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普通人的选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适普通人的选股方法
我们只在外资和机构重仓的上市公司里,选股价大趋势往上的,等调整的时机买入,并且经年累月只重复这一个简单的打法,不去任何瞎折腾,将从此告别亏损,成为股市的赢家。
这里为大家共享一些关于合适普通人的选股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选股方法只买股价大趋势往上的
任何一支翻十倍的大牛股,股价都是从翻一倍、两倍开场的;反过来同样,任何一支跌到退市的大衰股,股价都是从腰斩、再腰斩开场的。
所以,在买入任何一支股票前,都请您先打开周线图看看,大的方向是不是总体往上。
假如不是,坚决不要买。
我知道,大趋势往下的股票里,也有极少数可能会实现窘境反转,变成将来的大牛股。
但是,这个概率太低了。
而且,正是由于有极少数窘境反转的股票存在,才会诱惑有些人专注去垃圾堆里找黄金。
不然的话,谁还会去犯这个傻呢?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几个月前,我去拜访一位大客户,晚上吃饭,他顺便叫了几位朋友一起。
其中有一位,讲到股票就直摇头。
我问,过去是不是在股票上受过伤。
他苦笑一下,打开手机账户给我看,持有某支港股2万多元市值。
然后让我猜,最初市值是多少。
我小心翼翼问,原来是100万吗?这已经用足了我的想象力。
他摇摇头讲,不对,原来是1000万。
买的时候股价已经很低,本来以为跌到1分钱就再也跌不动了,结果还能够“并股〞,10股合并成1股,价格回到1毛后再重新跌到1分钱。
这是港股,比拟残酷一点。
但是,将来随着注册制全面铺开,
A股也会有港股化的趋势,可能也会有这种跌跌不休的“仙股〞出现。
昨天,A股退市新规出台,保壳更难,退市变得愈加容易。
因而,越往后,只买股价大趋势往上的股票越显得重要。
选股方法只买外资和机构认同的
我们有时候开玩笑,外国人脑袋是“方〞的,过于较真。
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较真却不是坏事。
外资的投研能力其实很强。
想想也是,成千上万亿外面的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肯定是要好好赚钱的精神。
同时,当前国内机构的投研能力总体上也是过剩的。
几千家
机构,一大堆高智商高学历的人,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对着4000家上市公司研究,不会再有多少漏网之鱼。
因而,捉住外资和机构都认同的上市公司中间的时机,对于我们来讲,已经足够。
投资不需要赚到市场上所有的钱,赚到属于本人的一部分钱就很好。
反过来,假如一家上市公司,常年没有机构关注,前十大流通股东里面也看不到机构入驻,即便错过也没有什么可惜。
有人讲,这不是抄作业吗?是的,这就是抄作业。
在投资领域,抄作业并不可耻,做赌徒才可耻。
选股方法只买已经经历过调整的
人们常讲,好公司还要有好价格。
其实好公司,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好价格,原因上面讲过,那么多眼睛盯着呢,怎么会有什么便宜货让我们捡。
除非,偶然遭遇系统性风险,可能杀出一个低价。
但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又都基本不敢买了。
我们也都是普通人,估计也不敢买。
当然,股价一路上涨经过中追着买也不太好。
万一恰好买在阶段性顶点,对后面持仓的心理影响会很大。
所以正常的操作,既不要去追着买,也不指望买到什么低价,买到相比照较舒适的位置就行了。
也就是我常念叨的,“好的
买点总在调整后〞。
什么叫“调整后〞?快速定义的话:要么短期跌了大约30%(空间),要么固然跌幅不大但已经盘整了3个月以上(时间),符合其中任何一条,即可开场分批建仓之旅。
记住,是分批建仓,比方分3次在两个月内买入完毕。
假如某个股票上涨经过中拒绝调整,哪怕再诱惑,也要咬牙坚持,一股不买。
不过,请相信我,不管多牛的股票,上面我讲的这种级别的中级调整,一定会出现的。
买在调整后并不是讲要买低价(由于涨完一波以后再调整,比起涨前价格可能仍然高很多),也不是讲要抄底占便宜(由于不知道调整什么时候结束,买了还可能继续下跌),就是求一个舒适点的开场。
买在调整后,可以能继续被套一段时间,但是不用过于担忧。
炒股票这事情,不怕买贵,就怕买错。
买贵一些没关系的。
比方一家公司,估值是50倍,股价跌了20%后我们买入,买入后又跌20%,而后面的一年,它业绩增长了20%,那么一年后,它实际估值已经大约打了对折,就相对很便宜了。
也就是讲,假如我们买在调整后,即便买贵,套个一年半载
基本有解套甚至赚钱的时机。
并且,拿得越久,赚钱的时机越大,由于它的业绩一直在增长。
而假如买错,后面一路跌跌不休,哪怕买得再便宜都没用。
10块的股票跌到5块你去抄底,再跌到2块,买得最早的人亏80%,你也亏了60%,有什么区别?何况以后有些公司可能渐渐就跌没了。
所以再强调一遍:不怕买贵,就怕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