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立医院审计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公立医院审计案例
作者:沈华珍
来源:《审计与理财》 2017年第1期
·背·景·介·绍·
自1998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级财政也为此投入甚多,但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

作为医疗市场供应主体,公立医院诊疗行为及收费是否规范值得关注;医保基金作为病人的“救命钱”,安全和使用效率更值得重视。

·引言·
“生老病死”基本都与医院相关,都伴随着医疗需求;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甚至无法回避的就是医院和医疗了。

案例一:
使用虚假发票3 1 60万元偷逃税款
201 2年9月,某厅派出审计组对A院进行审计。

A院是该省最大最好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时有在职职工2 000多人,开放床位2 900张,201 1年总收入超过1 3亿元。

审计成员分为两个小组,一组负责药品及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审查,以数据比对为主要手段;二组负责财务收支审查。

进点两周了,A院收费信息系统也捣鼓的差不多了,虽然发现了一些超标准收费情况,但是金额偏小,并且不是医院主观故意为之,而是费用标准调整滞后和系统漏洞所致。

财务组方面,除了部分账务处理问题外,整体还算规范,凭证装订齐整。

就此收工吗?还有没有盲区?审计人员边琢磨着边随手拿起一本凭证翻了起来,嘴角渐渐浮出微笑。

审计人员翻到的是一份付款凭证,凭证上显示支付华×公司耗材款527万元,后面是一打厚厚的国税普通发票。

发票材质看起来不错,省国税局监制章和开票公司印章清晰,品名、规格、单位、数量、单价、合计等要素齐全,完全不像那些印制粗糙的假发票。

审计人员立即登录国税网站查询,输入发票上记载的各项信息后:‘该发票信息不存在”的字眼醒目的跳了出来,果然是假发票!其实,这些都在审计人员意料之中。

因为,527万元的年销售量肯定是一般纳税人,理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耗材供应商华×公司违反常理开具普通发票,其中必有蹊跷。

审计人员立即对A院排名前20位的耗材供应商提供的发票进行排查,排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共有565张普通发票为假发票,开票金额合计2 831万元,涉及8家耗材供应商。

其中,部分公司提供的发票全部为假发票,部分公司提供的发票中既有真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有虚假的普通发票。

此外,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发票。

耗材供应商同×公司提供的发票中有21张税务代开增值税发票,发票是机打的,付款方、收款方、品目、金额、税额齐全,××县国税局代开发票专用章的红章清晰醒目,国税查询系统也显示发票信息真实存在。

同×公司为什么要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呢?审计人员盯着发票琢磨了一会儿,恍然大悟。

审计人员拿起计算器将发票上的税额除以开票额,结果显示税率为2.91%,与17%的一般纳税人销项税率相比显然低了很多。

所以,虽然同×公司2007年至今一直被南昌市××区国税局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还是舍近求远冒充小规模纳税人跑到××县国税局代开增值税发票。


用类似行为的还有玖×公司。

上述两个公司提供的发票中有51张为违规取得的税务代开发票,开票金额合计329万元
审计人员分析,耗材供应商大量使用虚假发票的目的有两种:
一是偷逃税款。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销项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销项税率为6%,部分招商引税”地区甚至更低,可以少缴增值税款。

假发票不仅完全不用缴纳增值税,还可以
让企业少缴所得税。

二是隐瞒收入。

药材和耗材价格虚高是目前社会的普遍性问题,耗材供应商隐瞒收入可以
掩盖进销差价极大的事实,少缴企业所得税,还便于套取现金用于灰色支出。

如果延伸审计耗
材供应商,就可以顺藤摸瓜查出耗材层层加价导致价格虚高链条中的黑手。

虚假发票在医药购销领域泛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国家这些年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严厉打击,并且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
入刑,一般企业不敢再打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意,便将主意放在了普通发票上。

由于医院不需
要抵扣增值税,对发票审查不严格,便成了假发票泛滥的温床。

二是部分税务机关对所辖企业监管不严,个别税务机关甚至违规为非本地企业代开税票,
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某些地方出于“地方利益”考量,默认甚至纵容违规异地开票行为,并
违规给予低税率,不仅导致国家税款总量流失,并且为不法企业财务作假、逃避监管提供了条件。

案例二:
虚计耗材费用1 7 8万元骗取医保资金
201 3年5月,某厅派出审计组对B院进行审计。

B院是该省唯一的自收自支省直三甲医院,时有在职职工1 379人,开放床位750张,201 2年总收入3.1 1亿元
与审计A院不同,为取得真实完整的数据,审计组现场对B院H IS系统业务数据进行了整库采集,再根据数据字典自行解析数据,对业务数据自身的逻辑性及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间逻
辑性都进行了比对检查,等于是对信息系统进行了一次审计。

审计不仅发现信息系统自身设计
的一些漏洞,还发现了部分药品超标准加价、部分药品虚假出入库、部分耗材违规网下采购、
收入计算错误等问题,但金额不是很大。

B院与其他省直综合医院竞争技术上处于劣势,患者
基本上都是××医保人员,如何吸引病源?除了价格,数量上会不会有问题?审计人员决定对
药品和耗材数量进行分析比对。

药品数量比对比较好办,因为药品在不同系统中是可一一对应的;但是耗材比较难办,不
仅品规众多,并且收费系统中的耗材编码与购销存系统中的耗材编码完全不能关联,甚至名称
也不完全一致。

这给数据比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审计人员没有轻易放弃,或许这是故意
设置的障碍?通过名称模糊查询,再手工筛选,再定向比对,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将耗材销
售情况与出入库情况比对分析,调整期初库存因素后,各种类型输注泵使用数量合计7 654个,但是当年出库数量为1 600个,多计6 054个多计费用1 71万元;各种类型吸痰管年使用数量
合计27 295个.但是当年出库数量为1 5 1 50个,多计1 2 1 45个多计费用7万元:涉及患者都是××医保人员,治疗费用全部从××医保资金支出。

(作者单位:江西省审计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