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2e809b011ca300a7c39015.png)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化学灼伤指强酸、强碱以及一些毒剂等接触皮肤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主要有酸、碱、溴、磷、酚等的灼伤,常见的症状是热痛,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引起组织器官坏死,留下灼痕。
中毒指某些物质进入人体,损害组织和器官并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主要是有毒气体和毒剂中毒,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灼伤、中毒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灼伤被化学药品灼伤应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及被灼伤的器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碱类灼伤强碱具有腐蚀性和刺激作用,使体内脂肪皂化,组织胶凝化变为可溶性化合物,破坏细胞膜结构,使病变向纵深发展。
一旦碱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灼伤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2、酸类灼伤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
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
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
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
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3、溴灼伤液溴和溴蒸气对皮肤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液溴与皮肤接触产生疼痛且易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严重时会使皮肤溃烂。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流程应包含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流程应包含](https://img.taocdn.com/s3/m/923101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1.png)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流程应包含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灼伤是指皮肤或眼睛接触化学物质导致的伤害。
遇到化学灼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迅速脱离现场:立即停止接触化学物质,迅速将受伤部位脱离现场。
皮肤及眼化学性灼伤现场急救
![皮肤及眼化学性灼伤现场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225c885f941ea76e59fa0449.png)
皮肤及眼化学性灼伤现场急救1. 强酸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忌用热水。
彻底冲洗后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肥皂水等进行中和。
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冲洗时切勿疏忽头皮、手、会阴及皱褶部位等特殊部位。
强酸溅入眼内时,现场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避免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
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隆形成留酸死腔。
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
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眼科进行治疗。
2. 碱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然后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部碱灼伤清洗同酸灼伤。
彻底冲洗后,可用2~3%硼酸溶液作进一步冲洗。
1.5 安全逃生1. 当出现小面积失火时,毛巾可以帮助自救逃生。
假如在火灾发生时还能夺路逃生的话,可以把湿毛巾叠起来捂住口鼻,这样可以避免热气流对呼吸系统的灼伤。
一般说来,毛巾叠8层,除烟率可达到60%。
发生火灾时若被困住,要迅速关闭所有能通向火场的出口,然后打开通向外边的门窗,取出毛巾不停地挥动,向过往群众发出呼救信号。
2. 毛巾还可以帮助抢救。
在火场抢救被困同志时,要用湿毛巾把被救者的脸和头部盖住,以免穿过火区时被救人员烧伤。
如被救人员已烧伤,也可以用毛巾将伤部盖住,以免伤口感染。
在火灾中抢运被烧的财物时,为避免手部烫伤,垫上一条湿毛巾就会解决问题。
3. 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装置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积极参加应急逃生预演,熟悉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
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4. 熟悉环境,牢记出口。
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5.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
![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52c6ef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6.png)
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①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
② 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③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饮料,品尝或者误食有毒药品。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预防措施如下: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向来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者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殊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 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即将清洗仪器用具,即将用肥皂洗手。
③ 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 、NO2 、Cl2 、Br2 、CO 、SO2 、SO3 、HCl 、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⑤ 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
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⑥ 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⑦ 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化学性烧伤是严重的眼科急诊,通常由酸或者碱造成。
其他形式的烧伤如催泪瓦斯 (teargas )烧伤,也应按化学性烧伤处理,但普通不会造成眼部的永久性损伤。
1 碱性烧伤碱要比酸对眼部破坏力大得多。
因为碱与细胞膜的脂类结合后能迅速穿透角膜和前房。
碱的致伤作用主要是pH 的改变而不是碱的金属离子。
是否发生永久性的损伤除了取决于碱的浓度和性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受伤到眼部冲洗时间间隔的长短。
2 酸性烧伤酸的致伤作用仅限于酸与眼部组织接触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由于酸沉淀了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形成为了“屏障”而使酸不易穿入眼内组织。
化学品烧伤急救措施
![化学品烧伤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cd6a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6.png)
化学品烧伤急救措施
标题:化学品烧伤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化学品烧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减轻病情和加快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品烧伤的急救措施,帮助读者在面对此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一、立即冲洗
1.1 立即将受伤部位置于流动清水下冲洗
1.2 冲洗时间至少持续20分钟
1.3 不要使用热水或冰水,只使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
二、迅速脱除污染衣物
2.1 迅速将受伤者身上的污染衣物脱掉
2.2 避免直接接触污染衣物,使用手套或夹子
2.3 将脱下的衣物放置在安全地方,远离其他人群
三、保持呼吸通畅
3.1 如果受伤者呼吸困难,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3.2 如果受伤者停止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3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持续观察受伤者的呼吸情况
四、避免用药
4.1 不要在受伤部位上涂抹任何药物或膏剂
4.2 不要给受伤者喝水或食物
4.3 尽快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寻求专业帮助
5.1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有化学品烧伤病例
5.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继续进行冲洗和呼吸通畅的措施
5.3 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结语:化学品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病情并加速康复。
在面对化学品烧伤时,及时冲洗、迅速脱除污染衣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用药并寻求专业帮助是关键步骤。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盐酸灼烫现场处置方案
![盐酸灼烫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93c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2.png)
盐酸灼烫现场处置方案盐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但它也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酸性物质。
如果在使用或储存盐酸时不小心发生灼伤事故,就需要采取迅速的现场处置方案来保证伤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盐酸灼烫现场处置方案,方便你在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而正确地处理。
灼烫伤急救措施盐酸灼伤后,第一时间要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将伤处放入流动的自来水中,通过大量的水冲洗来尽量稀释酸性物质并将其冲走。
灼伤伤口与水充分接触,可有效防止化学灼伤物质的继续侵蚀。
如果戴手套的应急处置者能把手套浸泡在冰水中,以提高冷却效果,此举有助于缓解疼痛。
在将灼烫部位浸泡于水中的同时,要立刻向伤员的家属或相关从业人员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给伤员口服细粒消炎药,以预防伤口感染。
同时,如果受伤者出现晕厥、呕吐等症状,应尽快侧身,避免误吸呕吐物。
现场处理流程在灼伤事件发生后,一定要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以下是盐酸灼烫的现场处理流程:1.确定事故范围,隔离现场。
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非特定人员进入。
2.切断盐酸来源。
立即对从盐酸的来源进行切断或关闭,以避免灼烫伤者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3.启动APRS报警系统。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消防队伍,采取必要的灭火、物流、救援等措施。
4.除污处理。
清除现场已经泄漏的盐酸,使用相应的中和剂,将盐酸稀释至安全范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5.处理伤员。
根据伤员具体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并在现场启动人员往来等应急处理。
6.紧急排放。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污染物进行紧急排放或倾倒,以防范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或演变。
7.自查整改。
事后要对原因分析,吸取教训,查找具体原因,开展严厉的内部整改。
以上是盐酸灼烫现场处理的流程,正确的处置方式能够减少事故的程度和伤害,并保证现场处置的安全有效。
总结盐酸化学灼伤造成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复杂,需立刻采取行动。
在处理过程中,要迅速、科学地决定处理方案,对常见损伤机理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使得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背后调整后续工作。
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
![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91f7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9.png)
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
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是指在处理化学品事故时,使用的药品和药物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专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制定,以确保药品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
1. 碱性液体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硫酸镁等药物。
2. 酸性液体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氢氧化钠等药物。
3. 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然后涂抹烧伤药膏,如京万红等。
4. 化学眼睛伤害: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可的松等药物。
5. 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转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然后服用维生素C等药物。
6. 皮肤接触有毒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抹氢氧化钠等药物。
以上只是一部分基本的化学品事故急救药品标准,具体的药品和药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处理化学品事故时,应始终保持警惕,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灼烫现场处置方案
![灼烫现场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fbc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c.png)
灼烫现场处置方案灼烫是指人体接触到高温、化学腐蚀物或其他物质而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严重的灼烫事件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遇到灼烫事故后,正确的现场处置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灼烫现场处置方案,包括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和医疗应急措施。
预防措施预防灼烫事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需妥善管理危险品,建立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相应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危险品进行科学储存和合理规划储存区域;•配备完善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常佩戴;•对安全警示标识进行规范管理,及时更换损坏标识;•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急救方法在发生灼烫事故的时候,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有效减轻伤势,甚至挽救生命。
下面是灼烫现场的急救方法:热物体灼伤热物体灼伤是最常见的灼伤方式。
如果有人被热水、油烫伤,应该立刻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迅速脱离热源。
将热水或热油冷却,或远离源头;2.如果皮肤被烫伤,应该迅速将受伤处放进冷水中或者采用冷冰袋具体降温;3.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擦拭受伤处,避免破皮出血;4.覆盖无菌敷料或保鲜膜,避免感染;5.寻求医疗救援。
化学灼伤在化学品工业和实验室中,化学灼伤是一种常见的灾害。
如果有人被化学物品灼伤,应该立刻采取如下急救措施:1.迅速脱离受灼烧的地点,遮盖好鼻子,避免吸入有害气味的空气;2.用大量的水冲洗受伤处,使其与皮肤分离。
若眼部受伤,则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3.移除污染物,使用酸碱中和剂等进行急救;4.寻求医疗救援。
医疗应急措施医疗应急措施是一种重要的部分,它包括紧急疏散、医疗急救和灾后处理等方面。
在灼烫事故中,应急处理的重点是尽快停止伤口出血,减轻伤害。
在医疗应急处理方面,建议如下几种措施:1.建立急诊预案,确保医疗部门能够快速响应;2.增强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同时加强医疗设备的建设;3.创建医疗应急抢救队,可以有效地进行医疗和人员疏散工作;4.了解当地的医疗救援资源,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灼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灼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a2b5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0.png)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灼伤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灼伤事故,包括化学灼伤、高温灼伤等。
三、事故分类及应急响应1. 化学灼伤(1)事故分类:根据灼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应急响应:轻度灼伤:现场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如冲洗、冷敷等,并通知相关部门。
中度灼伤: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冲洗、冷敷,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重度灼伤: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冲洗、冷敷,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并启动应急预案。
2. 高温灼伤(1)事故分类:根据灼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应急响应:轻度灼伤:现场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如冲洗、冷敷等,并通知相关部门。
中度灼伤: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冲洗、冷敷,同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重度灼伤: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冲洗、冷敷,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启动(1)现场人员发现灼伤事故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2)接到报告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初步处置(1)现场人员进行初步处置,如冲洗、冷敷等。
(2)如有必要,现场人员协助伤者撤离危险区域。
3. 医疗救援(1)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2)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期间,现场人员密切观察伤者状况,必要时进行急救。
4.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原因,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5. 后续处理(1)对伤者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五、保障措施1.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与专业救援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 各种烧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 各种烧伤的正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5dd73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45.png)
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各种烧伤的正确处理方法出现烧伤时应迅速除去致伤因素,使病人尽快脱离现场,并及时适当进行包扎处理。
下面学识网网要分享给你的是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希望你能喜欢。
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1.火焰烧伤应立即脱离现场,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用水挠或跳人附近河流、池塘,或用不易着火的覆益物如大衣、毛毯、而布、柿被等隔绝空气灭火,或躺倒翻滚灭火e力成奔跑、喊叫,或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助火燃烧、引起头面、呼吸道及手的深度烧伤。
此外,临床证实,早期创面冷淋洗及浸泡或湿救,疗效较好,延迟冷疗效果差。
2.化学烧伤应立即脱去被化学物质沾污的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身体半小时以上。
如系生石灰应先除去粉尘,再用足量清水林洗,以免生石灰遇火产热训职组织损伤。
3.电接触伤是电流直接通过身体所致。
不仅烧伤程度深,有时可使肢体炭化,甚至伤及内脏器官,且可危及病人生命。
急救人员应立即迅速拉开电闸,或用木棒、竹竿等不导电物品拔开电源,扑灭着火衣服。
若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休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4.凝固汽油弹烧伤立即用毯子、大衣、雨衣或其他非易燃物品将身体覆盖,特别是头面和手等棵露部位。
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和防护物品。
切忌站立、奔跑、呼叫,可卧倒滚动离开现场,或跳入无油污染的河流、池塘,潜入深水个灭火。
切忌用手扑打灭火,以免凝固汽油粘在手部,造成深组织烧伤。
5.对有危及病人生命的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及急性个毒等,应迅速急救处理。
骨折及其他开放性伤口应包扎固定。
6.创面以清治敷料.被单或雨衣简单覆盖不徐任何药物。
面颈部烧伤可不予包扎以防水肿后压迫呼吸追而窒息。
各种烧伤的正确处理方法1、喝水烫伤喝开水烫伤,患者剧烈咳嗽,会出现声嘶;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属于轻度损伤。
若发生咽喉烧烫伤:一是可以马上慢慢吞咽凉开水,减轻疼痛,不要吃硬的或热的食物,而流质食物为主;二是可用中药大青叶、荆芥、薄荷、黄连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频频吞咽。
化学烧伤急救
![化学烧伤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b410f9215727a5e9856a617e.png)
化学烧伤急救1、化学性灼伤怎样急救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热力、腐蚀和毒害有三种作用,其烧伤面积和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与作用持续时间,时间越短,损害越轻。
因此,当发生化学性烧伤后,尽快采取措施是急救的关键。
现场急救主要应掌握以下项原则:1.迅速使伤者脱离致伤源,去除被污染的衣服,清除残余化学物质,以减少创面继续损伤;2.立即就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面的化学污染物,以达到稀释或清除致伤的化学物质的目的。
冲洗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防止毒物继续对皮肤的损伤,减少因皮肤吸收而发生中毒;3.恰当地使用中和剂。
如酸灼伤可用2—5%稀苏打熔液或3%的食盐水、肥皂水冲洗中和;如碱灼伤则用2%的醋酸溶液或3%硼酸水冲洗中和。
但中和时间不宜过长,中和后再用清水冲洗;4.创面经冲洗后,应进行简单的创面包扎,并尽快转医院冶疗。
包扎时禁用油质敷料;如遇化学物质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冲洗眼睛必须睁开,并不断地转动眼球;5.如遇直接遭受氢氟酸伤害时,由于氢氟酸渗透性强,氟与钙离子结合,使骨中钙代谢紊乱,从而使骨骼脱钙,造成骨质疏松。
所以除按上述办法处理外,应立即转医院救治。
2、酸烧伤酸烧伤(acid burn)特点是酸性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细胞脱水及蛋白质凝固变性,并伴有热力烧伤。
酸烧伤很少有水泡产生,其创面干燥,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
由于蛋白质凝固,除氢氟酸外,病变常不侵犯深层。
(一)硫酸、盐酸、硝酸烧伤三酸在液态时可引起皮肤烧伤,气态时可造成吸入性损伤。
【诊断】1. 有硫酸或盐酸或硝酸接触史。
特别应询问酸的种类,接触时间,烧伤急救及有否酸雾吸入史;局部创面用pH试纸测试显强酸性。
2. 烧伤创面特点:硫酸烧伤创面一般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烧伤创面则呈黄蓝色;硝酸烧创面呈黄色或黄褐色。
创面柔软、潮湿,颜色较淡者为浅度烧伤;烧伤皮肤呈皮革状,颜色深为深度烧伤。
酸烧伤痂皮干燥,故痂皮下感染一般较少。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c259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1.png)
化学灼伤急救措施标题:化学灼伤急救措施引言概述:化学灼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而引起的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因此化学灼伤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化学灼伤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灼伤的急救措施,匡助大家在面对这种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一、即将冲洗受灼伤部位1.1 用大量清水冲洗在发生化学灼伤后,第一时间应该用大量清水冲洗受灼伤部位,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浓度,防止继续侵害皮肤或者黏膜。
1.2 注意冲洗时间冲洗时间至关重要,应该至少持续20分钟,以确保化学物质彻底被冲洗干净。
1.3 避免使用其他物质在冲洗受灼伤部位时,应避免使用其他物质,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化学反应。
二、及时就医2.1 寻求医疗匡助即使冲洗后症状减轻,仍然需要及时就医,特殊是对于严重的化学灼伤,应即将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2.2 带上相关信息前往医院就诊时,应尽量带上受灼伤的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如名称、浓度等,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治疗。
2.3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消炎药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感染。
三、保持受灼伤部位清洁3.1 避免破损皮肤在受灼伤部位形成水泡时,应避免自行破损,以免引起感染。
3.2 使用无菌敷料在受灼伤部位覆盖无菌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3.3 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受灼伤部位的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四、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4.1 避免刺激性食物在化学灼伤后,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受灼伤部位。
4.2 避免刺激性药物在化学灼伤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免加重受灼伤部位的症状。
4.3 多饮水多饮水有助于稀释体内的化学物质,促进排泄,有利于受灼伤部位的康复。
五、预防化学灼伤的发生5.1 注意使用化学品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者黏膜。
一般酸碱灼伤(除hf外)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般酸碱灼伤(除hf外)的应急处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946d1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9.png)
一般酸碱灼伤(除hf外)的应急处置措施
对于酸碱灼伤(除HF外)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冲水:首先,需要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对灼伤部位进行冲洗。
对于酸灼伤,冲洗至少持续15分钟;对于碱灼伤,冲洗至少持续30分钟。
这样可以有
效地稀释残留在皮肤上的酸或碱,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2. 中和:如果皮肤上仍然有残留的酸或碱,可以使用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酸灼伤,可以使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水或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对于碱灼伤,可以使用酸性物质如醋酸或硼酸进行中和。
但要注意,使用的中和剂不能与皮肤上的酸或碱产生有害的化学反应,例如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会产生有毒的气体。
3. 去除衣物:如果灼伤部位的衣物上还附着有酸或碱,需要立即去除衣物。
在去除衣物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灼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4. 包扎:对灼伤部位进行清洗、中和处理后,需要使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包扎时要轻柔,避免对伤口造成压迫或摩擦。
5. 送医治疗:完成上述应急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以上是针对酸碱灼伤(除HF外)的应急处置措施,供您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或情况严重,请及时就医。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351e0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危险化学品伤害急救常识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工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但是,由于机械、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或者是违章操作、维护不周、操作失误以及认识不够等原因,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运、销售、使用过程中频繁地发生各种灾害事故。
这类灾害事故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伤害途径多,救援难度大,经常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灼伤、烧伤和冻伤,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救护,对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的人员和处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各种应急救援队伍来说,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和预防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措施(一)中毒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
危险化学品中毒现场急救主要是除毒,减轻毒物对中毒者的进一步伤害,现场急救可采取以下措施:(1)对有害气体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将病人脱离染毒区域,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除去患者口鼻中的异物,解开衣物,同时注意保暖。
严重者,进行输氧或者人工呼吸,对于CO和H2S中毒者,可在纯氧中加入5%的CO2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强肺的呼吸能力;SO2和NO2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时,避免刺激患者的肺部,并观察是否有肺水肿。
(2)对皮肤黏胰沾染接触性中毒者,马上离开毒源,卸下中毒者随身装备,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冲洗体表。
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质量分数,下同)稀盐酸、酸性果汁冲冼;如为醛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冼。
(3)对食物中毒者,用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排除毒物,现场可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患者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来。
但强酸强碱中毒者或意识不清醒者忌用。
(4)眼内含有毒物者,迅速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5-10min。
酸性毒物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冼,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
无药液时,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化学灼伤应急救援预案
![化学灼伤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9f7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8.png)
化学灼伤应急救援预案化学灼伤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由于化学物质的强烈腐蚀性和毒性,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为了有效地控制化学灼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健康,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迅速、有效地应对化学灼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财产安全。
2. 原则:本预案遵循迅速反应、科学救援、协同配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企业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队伍: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和伤员救治工作。
3. 应急救援专家小组:由化学、医疗、安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应急救援程序1. 报警和信息收集:一旦发生化学灼伤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警,并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包括化学物质的种类、数量、事故原因等。
2.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化学物质的扩散,控制事故现场。
对于已受到化学灼伤的人员,应立即将其撤离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伤员救治:现场处置人员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包括清洗伤口、止血、保暖等,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
4. 医院救治:医院应立即组织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包括急救处理、药物应用、伤口处理等,并尽快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救治情况。
5. 信息发布: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外界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维护社会稳定。
6. 事故调查和总结: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专家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1. 应急救援物资:包括防护装备、急救药品、清洗剂、灭火器材等。
2. 应急救援设备:包括救援车辆、消防器材、防化服、洗眼器等。
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试题]
![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4379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a.png)
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化学实验事故处理之灼伤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灼伤是指强酸、强碱以及一些毒剂等接触皮肤或裸露的局部器官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可能会引起组织器官坏死,留下灼痕。
灼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安全事故。
例如:眼睛内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等化学药品或其它具有刺激性的物质时会对眼睛造成灼伤;酸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灼伤,如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
还有碱灼伤,溴灼伤等,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
另外,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容易发生割伤等。
因此,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规范操作,格外小心,预防在先,尽量避免灼伤事故的发生。
一旦灼伤事故不幸发生,我们不要惊慌,应当立即采取科学合适的应急处理措施。
根据灼伤的化学药品的不同、灼伤程度的不同和灼伤部位的不同,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一、灼伤的预防1、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5、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
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6、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8e70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d.png)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灼烫伤亡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现场处置,降低事故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灼烫伤亡事故,包括火焰烧伤、高温物料烫伤、化学灼伤、物理灼伤、电弧灼伤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现场处置小组:(1)组长:负责现场处置工作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现场处置工作,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调配。
(3)成员: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保护、信息报送等工作。
四、事故报告与预警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处置小组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2. 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3. 预警信息发布:通过公司内部通讯渠道,及时发布事故预警信息,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五、现场处置程序1. 事故现场处置小组应立即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
2. 伤员救治:(1)立即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如伤口冲洗、止血、包扎等。
(2)将伤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3. 现场保护:(1)设置警戒线,确保现场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 信息报送:(1)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向上级部门、监管部门报送事故信息。
六、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2.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并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
3. 赔偿处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伤亡事故进行赔偿。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保护、信息报送等。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化学灼伤应急处置预案
![化学灼伤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b11c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b.png)
一、总则1. 为确保员工在发生化学灼伤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可能发生化学灼伤事故的场所,包括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等。
3. 本预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应急结合,快速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化学灼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
2. 设立化学灼伤应急处置小组,具体负责事故的现场处置、救援、信息上报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为化学灼伤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事故调查。
三、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符合相关规定。
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救援设施,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置措施。
5. 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化学灼伤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2)立即通知化学灼伤应急处置小组。
(3)迅速将伤员移至安全区域。
2. 化学灼伤应急处置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迅速赶到现场,了解事故情况。
(2)根据伤员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对伤员进行初步急救,如清洗、包扎等。
(4)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2)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
(3)做好事故记录,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处置措施等。
五、后续处理1.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2. 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4. 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化学灼伤和化学中毒事故的预防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①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
②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③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预防措施如下: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⑤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
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⑥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⑦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二、化学性眼灼伤概述化学性烧伤是严重的眼科急诊,通常由酸或碱造成。
其他形式的烧伤如催泪瓦斯(teargas)烧伤,也应按化学性烧伤处理,但一般不会造成眼部的永久性损伤。
病因病理病机1 碱性烧伤碱要比酸对眼部破坏力大得多。
因为碱与细胞膜的脂类结合后能迅速穿透角膜和前房。
碱的致伤作用主要是pH的改变而不是碱的金属离子。
是否发生永久性的损伤除了取决于碱的浓度和性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受伤到眼部冲洗时间间隔的长短。
2 酸性烧伤酸的致伤作用仅限于酸与眼部组织接触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由于酸沉淀了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形成了“屏障”而使酸不易穿入眼内组织。
但是氢氟酸(HF)和含重金属离子的酸有穿透角膜与前房的能力,要特别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化学性烧伤的分级与预后这种分级与预后主要适用于碱性烧伤。
但对其他穿透力较强的酸和其他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适用。
1 轻度角膜上皮侵蚀,角膜轻度混浊,角膜缘结膜与巩膜无缺血与坏死。
轻度碱烧伤抑制上皮的再生,影响角膜透明程度,视力可能会轻度降低。
2 中度角膜全层受累,虹膜细节不能窥清,角膜缘组织缺血与坏死区小于或等于1/2圆周。
由于角膜瘢痕与新生血管形成,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3 重度角膜全层严重受累,瞳孔不能窥见,角膜缘组织缺血与坏互区超过2/3圆周。
由于角膜混浊,上皮再生不良,反覆发生溃疡及角膜缘结膜和巩膜坏死,视力严重丧失。
治疗1 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争分夺秒利用一切能得到的水源进行结膜囊冲洗。
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区要持续冲洗数分钟。
如有化学性固体异物要及时去除。
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
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
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
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
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2 充分冲洗在初步冲洗后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在表面麻醉下如0.5%地卡因,用生理盐水(至少1000ml)继续冲洗结膜囊,并用棉拭子除去可能残存的异物。
冲洗完毕后要用pH试纸检测,使结膜pH值在7.3~7.7之间,5min后再复查一次pH 值,以保证冲洗已充分。
3 药物治疗①散瞳,可以减轻眼部疼痛和防止瞳孔后粘连;②局部施用抗生素液和膏剂以防止感染;③如果眼压升高,可以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Diamox等;④为减轻伤口疼痛可以口服镇静药或止痛药;⑤有人主张在伤后3h内可用抗坏血酸5 0~100mg作结膜下注射;⑥国外目前主张在伤后立即开始局部应用皮质激素,如0. 5%~1.0%强的松龙,每日4次,最好在伤后的7~10天逐步停药。
如果此时虹膜睫状体炎仍明显,可以把局部应用改为全身用药;⑦国外报告局部应用1%乙酰胆碱,可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有利于角膜上皮修复;⑧胶原酶抑制剂的应用,至今未得到普遍接受;⑨化学性眼烧伤可以伴有急性呼吸道或其他部位的损伤,必要时应请其他科医生会诊。
4 手术治疗①在伤后3h内进行前房穿刺其效果显著,超过24h者此项措施意义不大;②有人主张作结膜切开与结膜下冲洗,但没有被广泛接受;③晚期眼睑结膜由于瘢痕造成的畸形可以通过整形手术矫正。
三、化学性皮肤灼伤一般处理方法1 迅速脱离污染物,并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20~30分钟以上。
有时应先拭去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如干石灰粉)再用水冲洗,以避免与水产生大量热,造成创面进一步损害。
冲洗完后可再用中和剂,中和时间不易过久,片刻之后再用流动水冲洗。
2 及时确认是否伴有化学物质中毒,并按其救治原则及时治疗.如一时无法获得解毒剂或肯定致毒物质时,可先用大量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静点,给氧,输新鲜血液等,如无禁忌应及早使用利尿剂,然后据情况选用解毒剂。
3 烧伤病毒按烧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休克复苏及创面处理,早期切除Ⅲ茺焦痂,消除深Ⅱ度创面坏死组织,以切断毒物来源。
4 及时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协助诊治。
发病机理化学烧伤的致伤机理:化学物接触人体后可产生局部损害及全身损害,其损害程度与化学物的性质、剂量、浓度、接触时间及面积、处理是否及时及有效等因素有关。
1 局部损害化学物对局部组织的损害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腐蚀作用、原生质毒、脱水作用及起疱作用等。
这是由化学物的性质所决定的,一种化学物质可同时存在以上几种。
有的因本身燃烧而致烧伤,如磷烧伤。
有的本身对健康皮肤并无损害,一旦着炎燃烧,造成皮肤烧伤,药物即可通过创面吸收入体内,引起中毒反应。
一般酸烧伤,由于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一层痂壳,可预防进一步损害。
碱烧伤后形成脂肪皂化,并可产生可溶性碱性蛋白,故对局部创面有继续损害的过程。
磷烧伤后形成磷酸,可继续使组织损害。
2 全身损害化学药物可从正常皮肤、创面、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及内脏器官的破坏。
化学烧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烧伤病人,就是由于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及其并发症所致。
由于多数化学物质是由肝、肾排泄,故肝、肾损害较多见。
常见的有中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管肾炎等。
某些化学蒸气直接刺激呼吸道而致损伤,不少挥发生物质由呼吸道排出,亦刺激肺泡及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肿及吸入损伤。
有些化学物质可抑制物质由呼吸道排出,亦刺激肺泡及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肿及吸入性损伤。
有些化学物质可抑制骨髓,破坏红细胞,引起贫血或溶血。
有的还可引起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神经损害、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等。
临床表现及处理1 酸烧伤常见的为硫酸、盐酸、硝酸烧伤,此外尚有氢氟酸、石炭酸、草酸等。
它们的特点是使组织脱水,蛋白沉淀,凝固,故烧伤后创面迅速成痂,界限清楚,因此限制了继续向深部侵蚀。
①硫酸、盐酸、硝酸烧伤:硫酸、盐酸、硝酸烧伤发生率较高,占酸烧伤的80.6%。
硫酸烧伤创面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者为黄色,硝酸者为黄棕色,此外,颜色改变与创面深浅也有关系,潮红色最浅,灰色、棕黄色或黑色较深。
酸烧伤后由于痂皮掩盖,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无水泡即判为浓度烧伤。
硫酸、盐酸、硝酸在液态时可引起皮肤烧伤,气态时吸入可致吸入性损伤,三种酸比较,在同样浓度下,液态时硫酸作用最强,气态时硝酸作用最强,气态硝酸吸入后,数小时即可出现肺水肿。
它们口服后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烧伤,喉水肿及呼吸困难,甚至溃疡穿孔。
其处理同化学烧伤的急救处理原则:硫酸烧伤后应立即用纸或布轻沾去残留酸,切忌擦破皮肤,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盐酸硝酸可立即用水冲洗,冲洗后,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氧化镁、肥皂水等中和留在皮肤上的氢离子,中和后,仍继续冲洗。
创面采用暴露疗法,如确定为Ⅲ度,迟早切痂植皮。
吸入性损伤按其常规处理.吞食强酸后,可口服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豆浆、镁乳等,禁忌洗胃或用催吐剂,切忌使用耐火酸氢钠,以免产所,造成胃肠穿孔。
可口服强的松,以减少纤性药物。
②氢氟酸烧伤: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具有强烈腐蚀性,并具有溶解脂肪和脱钙的作用。
氢氟酸烧伤后,创面起初可能只有红斑或皮革样焦痂,随后即发生坏死,向四周及深部组织侵蚀,可伤及骨骼使之坏死,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伤员疼痛较重.10%氢氟酸有较大的致伤作用,而40%则对皮肤浸润较慢。
氢氟酸烧伤处理:氢氟酸烧伤后,关键在于早期处理,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半小时,也有主张冲洗1~3小时,冲洗后创面可涂氧化镁甘油(1:2)软膏,或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使表面残余的氢氟酸沉淀为氟化钙或氟化镁,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蚀性的二氟化铵(氟化氢铵)。
如疼痛较剧,可用5%~10%葡萄糖酸钙(0.5ml/cm2)加入1%普鲁卡因内行皮下及创周浸润,以减轻进行性损害,北京积水潭医院配制了一种霜剂,外涂创面,每2~4小时换药一次,必要时可包扎,至疼痛消失为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Hayashi报告皮质激素对氢氟酸也有一定效果。
若创面有水泡,应予除去烧伤波及甲下时,应拔除指(趾)甲。
Ⅲ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植皮。
③石炭酸烧伤及处理:石炭酸吸收后主要对肾脏产生损害,其腐蚀,穿透性均较强,对组织有进行性浸润损害,故急救时首先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然后再用70%酒精冲洗或包扎。
深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或削痂。
④草酸烧伤及处理:皮肤、粘膜接触草酸后易形成粉白色顽固性溃烂,且草酸与钙结合使血钙降低,故处理时在用大量冷水冲洗的同时,局部及全身应及时应用钙剂。
⑤铬酸烧伤及处理:水冲洗后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洗涤,再用净水冲洗,或涂上2%二硫基丙醇膏,亦可用5%硫代硫酸钠软膏或10%依地酸钙软膏。
⑥溴烧伤及处理:这是很危险的。
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
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Na2S2O3溶液备用。
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也可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将伤处包好。
如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刻。
2 碱烧伤临床上常见的碱烧伤有苛性碱、石灰及氨水等,其发生率较酸烧伤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