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黄淮区油菜田间试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黄淮区油菜田间试验技术
李安民
(陕西省棉花原种场,泾阳713702)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
黄淮流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北部、山西省的南部和甘肃省的东南部等6个省份。
油菜田间试验是油菜新品种通往大田生产的桥梁,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纽带。
国家在这个区域共安排了有代表性的冬油菜区试点11个。
规范的田间试验水平和翔实的试验数据对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至关重要。
根据10多年来油菜田间试验的经验,认为搞好黄淮区油菜田间试验应掌握以下关键环节。
1前期准备
1.1室内准备工作收到试验方案后要反复阅读,弄清承担试验的组别,理解试验内容、要求、参试品种的数量和名称、试验地面积。
根据试验方案中参试品种的数量和名称逐一进行核对,发现种子不全或重复的品种要及时与试验主持或参试单位联系以免耽误播种。
1.1.1分配种子分配种子前准备种子量2~3倍的商品油菜子,清理干净后在150℃的温度下烘烤8~10h,中途翻搅3~4次,直至油菜子完全失去生活能力后备用。
这项工作一定要小心细致,一旦出错将导致试验报废。
区域试验一般要求3次重复,每个参试品种必须分成均匀的3等份。
按照试验方案中参试品种的顺序,
先取1号参试品种10g,再将烘烤好的商品油菜子20g
一起倒入小型饮料瓶中反复摇匀,装入种子袋中,标明
品种名称(代号)和第1重复号;用同样的方法分配1
号品种的第2、第3重复的种子,接着分配其他参试品
种3个重复的种子。
将准备好的种子按试验方案编号
和田间种植图排好。
通过种子分配可以避免种子量不足、出苗不整齐、
密度差异过大等现象。
对分配剩余的试验种子妥善保
存以备他用。
1.1.2制作播种瓶准备5~6个小型纯净水空瓶子,在瓶盖上钻3个直径8~9mm的小孔,呈三角形均匀分
布在瓶盖上,剔除小孔两边的毛刺确保小孔光滑。
1.1.3绘制田间种植图根据试验方案要求绘制田间种植图。
一般区域试验小区净面积要求20m2,小区长度6.7m,宽度3.0m比较合理。
重复间要留有人行道,
试验地四周要留有能够播种不低于4行油菜的保护
行。
在种植图上对参试品种进行随机排列,在1次重
复中同一品种只能出现1次,在不同重复中同一品种
不能出现在一条线上。
1.2试验地准备根据试验方案的要求准备足够的
目前,谷子是山西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因其抗旱、稳产、适应性强、适播期长,被誉为旱作农业的“铁杆庄稼”,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成为全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支柱作物;同时,谷子是唯一的粮草兼用的高效作物,在提供食物多样化与缓解种植业与畜牧业争地的矛盾中,谷子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4谷子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
谷子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左右,占北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0%~15%,在一些丘陵山区面积更大,占粮田面积的30%~40%,仅次于小麦、玉米,它是调剂城乡人民生活和发展畜牧业不可缺少的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对2002年全国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山西省谷子面积为28.69万hm2,总产3.82亿kg,分别占全国总面积、总产量的近20%和16.5%,仅次于河北省,居全国第2位。
而且山西有沁州黄、汾州香等优质高产著名品种。
因而,启动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工程,一方面可提高小杂粮种植水平、确保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可通过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它成为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支柱。
(收稿日期:2011-06-21)
. All Rights Reserved.
试验用地,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等、前茬一致、排灌方便,且近两年未种植过油菜的田块。
油菜是主根系作物,它的根系入土深,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3m,支根水平扩展范围40~50cm。
因此试验地确定后要合墒及时深翻,深度以30~40cm 为宜,深翻后先深旋1次,播种前3d 左右施足基肥后再旋1次,要求
整地要细不能有大土块。
规划试验地。
按照田间种植图在试验地进行小区划分并用灰线标识,划分时应注意各个小区面积要一致,符合试验方案要求,小区四个边要两两平行,不可出现大头小尾小区,划线结束后要认真复查一次。
确定小区划分准确无误后起垄做畦,小区成型以后对小区内进行平整,剔除大土块,做到土细地平。
2规范播种
2.1
开播种沟按照每小区种植6行、行距40cm 的
标准,在小区两端插上小竹棍,取一条测量绳,按照顺序将小区两端对应的竹棍连接并拉直绳子,然后顺着绳子人工开沟,开沟深度以3~4cm 为宜。
每小区开沟结束后要安排专人对播种沟进行整理,确保深浅一致、长短一致。
依照以上方法开完第1重复的播种沟,等待本重
复播种结束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重复开沟,原则
上要边开沟边播种减少散墒。
2.2
播种
按照田间种植图中试验代号将种子依次
发放到不同的小区,由试验主持人反复复查确保种子发放无误后方可播种。
油菜是小粒种子作物,播种要坚持“稀播、匀播、浅播”的原则。
将制作好的播种瓶内部清理干净,然后把放置在小区内的种子小心灌入瓶中拧紧瓶盖,均匀地播在小区的6条播种沟中,反复播种2~3次,直至播完。
油菜播种前要注意天气变化,原则上同一试验要当天播完,确实一天播不完的要将同一重复当天播完。
另外油菜切忌冒雨抢种,凡是抢种的油菜不发苗。
覆土。
油菜种子子粒小,所以不能深播,一般播种深度不要超过3cm,覆土厚度应为2cm 为宜。
覆土可用菜耙顺着播种沟进行,并将细土盖在种子沟内,以免影响出苗,把小区内的大土块剔出小区或置于两播种沟中间。
视墒情喷水。
油菜要合墒播种,如果播种时土壤墒情不好,播种后1周内无明显降水就要考虑进行人工喷水保苗。
喷水可用洒水壶进行,每次喷水不宜太多将地表淋湿即可,喷水应在下午进行,每天1次直到油菜出苗为止。
3田间管理
油菜出苗以后要适时进行管理。
试验地油菜田间管理水平要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要尽可能地将各个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地表现出来。
3.1
施肥
油菜植株相对较大,分枝多,中后期施肥
难度较大,所以要施足基肥。
一般中上等肥力的田块每667m 2施三元复合肥(N、P、K 各含18%)50kg、尿素
15kg。
基肥的使用要结合整地进行,当试验地深翻并深旋1遍后就要施肥,再深旋第2遍。
如果基肥施肥不足或地力较低可在蕾薹期适量追施尿素,在油菜生长的
中期若发现油菜缺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叶面喷肥。
硼肥可以增加油菜的角粒数和粒重。
在油菜初花期每667m 2用50g 硼砂兑水50kg 进行喷雾,连续喷施2
次,中间间隔5~7d 可有效增加油菜结实率。
3.2
灌水
北方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土壤水分不足油
菜会处在“干冻”状态,不能安全越冬,所以必须冬灌。
冬灌应在“冬至”前后进行,灌水要均匀、适量,田间不能有积水。
每年春天北方降水少,常常出现春旱,要根据土壤墒情合理灌水,一般在蕾薹期和灌浆期要适时灌水。
3.3
防虫
田间试验要求只防虫不防病,当油菜出现
虫害时要及时防治。
地下害虫会造成油菜缺苗,影响产量,增加试验误差。
防治地下害虫每667m 2可用克百威颗粒剂5kg 结合整地与基肥一并施入。
苗期防虫。
油菜苗期主要是蚜虫、菜青虫和蟋蟀危害油菜,要及时调查和防治。
防治蚜虫和菜青虫选用杀虫剂要按照说明使用均可达到防治效果。
油菜出苗以后要及时防治蟋蟀的危害,可用杀虫剂和炒香的麸皮制成毒饵,在傍晚时分撒在田间地头,一般防治1~2次就行了。
预防茎象甲。
茎象甲危害油菜以后,油菜植株变矮、生长迟缓、熟期推迟,严重时会导致试验报废。
防治茎象甲要在开春以后油菜刚刚开始抽薹时用杀虫剂按照说明喷雾,保证油菜各个部位都要喷到。
防治要连续进行2~3次,每次间隔5~7d。
中后期防虫。
油菜在中后期特别是灌浆期会遇到蚜虫和小菜蛾幼虫的危害,蚜虫粘附在角果上吸食植物汁液影响灌浆,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小菜蛾幼虫附着在角果上咬食果皮和子粒,造成角果破损减产。
防治蚜虫和小菜蛾幼虫同样可使用杀虫剂喷雾,但此时植株高大用药难度大,建议采用高压机动喷雾器进行防治,同时要掌握好用药量,由于油菜即将收获用药量不能过大更不能使用残留期长的农药。
. All Rights Reserved.
3.4其他管理间苗的目的是保证幼苗之间不要过
于拥挤,保证幼苗健壮生长,间苗要在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时间紧、工作量大,要集中人力尽早完成。
定苗在油菜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
依据确定好的密度制作若干个2~3m 长的标尺,在标尺上确定好苗距并用红漆标上标记,定苗时在有标记的地方留1株健康的幼苗,将其他幼苗全部剔除,对缺苗的地方要及时带水补栽。
目前油菜大部分是杂交品种,植株比较大,种植密度过大会使植株下部透光不良,造成有效分枝偏高、分枝数减少。
根据经验,种植密度应控制在0.8万~1万株/667m 2为宜。
如果按照6行区种植、行距40cm 计算,每行种植40~50株,苗距应为15~12cm。
留苗时要注意每行的株数要基本一致才能保证密度一致。
在油菜返青期应进行1次中耕,松土提温促油菜早发。
试验田禁止使用除草剂,因此对油菜田间的杂草要及时进行人工拔除。
4田间调查
4.1
生育进程调查严格按照《全国油菜新品种区域
试验品种考察项目》进行,田间调查要有专人负责,为统一标准同一调查项目要由同一人、而且要在每天的同一时段进行。
生育进程调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油菜现蕾期在春季,但对极少数春性品种冬前
如果气温偏高也可能提前现蕾、抽薹,要注意观察记载。
(2)初花期调查的对象是植株数而不是花序数,盛花期和终花期调查的对象是花序数而不是植株数,不要混淆。
4.2
抗逆性调查
抗寒性调查
抗寒性调查实际上
就是对油菜的冻害调查,北方冬季比较寒冷,所以此项调查尤为重要。
冻害调查要选择在油菜受冻害最严重的时期调查,一般是在霜冻解冻或融雪后3~5d 进行,如果不能确定本次调查是否为油菜受冻最严重的时期,可进行数次调查,以冻害最严重的一次数据为准。
另外,初春的倒春寒有可能影响油菜的主茎生长点,要注意观察记载。
调查时应在每小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行,先调查本行的总株数,再分级逐株调查。
调查应有两人进行,一人调查一人记载,调查完后检查分级株数与该行总株数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重新调查。
调查标准按照《全国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考察项目》进行并分好级别,调查时对已经冻死的植株也要调查统计。
调查结束后要及时计算冻害百分率、冻害指数和冻害死亡率。
耐旱、耐渍性调查油菜耐旱性调查要在干旱年份或干旱的气候状态时调查,一般应选择在14∶00进行,耐旱性用“强、中、弱”表示。
北方常年雨水偏少,如果油菜不种植在低洼田块一般不存在渍害问题,若遇到渍害也要及时调查。
抗倒伏性调查油菜开始灌浆以后,由于植株高大、上部重量增加有可能出现倒伏。
油菜倒伏主要是由于雨后或灌水后遇到大风所致。
倒伏以后要及时调查,如果有1次以上倒伏,每次都要调查并注明时间和原因,汇总时以倒伏最高的为准。
油菜倒伏按程度分“直、斜、倒”3种。
倒伏的程度以主茎下部与地面夹角来评判,夹角在80°以上为“直”;80~45°为“斜”;小于45°者为倒。
不育株率、杂株率调查油菜盛花期时,在小区随
机选择1~2行进行调查,计算不育株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同时调查杂株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率。
4.3
病害调查
威胁油菜的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和菌
核病,应分期及时调查。
调查病毒病要在油菜苗期和
成熟前各调查1次,调查时目测小区发病状况,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一行进行调查,调查和汇总的方法与冻害调查一样。
调查菌核病分别在油菜终花期和成熟时各进行1次,调查和汇总的方法与调查病毒病一样。
4.4
田间性状调查
不同品种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性状各有不同,有些性状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承试人员经常进行田间观察记录,为正确评判品种做好第一手资料。
田间性状观察的项目很多,如出苗的整齐程度、各个生育时期的生长势和一致性、叶片的色泽、越冬程度、春季返青快慢、植株株型、花期的长短、有效分枝部位的高低、结实性、角果是否容易裂开以及对不良气候的适应情况等等,以上性状有些有统一标准,有些是要靠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实践自身领悟来判断。
品种一致性调查
在五叶期前后调查幼苗一致
性;在抽薹盛期调查植株生长整齐度;在成熟时调查成
熟一致性。
调查标准按照《全国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品种考察项目》进行。
植株株型调查紧凑型:主轴与分枝的夹角小于30°;松散型:主轴与分枝的夹角大于45°;半紧凑型:
主轴与分枝的夹角在30~45°之间。
4.5
气候变化调查
从前茬作物收获开始就要详细
记载当地气候变化状况。
播种前后注意调查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是否有利于播种、出苗;苗期到蕾期注意观察温度和温差的变化是否会使油菜发生冻害;花期除观
. All Rights Reserved.
察温度变化外还要观察风力对油菜开花有无影响;灌浆期注意观察高温对油菜的影响;收获期观察降水是否影响油菜收获。
5收获与晾晒
5.1
及时收获黄熟期是油菜收获的最佳时期,当田
间植株有60%~70%呈现黄色时,主果序或上部果序的中部角果种子已由绿色变为品种应具有的色泽时就要收获,由于参试品种的熟期不尽相同,因此要成熟一个收获一个。
油菜收获最好在早上进行,做到轻割、轻放、轻捆、轻运,收获和运送时要将小区标牌系牢,防止丢失和混杂。
将收获回来的油菜应分垛堆放在水泥场上,同一品种最好相邻堆放,各小区之间要留一定的距离,并用粉笔在地上标明品种名称和重复号,防止混杂。
5.2
脱粒晾晒,称量记产收获回来的油菜在场上堆放3~4天后就可以脱粒。
脱粒前要查看小区标牌与地面标志是否一致,脱粒可采用机械脱粒或人工拍打的方式进行。
原则上一是要脱粒干净,二是不能混杂。
将脱粒好的子粒清理干净后与小区标牌全部装入纱网袋中,在阴凉处摊开晾晒。
子粒风干至恒重后用电子秤称重,分小区记产。
6考种和产量分析6.1
室外考种
按照《全国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品种
考察项目》室外考种主要是测量植株高度、有效分枝数、第1次有效分枝部位的高低、单株角果数、单角子粒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
6.1.1
取样方法在主序角果转现黄绿色(即黄熟期)时,从每个小区内连续取5株有代表性的植株连根挖起,不要损坏分枝和角果,用标签标明品种及重复号码后小心运回考种室。
6.1.2
考种
考种前要制作好表格,表格除包含考种
项目外还要有品种名称和重复代号。
考种应由3人进行,2人测量1人记载。
先将样品按照大小顺序自然展开,然后依据调查标准逐项逐株调查,详细记载,计算各个项目的平均值。
6.1.3
单株产量的调查
在油菜收获前从每一小区连
续选5株有代表性的植株,将其所有带有角果的分枝和主茎割下装入纱网袋中,同时要用标签标明品种名称及重复号,将标签一并装入袋中,晾干脱离后称重,求出单株产量。
6.2
室内考种
室内考种主要是考察子粒色泽、大小
均匀度、饱满度和千粒重等。
小区产量称量结束后同一品种3个重复小区的子粒就可以混合,在充分混合的子粒中随机取出一部分清理干净后称量50g 在室内考种。
考种要有3人进行,共同观察子粒色泽、均匀度、饱满度并做好记录。
将取得的50g 样品分成3份,每人一份随机数1000粒称重,当3个样品重量误差在3%以内时将其平均值记作该品种的千粒重,如果差异过大就要重新取样。
6.3
产量分析
计算小区产量,在进行室外考种时在
田间取了5株植株进行株高和分枝数的测定,又取了5株测量单株产量,这样在实际称量时每个小区就少
了10株植株的产量,所以每个小区的产量除了实际称量的重量外还要加上10株植株(单株产量乘以10)的
产量。
按照统计方法求平均和、自由度、F 值、t 值等,用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
7填写试验报告
7.1
填写要求
填写试验报告要按照《国家油菜品种
区域试验记载本》中的要求填报,不得随意更改内容。
填报内容要真实规范,单位、符号要一致,小数位的保留要符合要求,字迹要工整、清晰。
7.2
气象分析
根据平时记载的气象变化情况结合
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将当年资料与常年资料进行比较,重点阐述本地气候对油菜生长有何不利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从中找出油菜增(减)产的原因。
气象分析要简洁清楚,不要赘述。
7.3
品种简评
对参试品种的简评要抓住重点,主要
阐述品种的优点和明显的缺陷。
例如整个生长过程的生长势、抗病性,对不利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以及生育期的长短、产量结构的合理性和增产优势等。
简评时不能照搬试验数据,大部分项目可以用文字语言来表述,但生育期、千粒重、产量等有些关键数据不可缺少。
简评结束后要对品种进行评判和建议,对表现特别优良的品种,除建议继续试验外还应建议其参加下年度生产试验,对表现较好没有明显缺陷的品种建议再试验观察,对表现较差有明显缺陷且产量水平较低的品种建议中止试验。
(收稿日期:2011-05-09)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