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 小练15 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练15 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用时:4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牌坊.(fānɡ)城垛.(duǒ)眩晕.(yùn) 层见.叠出(xiàn)
B.堕.马(duò) 毋.宁(wú) 眼眶.(kuānɡ) 韦.编三绝(wéi)
C.羁縻.(mí) 汗涔.涔(cén) 锥.子(chuí) 谆.谆告诫(zhūn)
D.璎.珞(yīn) 趿.拉(tā) 咯.血(kǎ) 半身不遂.(suí)
答案 A
解析B项“眶”读kuànɡ。
C项“锥”读zhuī。
D项“璎”读yī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编纂兰天蔚然成风诙谐幽默
B.瞭望重叠杳无音信颗粒归仓
C.赝品痉孪心劳力拙知书达礼
D.弦律蛰伏人参鹿茸舐犊情深
答案 B
解析A项兰天—蓝天。
C项痉孪—痉挛,知书达礼—知书达理。
D项弦律—旋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电影本是一种世界语言,如今________一种世界产业;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印度的角色、台湾的场景、美国的资本,始能成就这一部国际级的佳作,可谓________。
反观“绿委”要求废金马奖的口水风波,套用一句鲁迅的话,这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心态,非但不足成事,反而会使台湾更显________。
金马奖没问题,有问题的是________的“立委”!
A.应是水桶当喇叭——大吹委琐墨守成规
B.还是二更棒子打两下——没错萎缩固步自封
C.更是厕所里传消息——丑闻萎谢抱残守缺
D.便是二八娇妻一岁郎——荒唐萎靡亦步亦趋
答案 B
解析第一个空前后句是递进关系,据此可排除A、D两项。
“萎谢”指花草干枯凋谢,显然用在此处不当,所以排除C项。
据此确定答案为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更好地提高高速公路效益,加强国际之间公路运输的联系,中国正加快与国外衔接的步伐,构建国际高速公路网络。
B.艺术化的语文教学让传统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丰富起来,但既要注重教学的高效,更要注重形式的美。
C.我们的经济正在转型,转型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以前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投资和国内消费拉动的方式上来。
D.近日有游客在故宫博物院内一口清宫遗存的铁缸上刻字,其实要想让“到此一游”真正“到此为止”,除了需要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惩戒力度,还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A项重复累赘,“际”和“之间”重复。
B项语序不当,改为“但既要注重形式的美,更要注重教学的高效”,这样方能承前转折。
D项搭配不当,应为“加大惩戒力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子弟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B.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C.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其中的《老人与海》叙述了一个“背运”的老人桑地亚哥出海捕鱼的经历,塑造了一个“硬汉”的形象。
D.中国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传奇是小说的成熟期,宋金时期流行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至高峰。
答案 A
解析应为《社戏》。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________________,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出师表》)
(2)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5)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7)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8)____________,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答案(1)先帝知臣谨慎(2)妃嫔媵嫱(3)庄生晓梦迷蝴蝶(4)宁溘死以流亡兮(5)铁骑突出刀枪鸣(6)朽木不折(7)门衰祚薄(8)我有嘉宾
三、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勒奇山谷之行
埃利亚斯·卡内蒂
192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
当时我经常看地图,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最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值得一看的东西,而且也很容易去:乘火车穿越世界第三长隧道——勒奇山隧道,从隧道那头的第一个车站格彭施坦因徒步穿过勒奇山谷,走到最后一个小镇普拉滕。
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完成这一计划。
我结交了一批同行的伙伴,并且坚持让两个弟弟这一次留在家里。
母亲说:“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相反,她对此感到很满意。
她一直担心我一味埋头读书会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尤其是当她认为某人妨碍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
她支持我的意见,为两个弟弟安排了其他的活动。
出发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我们将乘早上的头班火车穿越勒奇山隧道。
格彭施坦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贫瘠荒凉,我们沿着那条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的羊肠小道朝勒奇山谷攀登。
我得知,这条小道在不久以前还要更加狭窄。
只有为数不多的动物在这里出没。
不到一百年以前,这一地区还有狗熊,可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当我还在缅怀早已销声匿迹的狗熊时,山谷突然展现在眼前,只见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明亮耀眼,一直向上延伸,爬上了白雪皑皑的山峰,最后消失在一片冰川之中。
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到达山谷的尽头,但是小道却蜿蜒迂回,从费尔登到普拉滕要经过四个小镇。
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无一雷同。
女人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草帽,不仅仅是成年妇女,还包括小姑娘,甚至就连三四岁的小女孩也戴着这种富于节日气氛的帽子,好像她们自打出世就意识到了她们的山谷的
特点,而且必须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证明,她们并不属于我们之列。
她们紧跟着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这些脸上皮肤干枯,布满皱纹的老人始终伴随着她们。
这里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我听来就像是几千年以前的。
一个胆大的小男孩朝我们走近了几步,一个老年妇女招呼他到她那儿去,要他避开我们。
她说的那两句话很好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来,Buobilu!”这是什么样的元音啊!对小男孩这几个字,我常听到的说法是“Buebli”,可是她却说“Buobilu”。
一个u,o和i三个元音的组合。
我突然想起一些在学校读过的古高地德语诗歌。
我知道瑞士德语方言接近中古高地德语,但是有些词汇听上去像古高地德语,我还从未想到过。
我自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发现。
因为这是我所听到的唯一的一个单词,所以它在我的记忆中更加牢固。
这里的人沉默寡言,似乎都在回避我们。
在我们整个漫游过程中从未与人有过交谈。
我们看见古老的木头房屋、全身黑衣的妇女、窗前的盆花、牧场草地。
我竖起耳朵倾听远处的说话,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也许仅仅是巧合。
然而,“过来,Buobilu!”作为山谷的唯一的一句话留在了我的耳朵里。
我们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有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可以听见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就连英国人也显得爱说话起来了,面对沉默的山谷,大家都感到震惊,表示赞叹。
我为这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自命不凡的客人并不感到羞愧。
然而,经常我总是对他们说些尖酸刻薄的话。
这儿,一切都相互适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适度冲掉了他们的高傲自大,他们对这些自叹弗如、不可捉摸的东西做出的反应是惊奇和羡慕。
我们穿过4个村庄,我们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任何与这里的居民接触的可能,这里人也得不到任何一点儿关于我们的信息,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丝好奇。
在这次漫游中发生的一切,仅仅就是一个老年妇女把一个尚未走到我们跟前的小男孩从我们身边叫走。
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山谷,在半个世纪里,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那里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
我要感谢恰恰是它的陌生带来的一个后果:
对古代生活方式的熟悉感。
我说不出当时在那个山谷生活着多少人口,也许500人吧。
我只是看见单个单个的人,很少看见超过两三个人聚在一起。
他们生活很艰苦,这是显而易见的。
我没有想过,他们中间是否有人在外面干活挣钱,但我觉得,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对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是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这种印象恐怕就会消失,他们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我在世界各地见过的人一样。
幸运的是,这些体验的力量来自于他们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
后来,每当我读到关于部落和民族的书籍,心里总会产生对勒奇山谷的回忆。
我还想读到这样奇特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并且接受了下来。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勒奇山谷的最有趣和值得一看,是因为这里的狭窄山谷的羊肠小道,早已销声匿迹但值得缅怀的狗熊,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雪峰,以及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小镇。
B.为了完成勒奇山谷之行,“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母亲对“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
C.“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和“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反衬出了勒奇山谷的人口稀少及这里人的沉默寡言和对游人的回避。
D.勒奇山谷的人们生活很艰苦,但作者认为“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在外面干活挣钱”“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表明了作者对山谷中人的赞美和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E.全文借写勒奇山谷之行,既写出了作者来此的幸运,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会随时代变化而消失的忧虑。
答案CE
解析A项“是因为……”的说法不合文意,山谷最有趣和值得一看的应是这里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
B项“对‘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的说法不合文意,因为“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即对“我”的这一行为,是“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而是对“我”的坚决果断的男子汉气概表示赞成,相当满意。
D项“表明作者……赞美和……向往之情”说法不合文意,表明的是作者希望这种“奇特的事情”能够得以保留,而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消失。
8.“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我”已经从她一直担心一味埋头读书的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变成一个当机立断、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9.文章第二段用大量的笔墨写山谷中女人的头上的黑色草帽并特写一位老年妇女招呼一个走近我们的胆大的小男孩避开我们时所发出的“小男孩”的好听的“元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这里的一切无一雷同,一切都相互适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
10.作者说“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
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达了作者企图保留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纯净美好的事物的心态。
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事物都有保留的价值,同时也是极其脆弱的,外界的开放或信息的过多侵入,有时会对它造成伤害而使之消失。
②现实中古建筑、古村落、古代遗迹,以及湿地湖泊等特有的环境资源等,都具有不可再生的保留存在的价值。
③我们应以作者的心态去珍惜并“接受”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