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区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管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等,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三、课时设置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朱元璋的经历讲起,朱元璋最终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结果如何呢
教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想一想:像朱元璋一样参加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2.元朝灭亡:以明军攻占元大都为标志。
3.结合《明朝疆域图(1433年)》,了解元朝的疆域。
过渡:为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朱元璋做了些什么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背景: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导致。
2.措施:(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王;
(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通过历史小故事的表演,设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3)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
3.结合明朝君主专制图,探讨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结果——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展示《朝臣上朝仪式的变化》图,看君权的不断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
1.变化的表现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变化的表现。
(1)考试内容的变化(2)答题格式的变化。
3.多媒体展示顾炎武的言论,分析八股取士的危害。
(四)经济的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课堂小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强化皇权,全面改革官制,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
这些措施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太多集中的专权,不仅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更让社会失去了进步的原动力。
五、板书设计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全面改革官制
2.设立锦衣卫
3.八股取士
三、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