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理念:
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本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模仿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跳跃方式;并通过游戏使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指向一下子就集中到练习之中;整节课学生的练习都处于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节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始终在角色扮演的良好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的学习;他们心情愉悦,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问题、交流合作、创新拓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案例介绍:小学二年级(7)班
(一)学习内容
1、跳跃·游戏
(二)学习目标
1、参与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
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
以及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发展目标:发展跳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
4、社会目标:通过练习和比赛,能够让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并
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感受。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水平一二年级下学期(二)跳跃章节的第一部分,跳跃,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教材。
该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 四 )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他们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
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自我意识强,友好合作精神不够。
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
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脚前脚掌起跳和双脚落地的方法。
2、难点:落地轻巧动作协调。
(六)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实践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激励法。
2、学法:通过观察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
参与比赛----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整个过程。
(七)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按教学常规进行教学安排,用精炼的语言使学生了解这次课的主要内容。
2、准备部分(5分钟)
语言导入
(如:同学们最喜爱看什么动画片,生答:喜洋洋和灰太狼。
引导学生做“狼捉羊”和“一米一米三”的游戏
设计意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
3、基本部分(28分钟)
3.1 创设情景
3.1.1语言导入
目的: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3.2导入情境
3.2.2 说儿歌,猜谜语,模仿小动物跳。
自编儿歌:
①小脚丫踮起来,小耳朵竖起来,1、2、3,蹦蹦跳——小兔子;
②小脚丫跳开来,小手臂举起来,1、2、3,呱呱呱——小青蛙;
③小肚皮大口袋,里面装着小脑袋,1、2、3,跳跳跳——小袋鼠。
目的: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3.3融于情境
3.3.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喊儿歌边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姿势。
3.3.2小羊过摘水果
语言引导并提出质疑:今天天气这么好,“老村长”慢羊羊要带小羊们去郊游,
(放音乐《郊游》)不一会儿来到了果园,看见果园里长了许多水果.怎样才能摘到这些水果呢?引导学生做跑几步单脚起跳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习
②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
③组织学生分组尝试跑几步单脚起跳练习
④教师巡回指导
⑤组织摘水果比赛
3.4情景升华
3.4.1小羊过小河
语言引导:摘完水果后老村长慢羊羊带领小羊们继续游玩,(放音乐《郊游》前面遇到了一条小河,怎样过去呢?引导学生做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
①教师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
②组织学生分组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
③教师巡回指导
④学生自我展示
3.4.2小羊运水果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示范
②强调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1、体会双脚前脚掌同时登地起跳和轻巧落地的方法;
2、身体的协调配合;
3、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
4、通过练习和比赛,能够让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并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感受
5、体验成功与失败。
4、结束部分(5分钟)
1、随音乐师生同做放松操。
2、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别人的优点。
3、老师总结,师生再见。
三、教案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本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如让他们通过玩“一米一米三”的游戏,在游戏中通过双脚跳,单脚跳、小组跳、自由跳等不同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把猜谜引进体育课,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导入主题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①小脚丫踮起来,小耳朵竖起来;②小脚丫跳开来,小手臂举起来;③小肚皮大口袋,里面装着小脑袋”谜语一出,让学生模仿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跳跃方式;并通过游戏使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指向一下子就集中到练习之中,让学生“绕过障碍物”,从而培养学生跑、跳、钻、绕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春游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开阔我们的眼界,更是我们学生锻炼身体的好时机。
整节课学生的练习都处于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节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始终在角色扮演的良好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的学习;他们心情愉悦,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问题、交流合作、创新拓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由于本人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无效问题过多,组织教学不当,队形、场地变换过多浪费不少教学时间。
今后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改进这些问题。
指导老师点评
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组织衔接自然有序,技能教学应用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