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加快我国标准建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起 到 了有 力 的推 动 作 用 。
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 员会提 出了“ 政府推动 , 市场 引
企业 为主 , 分类指导, 国际接轨 ” 的采标工作方针 , 要 由于我 国经济基础差 、 起步晚 , 技水平和生 产力 科 导, 采取措施, 努力开拓采标工作新局面。 水平较发达国家有显著的差距 , 因此, 国标准建 设存 进一步明确方向, 我 在不少问题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完 重形式 、 内涵、 轻 可操作性差; 其 国家标准为基础作 为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关键。因 标准 内容不尽合理、 善;
照搬照抄现象 严重 , 以在生产实 难 此, 在这些 国家 , 以国际标准 为基础制定本 国标 准 已经 缺乏深入调查研究 , 不成 问题 , 成为十分普遍 的现象。 面对全球化 的国际竞争, 占标准制高点 已成为当 抢
使标准信息能够及时、 准确、 有效地传播给标准使用者 。
此外 , 这些 国家 的标准体系在结构和 内容上还有以下共 3 努 力采 用 国 际标 准 同特征 :1 重视基础标准, () 包括术语 、 符号、 标记和包装 的标准 以及互换性和兼容性标准等 ;2 ()测试方法 标准 采用 国际标准就 是将 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 准转
法 , 代 企 业 , 一 流 的 卖 标 准 , 流 的 卖 专 益 ,0 1 德 国标 准建 设 的投 入 为 7 亿 欧元 , 现 超 一 20 年 . 7
利, 二流 的卖产品, 三流的卖劳力, 这个说法充 产生的效益是 10亿欧元 。 6 因此 , 标准建设水平 分表 明了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 国家科技与经济发达水平 的综合反映。
产品、 服务和相关体系的技术语言。而今 , 标准 向新技术与市场 的工具 , 深刻认识 以标准建设
已成 为科 学技 术 向 生 产力 转 化 的 纽 带 , 实 现 为 目的的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再如 ,德国的标 是
社会化 、 集约化 的重要基础 , 国际市场有 个说 准建 设给德 国国 民经济带来 了 巨大 的经济效
一
3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 的主体是企业 , 采标 的关键 也在企业 , 企业是
维普资讯
标 准 化 论 坛
B
国际标准
加快 我 国标准建 设
江苏省包装技 术协会 吴 国荣
1 国外 标准 概 况
标准建设列入业绩考核指标。又如, 本在“ 日 国 家产业技术战略 ”中提出,要 以最大限度地普
标准 是一 种世界各 地各种业 务用 以开发 及和运用技 术开发成果的观点, 把标准作为通
践中贯彻实施和进行监督检查 。
三是标准滞后 。我 国制定标准所花 时间长 , 修订标
甚至有的标准 2 0年不变 , 往往造成标准 今世界技术竞争和产品竞争的鲜 明特点。 谁掌握了标准 准的周期更长 ,
的制定权 , 谁制定 的标准 为世 界所认 同, 谁就 掌握 了产 的“ 老化 ” 以致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企业 的需求, , 跟不
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 是发 展社会 生产力的必 然要求 , 对加 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 推动经 济结构战略性
促进经 济持续 、 快速 、 健康 发展 , 具有极为重要 的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标准 建设取得 了巨大成就 , 标 调整 , 为适应我 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要提 高认识, 准的数量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增加和显著提高。目前 意义 。 把这项任务视 作 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第 一、 三产业 、 二、 基本适应我 国国 增强采用国际标准 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 更深程度 上参与 国际合作 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 , 对 服务于我 国经济在更广领域、 促进我 国经济 发展和提 高我 国产 品在 国际市场 的竞争 与竞争 。
理清晰 , 同时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 配套适 应、 协调有序 。 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 的需要。 这些国家 的标准建设意识非常强 , 它们标准建设的中心 二是标准水平偏低 。仅从数量上看, 国标准 已具 我
且涵盖了各行各业 , 但标准水平 不高。如 是追求对 国际标准 的控制权 , 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否以 把 有一定的数量 ,
5 质量 监理 名牌 20 第 6 4 06 辑
维普资讯
标 准 化 论 坛
完整 , 甚至有些产 品无 准体系的结构比较完整 , 层次 比较分明, 法律法规 、 国家 适应性较差。有些标准不够全面、
无完整的规则可循 , 以从事正规生产 , 难 因而不能 标准、 协会标准 (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之间定位准 确、 、 条 标准 、
转换方式通常有等 同国外标准或者根据 占有重要地位 ;3 涉及卫生 、 () 环保和安全的技术标准增 化为我国标准 , 多:4 突出产品性能的标准 发展较快。 () 我国国情修改国外标准 作为我 国标准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明显加快 的新 形势下 , 采用 国际
2 我 国标 准 的现 状
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上贸易国际化的需要 。 尤其是采用 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
直接导致产品档次低 , 国际竞争力差, 不 当今 , 发达 国家标准 建设的重要特征 是, 利用高新 标准 比例偏低 , 技术和现代传媒 , 提供 标准信息化服务 。通过开设 网络 能满足扩 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快速发展 的需要。
发达 国家十分重视标准建设。例如,美 国 国际上已把每年 1 月 1 0 4日定为世界标准 日。 不但对 开展标准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宣传 支持,
在美国、 洲、 欧 日本 , 业 团体 、 专 学会 和 协会
பைடு நூலகம்
而且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 , 把科 研人员参与 在标准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这些 国家的标
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 员会提 出了“ 政府推动 , 市场 引
企业 为主 , 分类指导, 国际接轨 ” 的采标工作方针 , 要 由于我 国经济基础差 、 起步晚 , 技水平和生 产力 科 导, 采取措施, 努力开拓采标工作新局面。 水平较发达国家有显著的差距 , 因此, 国标准建 设存 进一步明确方向, 我 在不少问题 ,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完 重形式 、 内涵、 轻 可操作性差; 其 国家标准为基础作 为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关键。因 标准 内容不尽合理、 善;
照搬照抄现象 严重 , 以在生产实 难 此, 在这些 国家 , 以国际标准 为基础制定本 国标 准 已经 缺乏深入调查研究 , 不成 问题 , 成为十分普遍 的现象。 面对全球化 的国际竞争, 占标准制高点 已成为当 抢
使标准信息能够及时、 准确、 有效地传播给标准使用者 。
此外 , 这些 国家 的标准体系在结构和 内容上还有以下共 3 努 力采 用 国 际标 准 同特征 :1 重视基础标准, () 包括术语 、 符号、 标记和包装 的标准 以及互换性和兼容性标准等 ;2 ()测试方法 标准 采用 国际标准就 是将 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 准转
法 , 代 企 业 , 一 流 的 卖 标 准 , 流 的 卖 专 益 ,0 1 德 国标 准建 设 的投 入 为 7 亿 欧元 , 现 超 一 20 年 . 7
利, 二流 的卖产品, 三流的卖劳力, 这个说法充 产生的效益是 10亿欧元 。 6 因此 , 标准建设水平 分表 明了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 国家科技与经济发达水平 的综合反映。
产品、 服务和相关体系的技术语言。而今 , 标准 向新技术与市场 的工具 , 深刻认识 以标准建设
已成 为科 学技 术 向 生 产力 转 化 的 纽 带 , 实 现 为 目的的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再如 ,德国的标 是
社会化 、 集约化 的重要基础 , 国际市场有 个说 准建 设给德 国国 民经济带来 了 巨大 的经济效
一
3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 的主体是企业 , 采标 的关键 也在企业 , 企业是
维普资讯
标 准 化 论 坛
B
国际标准
加快 我 国标准建 设
江苏省包装技 术协会 吴 国荣
1 国外 标准 概 况
标准建设列入业绩考核指标。又如, 本在“ 日 国 家产业技术战略 ”中提出,要 以最大限度地普
标准 是一 种世界各 地各种业 务用 以开发 及和运用技 术开发成果的观点, 把标准作为通
践中贯彻实施和进行监督检查 。
三是标准滞后 。我 国制定标准所花 时间长 , 修订标
甚至有的标准 2 0年不变 , 往往造成标准 今世界技术竞争和产品竞争的鲜 明特点。 谁掌握了标准 准的周期更长 ,
的制定权 , 谁制定 的标准 为世 界所认 同, 谁就 掌握 了产 的“ 老化 ” 以致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企业 的需求, , 跟不
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 是发 展社会 生产力的必 然要求 , 对加 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 推动经 济结构战略性
促进经 济持续 、 快速 、 健康 发展 , 具有极为重要 的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标准 建设取得 了巨大成就 , 标 调整 , 为适应我 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要提 高认识, 准的数量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增加和显著提高。目前 意义 。 把这项任务视 作 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第 一、 三产业 、 二、 基本适应我 国国 增强采用国际标准 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 更深程度 上参与 国际合作 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 , 对 服务于我 国经济在更广领域、 促进我 国经济 发展和提 高我 国产 品在 国际市场 的竞争 与竞争 。
理清晰 , 同时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 配套适 应、 协调有序 。 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 的需要。 这些国家 的标准建设意识非常强 , 它们标准建设的中心 二是标准水平偏低 。仅从数量上看, 国标准 已具 我
且涵盖了各行各业 , 但标准水平 不高。如 是追求对 国际标准 的控制权 , 国际标准的制定能否以 把 有一定的数量 ,
5 质量 监理 名牌 20 第 6 4 06 辑
维普资讯
标 准 化 论 坛
完整 , 甚至有些产 品无 准体系的结构比较完整 , 层次 比较分明, 法律法规 、 国家 适应性较差。有些标准不够全面、
无完整的规则可循 , 以从事正规生产 , 难 因而不能 标准、 协会标准 (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之间定位准 确、 、 条 标准 、
转换方式通常有等 同国外标准或者根据 占有重要地位 ;3 涉及卫生 、 () 环保和安全的技术标准增 化为我国标准 , 多:4 突出产品性能的标准 发展较快。 () 我国国情修改国外标准 作为我 国标准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明显加快 的新 形势下 , 采用 国际
2 我 国标 准 的现 状
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上贸易国际化的需要 。 尤其是采用 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
直接导致产品档次低 , 国际竞争力差, 不 当今 , 发达 国家标准 建设的重要特征 是, 利用高新 标准 比例偏低 , 技术和现代传媒 , 提供 标准信息化服务 。通过开设 网络 能满足扩 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快速发展 的需要。
发达 国家十分重视标准建设。例如,美 国 国际上已把每年 1 月 1 0 4日定为世界标准 日。 不但对 开展标准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宣传 支持,
在美国、 洲、 欧 日本 , 业 团体 、 专 学会 和 协会
பைடு நூலகம்
而且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 , 把科 研人员参与 在标准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这些 国家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