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的策略
1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随着施工位置的不断改变与扩大,水土流失的面积逐渐增大并日趋严重,威胁到周围的环境,生產中也出现了安全隐患。
正常情况下,除了面蚀等形式减少了土壤的抗蚀能力之处,建设中地基的下沉或地下水位下降也会引起大范围的水土流失,而且较为严重。
与此同时,建设项目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威胁,虽不能直接反映出来,但却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爆破操作时弃土处理不当,填入河道,使河床逐渐变高,影响了水流的速度。
土地生产力下降,附近水资源的行洪能力受到了阻碍,加大了泥石流、滑坡等的危害的发生概率。
建筑项目施工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情况如果不得到控制,将会产生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影响到周围的环境,需要企业做到合理监测与防治。
2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现状
水土资源的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大力提倡的内容,但在实施中却遇到了种种问题,尤其是在建筑项目中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力度不足,数据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建设项目中对水土流失及保持的监测工作,但因经验不足,一直处在实践阶段,而且企业尚未形成监测的体系,运用的方法与技术较为单一,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整体的管控效果下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进行优化与改进,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做到水土资源的保护。
3 构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企业为了能有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先构建统一的指标体系。
企业根据对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行监测,得到有效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需求设计最恰当监测指标,有效的保护水土资源。
企业在构建相应指标体系时,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防止水土流失,保证了工
程的安全性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首先,是真实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符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依据。
然后,监测指标体系需要全面反映整个施工项目内所有范围的水土流失情况,注意掌握工期推移情况下水土地的变化值,保持着全面性原则。
企业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水土保持方法同时随着流失的变化不断改进,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
最后,是独立与清晰性原则。
监测涉及的范围较大,容易出现重复情况,增加了企业对数据的处理难度,因此,因尽量避免无效监测,提升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率。
监测指标类及亚类的确定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建设项目内的水土流失会随着施工工艺及进程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范围、强度这等方面,从而造成一定的危害,使安全性降低。
建筑企业要对这些内容的不断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保证全面性,以对水土流失进行合理的防治,做到环境的保护。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拦渣工、护坡、土地整治等内容,企业在进行监测的时候要注意实施的整体进度、质量及相应的数量。
根据措施的类别,可以归纳为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并确定与之相关的指标亚类。
对于综合指标,企业要注意扰动土地治理率、土壤流失比例等,同时还要兼顾植被恢复情况及相应的覆盖率,以保证监测的全面性,使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做到最好。
企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的范围与准确性。
4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方法
4.1 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科技飞速发展,各行业中都涌现出了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尝试运用三维激光技术,有效监测规定区域内的微观信息,并获取精确的监测数据,为水土保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轻松地从具体的监测实物内快速进行数据采集,以此为依据做到实物的重构,掌握到原始的测绘数据。
企业在建筑项目中应用此技术,提升了采样的工作效率,进行科学的计算与分析,保证了监测的有效性。
实际操用中,工作人员会发现三维激光扫描等
高科技的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数据处理方面容易受到植被噪点的影响。
此设备在处理这些数据时,难度随之增加,同时使用成本较高,需要企业结合建设项目的地点与实际需求等合理选用,在自身经济利益允许的条件下,做到水土保持监测的有效性。
4.2 遥感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将遥感技术应用在建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并通过实践不断进行着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监测内容来看,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建筑项目所在范围的地表情况,通过所需面积测算出施工或能对土壤造成的危害程度。
建筑施工时,对土壤的挖掘以及弃土量等数据的监测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并且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
企业可以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遥感技术,注意其中的分辨率与影像的清晰度,保证监测的准确性,提升水土资源的保护力度。
实际操作中,企业根据遥感技术所得到的监测结果,与建筑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并比对,实现对水土流失情况与保持效果的实施监测,随时调整保护方案。
遥感技术的使用中,企业体验到了其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具有全面性,提升了水土保持的效果(如图1所示)。
与此同时,该技术监测周期短,使用时对工作环境没有较高的要求,受限制的因素少,是企业常用的方法之一。
遥感技术中收集到的信息量较大,在进行解译时较为复杂,也导致其成本较高,而且同时需在多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操作,因此,也是有一定不足之处的。
企业还要注意设备获取遥感图像时,会因为地形等因素使几何形状产生细微的变化,在传输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噪声。
企业在选用此技术时,需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内容,根据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使之在使用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4.3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以往建筑项目中卫星遥感的灵活性不足,传递有也有一定的时效性,不能有效地反映出水土流失的真实情况。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具有较强灵活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工作中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无人机拍摄的影像经过处理
变成DEM和DOM形式的数据,使企业监测到建筑项目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企业可以利用无人机观测到建筑施工的情况,获取到了植物和临时措施面积等内容的信息,提升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性。
无人机清晰影象与准确的数据,使建筑项目中水土流失及保持监测工作做到了全面性,对于突发的塌陷情况也能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企业根据无人机提供的图像,准确选用合理措施,将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做到最好,实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无人机技术,与可以做到与多种技术的同时使用,加大水土保护力度,提升整体的安全性,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但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方面呈现出了日益严重的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在建筑项目中构建起监测体系,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指标范围,明确目标以提升工作的效率,将水土流失的防止做到最好。
企业要保证监测体系遵循全面、真实、独立的原则,减少工作量,保证防治工作行之有效,提升施工整体的安全性。
企业在监测时,可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与先进的设备,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并采取保护措施,做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监测中,企业也遇到了种种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方式,必要时可以选用多种组合方式,做到互补,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真实及准确性,实时了解到水土流失的情况,通过设备科学的计算预测到施工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前做到预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