质功能的特别说明。

多条硫化曲线图
图1
单条硫化曲线图
图2
一、工作原理
本硫化仪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量系统,其组成框图见(图3)。

图3
三、安装使用
图4是硫化仪的指挥中心,在正式进入测量之前,需在“参数设定界面”内对各参数进行设定,单击图4的“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定窗口”见图5。

图4 图5
选扭矩量程:有两个量程可供选择。

“0-10N.m”为第一量程(含0-5N.m ),“0-20N.m”为第二量程。

≤“10N.m”选第一量程、≤“20N.m”选第二量程,直接用鼠标单击“0-10N.m(0-5N.m )”或“0-20N.m”前端的“○”即可。

设控制温度:用以设定上模、下模的试验温度。

(注:不允许超过220℃)设测量时间:用以设定当次硫化试验的时间。

从2分钟至300分钟,由用户根据需要自由设定。

(注:不允许输入小数)
设序列编号:用以用户输入生产批号、车次等。

可以不作输入。

如果需要对以上的参数进行修改,下面以修改“控制温度”为例。

如目前是160.0℃,要修改成“150.0℃”,鼠标点击“160.0℃”处,此时可看到一个红色的竖线在闪动,按计算机键盘右侧靠左一点的“Delete”键,将“160.0”依次删除,再按数字键输入“150.0”即可。

“测量时间”、“序列编号”的修改方法同上。

设数据库地址:硫化试验测量完后,将获得一组包含了硫化曲线以及各参数的数据,这一组数据将存入设定的数据库地址,为以后的检索查询提供了方便。

本系统在D:\硫化仪数据库\数据库x\xxxx.mdb处(其中x为编号如数值或英文字母),预先设定了100个数据库,方便用户使用。

本软件预先为用户设定了100个以上的存放测量数据的数据库地址编号。

每一个库地址实际可以存放无限组测量数据,当一个数据库存入上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数据时,在查询过程中几个月前、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数据都会出来,面对成千上万个数据查找会变得很麻烦,为了方便查询,用户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放入不同的数据库中,设定数据库地址的目的就是为此。

点击“设数据库地址”,界面左上方出现一个windows的打开对话框,本系统约定数据库在D盘中,如下;D:\硫化仪数据库\数据库x\1hdbx.mdb(其中x为编号如数值或英文字母,开头x为0-100个数据库)。

如果对话框显示不在D盘,点击搜索中的下拉菜单(形状为▼)选中D:盘,再用鼠标点中中间部分的滑动杆不松并往下拉,找出“硫化仪数据库”,双击它,画面上将显示60个数据库,双击任意一个数据库如“数据库8”,画面上立即显示“1hdb8”,双击“1hdb8”即可。

如果不用双击,单击“1hdb8”此时图标变色,再点击打开键也可以。

图5窗口上的“数据校正”主要用作扭矩、温度校正。

单击“数据校正”即进入图6窗口。

图6
四、数据校正
点击图6的“请输入校正进入密码”下方的框,按计算机键盘右侧靠左一点的“Delete”键,删除原有字符后按数字键依次输入1、2、3,再按“密码确认”即进入图7界面。

在图7界面上有两个选择,左侧为进入“扭矩校正”,右侧为进入“温度校正”。

单击“进入扭矩校正”进入图8界面。

左侧为“零位校正“,右侧为“扭矩校正”。

如系统进入测量后零位偏离零点,可记录该偏移值并在“清零后增加或减少多少N.m”下方的框单击鼠标,可看到一个红色的竖线在闪动,按计算机键盘右侧靠左一点的“Delete”键,将原数值依次删除,再按数字键输入该偏移值并按“校正确认”即可。

如系统的扭矩值出现误差或不正确时,可在图8界面右侧“清零后输入扭矩放大系数K”下方的框,单击鼠标,并在原数值基础上进行修改,系统扭矩偏小则加大该系数、偏大则减小该系数并点击“校正确认”,直至系统扭矩和标准校力器一致。

单击图7界面的“进入温度校正”进入温度校正窗口图9,左侧为“上模温度校正”,右侧为“下模温度校正”。

如上模腔温度偏高1度,单击“清零后输入上模温度校正值”下方的框,可看到一个红色的竖线在闪动,按计算机键盘右侧靠左一点的“Delete”键,将原数值依次删除,再按数字键输入“-1”并按“校正确认”即可。

如上模腔温度偏低1度,则以如上方法输入“1”并按“校正确认”即可。

“下模温度校正”同上。

五、数据统计
本软件具有数据统计功能,即能对历史上每次存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图7
图8
图9
计参数有t10、t50、t90、ts1、ts2、最大扭矩、最小扭矩,8个参数。

可在图4窗口点击“数据统计”进入“检索”窗口,见图10
图10
现将其检索简述如下;检索画面中,数据由上往下排列,每一种数据由左向右占一排,即由左向右送入检索条件。

比如以日期为例检索本数据库从2003年10月1日至2003年12月1日时间段的全部数据;点击日期旁边的向下的▼,会在其下方出现<和>符号、假如点>,并在年、月、日中填入03-10-01,点击横向同参数中间部分的▼,出现“或”“与”,选“与”。

再在右边一个时间▼选<(小于),时间填入03-12-01,点击“检索”,便能把满足这些条件的数据选出来。

如果同时又填入t90大于5分,那就会从2003年10月1 日至2003年12月1日时间段中选出满足t90大于5分钟的全部数据。

点击横向同参数中间部分的▼出现“或”“与”选项,可选择其中一个。

“或”表示左边和右边选项只要满足其中一个选项就选出。

“与”表示要左边和右边两个条件都能满足才选出。

如果什么都不填入,则将所有数据选出。

按“选数据库”可定位在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当输入条件设定好,点击“检索”检索出的数据表格如本页图11,在这个工作界面上,可对检索出来的数据作如下处理;
点击“检索打印”可将检索出的表格打印出来。

图11
点击“删除数据”进入删除数据窗口,见图12。

删除是以测量时间作为名字。

右边一条为每次测量记录的数据。

如日期“03-11-15 15:26:08”为一条记录。

左边竖向时间与右边每条记录一一对应。

点中最左边框内的“03-11-15 15:26:08”时间记录后,左下方“选中的是被删除的记录”的小窗口内将显示被选中项,点击“删除选中记录”,即删除次试验结果。

点击“统计图形”,出现统计图形窗口,见图13,可将检索出来的各参数用柱状图、饼状图、极坐标图、曲线图、面积图等形式排图统计。

如用柱状图,
可由柱状排列高低来选出最佳值。

点击“曲线再现”进入曲线再现窗口,见,图14。

图12
图13
图14
如果想重现历史曲线,点击图11检索结果图中“曲线再现”按扭,这时显示器将出现图14,根据图14左边的提示,点击左上框中以日期为名字的曲线,点击“重现单条曲线”将重画一条曲线图,如2页中单条曲线,本例为2004-10-15 14.16.09硫化曲线将显示在显示器中。

如果按“重现多条曲线”将重画多条曲线图,如2页中多条曲线。

本例为左下框指示的以日期为名字五条硫化曲线。

如果想打印它们,点击图1,图,2图中右下角“打印”按键将打印出图中相同的图形。

六、试验范例
首先打开主机右侧电源开关及计算机,以鼠标双击桌面上硫化仪程序的图标(快捷方式),在系统显示“欢迎画面”后点击“进入”便进入到“主画面”页图4,点击“参数设定”进入“参数设定”窗口图5,在此设定好试验的温度、系统的量程、试验的时间以及序列编号,设定无误后返回“主画面”图4。

以鼠标点击“主画面”上的“加温”或直接按主机面板上的加温按钮进入升温阶段(升温过程中最好在合模状态下进行,如未合模可先打开气源,点击“主画面”上的“合模”或直接按主机面板上的“合模”(注:主机上的:“合模”按钮包含了合模和开模命令)
待温度到达指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时,裁取4g左右的圆片状试样(具体与试样的密度有关),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裁取。

试样的体积过大从而使溢胶量过多,会使试验早期阶段模腔过渡冷却,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而试样过小充不满模腔,也会造成试验误差。

敬请用户注意!
点击计算机上的“开模”或直接按主机面板上的“开模”按钮,并点击计算机上的“加扭矩”或直接按主机面板上的“加扭矩”按钮(此时下模腔以规定摆角进行振荡),迅速将裁取的试样置于下模腔中央,迅速点击计算机上的“合模”或直接按主机面板上的“合模”按钮然后点击计算机上的“实时测量”或直接主机面板上的“测量”按钮(注:一定要先打开扭矩和加温,本系统才能进入到工作状态。

点击“实时测量”或按“测量”键要在合模、加扭矩之后且必须要在模腔尚未完全合拢之前)。

此时试验正式开始,计算机显示如下图15状态,开始测量,直到结束,见图2形态,系统自动计算出各参数。

本机“测量”快捷方式操作更简单,“合模”待温度达设定温度并保持恒温,按主机面板上的“开模”按钮,迅速将裁取的试样置于下模腔中央,只按主机面板上的“测量”按钮或点击计算机上的“实时测量”,主机将自动“合模”和“加扭矩”,计算机立即进图15状态,开始测量,直到结束。

图15
Vc1、Vc2即硫化速度指数。

由式;Vc=100/(t90-tsx)得出。

ts 1、ts 2即初始硫化时间。

即从试验开始到曲线FL上升x N•m对应的时间,min。

ts10-ts90即试样达到某一硫化程度所需要的时间,即转矩达到FL+y (Fmax-FL)/100时所对应的时间,min。

式中y为10-90(t10:初始硫化时间;t50:能最精确评定的硫化时间;t90:经常采用的最佳硫化时间;)以上式中FL即最小扭矩,N•m ;Fmax即规定时间内达到的平坦、最大、最高转矩。

此时点击窗口右下角的“打印”,即可打印出当前试验的最终结果(打印前需先打开打印机电源并使用A4打印机纸)。

如不打印可点击右下角“返回”,返回到“主画面”图4,可继续下一组试验,方法如前次。

(注:此次试验的数据及曲线可由“主画面”上的“数据统计”进行查找并打印。


七、注意事项
装箱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