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课件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页,共33页。
第二页,共33页。
第三页,共33页。
1、年初(niánchū)的南方的冻雨雪灾
2、5月份(yuèfèn)汶川大地 震
3、7月份的云贵地区的泥石流灾害
4、岁末的寒潮、暴雪
不平凡(píngfán) 的2008年
第四页,共33页。
• 面对(miàn duì)肆虐的灾害,我们可能恐 惧过,我们可能叹息过:“在强大的灾 害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呀!”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 人为原因(yuányīn)有哪些?
一是植被破坏,导致(dǎozhì)水土流 二是围湖造田,分洪功能减弱
第二十八页,共33页。
防治(fángzhì)长江的洪涝灾害可 采取哪些措施?
• 一、蓄洪:固堤三峡工程 • 二、分洪:退田还湖 • 三、泄洪(xiè hónɡ):取直
洪水大小 灾区人口(rénkǒu)、经 济状况
第十七页,共33页。
• 下列不是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D)
• A.冰雪融化 • B.冰凌(bīnglíng)阻塞河道 • C.人为因素导致垮坝 • D.臭氧层空洞
第十八页,共33页。
读一读
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 生活(shēnghuó)。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 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 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 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发展, 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 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十六页,共33页。
选择题
1.关于西北地区人口、耕地与土地荒 漠化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缩小和荒漠(huāngmò 化土地面积扩大 B.人口增长导致耕地面积扩大和荒漠(huāngmò 化土地面积缩小 C.耕地面积扩大导致人口增长和荒漠(huāngmò 化土地面积扩大 D.人口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从而导致 荒漠(huāngmò)化范围扩大
第三十一页,共33页。
课下思考(sīkǎo)?
• 我们山东(shān dōnɡ)有 哪些灾害? • 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防灾 减灾?
第三十二页,共3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不平凡的2008年。1、年初的南方的冻雨雪灾。面对肆虐的灾害,我们可能恐惧过,我们 可能叹息过:“在强大的灾害面前我们是多么渺小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十三页,共33页。
三. 洪灾(hóngzāi)
1.什么(shén me)是
洪灾?
洪水
洪灾
2. 洪灾会造成(zào chénɡ)哪些危害?
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第十四页,共33页。
3. 洪灾(hóngzāi)形成的原因
洪水形成 (xíngchéng) 的几种原因:
⑴天气(tiānqì)、 气象
⑵地质作用堵塞河道
河道 • 四、中上游水土保护林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zhǔyà
1.降水集中 2.季风不稳定性 3.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 剧 4. 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shèshī)年久失修
第三十页,共33页。
选择题:
从下表中可以(kěyǐ)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 以来(双选)( BC) 20世纪以来70年代全球自然灾件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 固体物质 ◆数量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 聚的水 ◆有坡度(pōdù)较大的沟谷
第二十四页,共33页。
一试身手
30 25 20 15 10 5 分 分分分分分 题 题题题题题
第二十五页,共33页。
判断题:
凡是给人类造成(zào chénɡ)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就是自然灾害吗?
⑶自然或人为原因导 致的堤坝决口
第十五页,共33页。
影响(yǐngxiǎng)洪水的几个因素:
1、汇水(huìshuǐ)
速度• 流域(liúyù)大小、地面坡度、 植被覆盖率、土壤含水率
2、排水速度
• 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 向坡度。
第十六页,共33页。
洪水危害(wēihài)大小的因 素:
第九页,共33页。
第十页,共33页。
第十一页,共33页。
二.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的含义
1.含义(hányì)(概念)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2.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 (qìxiàng)灾害。
气象(qìxiàng)灾害有:暴雨、洪水、干 旱、
但是在灾害面前, 我们(wǒ men)真的就无能为力吗?
灾害面前(miànqián),不需要眼泪
第五页,共33页。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与人类 —— 以洪灾
为例
课标要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 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 (fángzhì)的措施。”
第十九页,共33页。
4. 洪灾(hóngzāi)的防治 措施 蓄洪(xùhóng)
工程(gōngch泄é洪ng)措施:
分洪
非工程(gōngc意hé识、ng林)措、施体制:、
系统、投入
第二十页,共33页。
抗击(kàngjī)雪灾 第二十一页,共33页。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冷滑冻坡害地、、质泥浓灾石雾害流、有等沙:尘地暴震等、火山爆发、
第十二页,共33页。
1、年初(niánchū)的南方的冻雨
雪灾

2、5月份(yuèfèn)汶川大地震


3、胶济铁路列车相撞


4、藏独势力暴力事件
于 自

5、7月份的云贵地区(dìqū)的泥石流灾害


6、岁末的寒潮、暴雪
的 是

7、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
第六页,共33页。
主要(zhǔyào)内容
• 1、什么是自然灾害? • 2、洪水和洪灾的关系 • 3、洪灾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 4、防洪减灾的措施(cuòshī) •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第七页,共33页。
一.感知(gǎnzhī)自然灾害
威胁人类(rénlèi)生存和发展的灾害
第八页,共33页。
No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2. 常见的自然灾
害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5、7月份的云贵地区的泥石流灾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下列 不是洪水(hóngshuǐ)形成原因的是( )。◆数量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聚的水
Image
第三十三页,共33页。
指标
灾害数量/次 死亡人数/万人 受影响人数/万人 受灾损失/亿美元
70年代 1110 196 7.4 1310
80年代 1987
80 14.5 2040
90年代 2742
79 19.6 6290
93-02年 2935 53.1 25 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chéngdù)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chéngdù)减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