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章章末卷(附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章末卷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荣获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导纤维是由纯度极高的石英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拉制而成的.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描述:“光流动在细小如线的玻璃丝中,它携带着各种信息数据向每一个方向传递,文本、音乐、图片和视频因此能在瞬间传遍全球.〞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
B.由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
D.光纤通信不容易受外界干扰,能够传播更远
【考点】DA:光纤通信.
【难度】易
【分析】A、光导纤维是由很多的玻璃丝来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拉制玻璃丝改变的是玻璃丝的形状,是物理变化;
C、光纤通信利用的是激光来传递信息的,是因为激光的频率高,在一定时间内传递信息量大;
D、光纤通信就是俗话说的光缆,它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
【解答】解:A、光导纤维就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氧化物,所以A是正确的;
B、石英玻璃拉制成细丝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改变的是玻璃的形状,所以B是错误的;
C、光导纤维利用的是激光,因为激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所以C是正确的;
D、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的好处是不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D是正确的.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光纤通信的了解,光纤通信是我们现在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需要了解.
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电磁波和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电磁波和声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正确
B、电磁波的波速和光速相同,但声速比光速小的多.故B不正确.
C、电磁波和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C正确.
D、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应该越小.故D不正确.
应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传播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如图为我国第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宇宙飞船中〕与家人〔在北京〕进行视频通话时的情境,对此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通话时声音通过声波传播,图象通过电磁波传播
B.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光导纤维传播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D.通话时声音和图象分别通过次声波和超声波传播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9E:超声波与次声波.
【难度】易
【分析】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穿的信息,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所以据此对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于飞船在大气层以外,即有一段真空区域,所以声音是无法直接传播的,故错误;
B、由于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所以通话的声音和图象不可能是通过激光传过来的,故错误;
C、通话时声音和图象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故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波,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应选C.
【点评】知道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现用两部、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将一部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拨打盒内〔如以下图〕,在以下判断盒内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
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
B.盒内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
C.盒内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
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指示灯是否发光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中等
【分析】此实验是“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将盖严盒盖,它的用处就是要研究不同材料的封闭环境对信号接收的影响,由此分析每个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就是通过电磁波把提示传递的,所以此选项可以到达探究目的;
B、接收到信号的的振动可以传播到盒子外表,通过手的触摸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所以此选项可以到达探究目的;
C、声音也可以传播到盒子外表,通过声音的大小可以感觉到信号的强弱,所以此选项可以到达探究目的;
D、因为如果在两个盒上都开一个小孔,就相当于盒里盒外相通了,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就是说两个盒对电磁波都没有影响,相当于把放在没有遮挡的地方,所以选项D是不可靠的;
应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探究不同材料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属于较难的题目.
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C.光波不属于电磁波
D.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D1:电磁波的产生.
【难度】易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解答】解: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不正确.
B、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0×108m/s.故B不正确.
C、光波属于电磁波.故C不正确.
D、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
应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是中招的热点.
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2022年3月1日北京时间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假设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
A.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开演唱会
C.用电风扇送风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8F: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92:声音的传播条件.
【难度】中等
【分析】逐个分析各个选择项中提及的物理情景,结合月球与地球的不同,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得到答案.
【解答】解: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所以到了月球上,照样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到了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所以声音将无法传播.故无法开演唱会.故B错误.
C、月球上没有空气,虽然电风扇可以转动,但不会有风的出现.故C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大气压,更谈不上大气压的测量.故D错误.
应选A.
【点评】在明确月球外表与地球外表不同:没有空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AT:红外线.
【难度】中等
【分析】生命探测仪主要是收集活人所发出的各种生命信息,废墟中的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弱的声音信息和辐射红外线等.
【解答】解:A、碳﹣14测定跟人体的生命特征无关,所以该选项符合题意.
B、活人能够向外传递微弱的声音信息,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一个波段,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活人能够向外辐射红外线,便于用生命探测仪收集,所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应选A.
【点评】能否正确判断活人所能发出的各种信息是此题的解题关键.
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如以下图为本次救灾活动中使用的收音机、卫星、手电筒、红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有关文字说明错误的选项是〔〕
A.B.C.D.
【考点】D6:无线电播送的发射和接收;AT:红外线;D2:电磁波的传播;HH: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实际上是电磁波;红外探测仪的特点;以及电源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A、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故A不符合题意.
B、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池在手电筒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
D、红外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废墟下的幸存者.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的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传播和接收,以及电磁波的传播和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2022年6月15日,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如以下图,位于北京地面课堂内的小明同学通过大屏幕观看太空授课直播.太空向地面传输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的载体是〔〕
A.超声波B.电磁波C.紫外线D.导线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电视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
〔3〕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
【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太空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输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电视机将其复原.故B正确;
C、紫外线的波长较短,绕射能力越差,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播距离近,不宜用于传递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故C错误;
D、从太空向地面传递信号,折磨远的距离不可能用导线,故D错误.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其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和接收的.
1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声波和电磁波都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卫星导航、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波长无关.
【解答】解:
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比拟简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如以下图的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通信工具,具有蓝牙同步通话、跑步记数、音乐播放、图片处理等功能,深受人们青睐.智能手表通过接收发射的来接听.将手表戴在手腕上跑步时,以手表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传入人耳的.手表屏幕显示的彩色画而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考点】D8:移动通信;52:参照物及其选择;AQ: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难度】易
【分析】〔1〕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4〕手表屏幕显示的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
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
跑步时,以佩戴的手表为参照物,手表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我们听到智能手表播放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手表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故答案为:电磁波;运动;空气;绿.
【点评】此题以智能手表为载体考查了电磁波的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以及色光的三原色,属于综合性题目.
12.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上安装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模块,可以帮你确定自己的位置.该部件向卫星自动发送信息,该信息被卫星接收后再发回定位信息到上,此过程是利用息,其传播速度约为s.
【考点】D8:移动通信.
【难度】易
【分析】GPS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解答】解: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模块,可以确定使用者所在的位置信息,该信息被卫星接收后再发送到,此过程中由电磁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故答案为:电磁波;3×108.
【点评】GPS定位系统、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要记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13.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第二届世界互相联网大会的开展理念,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输电〞、“通信〞或“导热〞〕,光波“属于〞或“不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s.
【考点】DA:光纤通信;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现代通信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网络通信和光纤通信,每种通信的名字都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来命名;
〔2〕光波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解答】解:光纤网络是光纤通信的载体,因此光纤的主要作用是通信;
光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故答案为:通信;属于;3×10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纤通信特点、光波是一种电磁波、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是一道根底题.
14.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月球外表的月球车携带有红外线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多套科学探测仪器,探测得到的图象是通过“超声波〞或“电磁波〞〕传播到地球的.“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1Q:生活中的升华现象;G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难度】易
【分析】〔1〕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3〕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登陆月球外表的月球车将探测得到的图象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地球的;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故碳粉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故答案为:电磁波;升华;热传递;
【点评】该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升华的判断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15.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用雷达测速,用力的传感器测遥控车对小车A 的拉力.雷达属于;用雷达可测出不同时刻遥控车到雷达站的距离s,传感器示数恒为20N,根据数据记录表算出遥控车在0.5~3.5s内速度为s,拉力F在1.0~2.5s内做功为.
t/s 0 0.5 1.0 1.5 2.0 2.5 3.0 3.5
s/m 200 19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6A:速度的计算;EC:功的计算.
【难度】中等
【分析】〔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速的;
〔2〕根据表中数据读出0.5s和3.5s的用雷达可测出不同时刻遥控车到雷达站的距离,距离差为遥控车在0.5~3.5s内行驶的距离;然后利用v=求出遥控车在0.5~3.5s内速度;
〔3〕根据表中数据读出1.0s和2.5s的用雷达可测出不同时刻遥控车到雷达站的距离,距离差为遥控车在1.0~2.5s内行驶的距离;然后利用W=FS求出拉力F在1.0~2.5s内做的功.【解答】解:〔1〕因为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速的,因此雷达属于电磁波;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遥控车在0.5s和3.5s的用雷达可测出不同时刻遥控车到雷达站的距离为190m和130m,则遥控车在0.5~3.5s内速度v===20m/s;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遥控车在1.0s和2.5s的用雷达可测出不同时刻遥控车到雷达站的距离为180m和150m,则遥控车在1.0~2.5s内做功为W=Fs=20N×30m=600J.
故答案为:电磁;20;600.
【点评】此题考查电磁波的应用、速度和功的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从表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16.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可以利用卫星,通过波向世界各地传播,该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也可以利用光纤通过光波〔激光〕向世界各地传播.某发射的信号频率是1800MHz,那么信号的波长大约为m〔保存二位小数〕.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D3: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难度】中等
【分析】知道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传播,光纤通信利用激光维传播信息;同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速度是一定的,根据c=λf可知:λ=,据此求出信号的波长.
【解答】解:卫星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假设发射的信号频率是1800MH z,信号的频率f=1800MHz=1.8×109Hz,信号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108m/s,信号的波长λ=
=≈0.17m.
故答案为:电磁波〔微波〕;3×108;0.17.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信号的了解,以及波速、频率、波长关系式的灵活应用,是一道根底题.
17.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m/s;如以下图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波形图,其中频率最低的是信号.
【考点】D4: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答此题需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能从图象上理解频率的意义.【解答】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等,即都是3.0×108m/s;
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即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分析题目所提示的图象,不难看出,音频信号的振动最慢,射频信号振动最快,故可判断振动最慢即频率最低的是音频信号.
故答案为:3.0×108;音频.
【点评】理解频率的定义,并能从图象上区分物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的大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8.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电磁波特性的实验过程如下:
(1将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翻开后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打呼叫罩中,
这时,背景灯光闪烁.这个事实说明:电磁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将放在金属容器中〔不与金属容器壁接触〕,打呼叫金属容器中的,这时〔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信号.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易
【分析】〔1〕背景灯光闪烁说明接收到了电磁波,电磁波是从真空罩中传播过来的;〔2〕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可以阻断电磁波的传播.
【解答】解:〔1〕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罩内变为真空,背景灯灯光闪烁说明罩内的接收到了电磁波,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金属容器中的电磁波接收不到电磁波信号.
故答案为:能;不能.
【点评】此题的难点是第二问,解答的关键是金属容器的屏蔽电磁波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9分,共9分〕
19.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华为、小米等自主品牌的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1〕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是利用传输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m/s的速度传递给对方的.
(2〕“小米4〞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中使用石墨烯晶体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有优良的〔填“导热〞或“导电〞〕性能.
(3〕“华为P8〞的电池标有“标称电压3.7V〞、“电池容量2680mAh〞的字样.“标称电压〞是指工作时的电压,该电压对人体〔填“属于〞或“不属于〞〕平安电压.“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1mA•h=A•s〔安•秒〕,假设通话时电流为268mA,则充满电后的最多可通话h.
【考点】D8:移动通信;J4: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度】中等
【分析】〔1〕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其速度与光速相同;
〔2〕石墨烯有良好的导热性;
〔3〕知道对人体的平安电压是不高于36V;根据电流和时间的换算关系,可换算电荷量的多少,利用W=UIt的变形可计算通话时间.
【解答】解:〔1〕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3×108m/s的速度传播.
〔2〕用石墨烯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可迅速将热量向外散发.
〔3〕电池的电压为3.7V,低于对人体的平安电压,所以属于平安电压的范畴;
因为1mA•h=1mA×1h,
则1mA•h=10﹣3A×3600s=3.6A•s.
电池容量2680mA•h,假设通话时电流为268mA,
充满电后的最多可通话=10h;
故答案为:〔1〕电磁波;3×108;〔2〕导热;〔3〕属于;3.6;10.
【点评】此题以相关的知识为背景,考查了信号的传输、图片的相关热学知识、电池相关的电学知识等,综合性强,解答时要求我们对相关知识有一定全面的掌握.
四、解答题〔20题8分,21题9分,共17分〕
20.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某小组同学研究无线电波照射到物体外表时,反射强度与哪些因数有关.它们在固定于远处的同一反射物外表添加不同材料的涂层,用无
线电设备对其发出强度相同、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通过观察设备显示器上光斑的大小来判断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强弱,光斑越大表示无线电信号越强,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b〕〔c〕〔d〕〔e〕所示.
①分析比拟图〔b〕、〔c〕、〔d〕的信息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同一固定物体外表上,;
②分析图〔b〕和〔e〕的信息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同一固定物体外表上,.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
【难度】中等
【分析】由材料知无线电波照射到物体外表时,反射强度与反射面的材料、无线电波的频率等因数有关,根据b、c、d、e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解:由材料知无线电波照射到物体外表时,反射强度与反射面的材料、无线电波的频率等因数有关.
①由〔b〕、〔c〕、〔d〕知反射面的材料相同,无线电波的频率不同,故结论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同一固定物体外表上,在物体外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频率越高,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越强;
②由〔b〕、〔d〕知电磁波的频率相同,反射面的材料不同,故结论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同一固定物体外表上,频率相同,反射面的材料不同,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强弱不同.
故答案为:①在物体外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频率越高,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越强;
②频率相同,反射面的材料不同,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强弱不同.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题目中的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是一道中等题,有一定的难度.21.初中物理九年级下人教版第21章卷2 阅读《电磁波大家族》,答复以下问题
电磁波大家族
同学们在科技馆看到下面的资料,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其实太阳光就是电磁波.电磁波的电场〔或磁场〕随时间变化,具有周期性.电磁波在一个周期中传播的距离叫波长.周期的倒数,即每秒钟变化的次数叫频率.电磁波由低频率到高频率主要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伽马射线〕等七个波段.按照频率〔波长〕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人眼能看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其波长的范围是3.8×10﹣7m~7.8×10﹣7m.
用频率和波长表征电磁波,波谱中频率和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功能和用途不同.主要应用有: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微波用于微波炉、卫星通信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红外制导等;可见光是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根底;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马射线用于医疗.
电视台向空间发射的电视信号、发射台的通讯信号、雷达发射的微波信号都是电磁波.所有的电力输送线路、通讯线路、电子设备、电脑、微波炉、复印机等一切用电设备及产品,在工作时均有交变的电流产生,有交变电流就会感应出交变电场,交变电场又产生交变磁场,如此向空间辐射,传送“电磁波〞.
Ⅰ、请答复以下问题: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2〕可见光中的最大波长为nm.
(3〕控制电视、空调的遥控器使用的是.
Ⅱ.各种波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选填序号〕.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播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