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1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7年6月7日全国首例“北斗+窄带”地灾监测产品发布,这是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技术在地质灾害防御领域的又一次自主创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地质灾害点的全覆盖。
图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文资料。
1. 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000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9时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
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下图为土星照片。
2. 土星()
A.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
C.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
3. 最后信号()
A.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日3时55分
B.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
C.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珀斯(31°52′S,11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
D.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4.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两节气日一定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5. 甲至丁气候类型中,某季节气候特征的成因,相同的是()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右图为2017年7月10日凌晨2:00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渤海海域可能()
A.晴空万里 B.大雪纷飞
C.乌云密布 D.海鸟高飞
7.此时,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8、9题。
8. 图中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A. ①——东北信风
B. ②——盛行西风
C. ③——西南季风
D. ④——极地东风
9. 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 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D. 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右图是北半球某地地形剖面及出露地表的部分地层分布图。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岩石以花岗岩为主
B.甲肯定为背斜构造
C.地表起伏与内力作用无关
D.乙可能有断层分布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
这里海拔约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
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
读图,完成问题。
11.郭亮村的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下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
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
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字母a对应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B.热带稀树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3.若t遭到破坏,当地( )
①水循环更加活跃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载畜量降低
③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严重
④风力侵蚀减弱,流水地貌广布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我国北纬35º~40º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14.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15.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
主
二、解答题(本大题2题,共5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题(26分)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2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界。
(4分)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8分)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c之间以一线作为分界线。
(4分)(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地以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分)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4分)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6)三个地带比较( )(2分)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3分)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题(24分)
材料一: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受的外力作用。
(4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
(4分)
【学法题】方法规律提炼题组:(7分)
(4)气候的成因分析是高考考查重点,下面我们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进行答题规律总结。
材料二: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
【学法题】易混易错题:(4分)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判别是同学们非常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判别时要分析各自的成因。
(5)对应上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2分)
(6)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2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18.解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材料一: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①②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
甲
(5分)
材料二:R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
1996年我国与甲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甲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
(2)判断R海域洋流的性质与流向。
(2分)
(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角度分析渔场海域捕捞作业的天气状况。
(4分)
(4)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3分)
【学法题】信息筛选题:(6分)
(5)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依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6分)
信息一:,说明其习性为:
信息二:,说明其习性为:信息三:,说明其习性为:
地理答案
1-5 CDADA 6-10 CDCCD 11-15 DCCCA
16题:(26分)
(1)CD;(2分)(2)贺兰山;横断山脉;(2分)(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旱涝灾害(2分)(4)水分;秦岭—淮河(2分)(5)春小麦;(2分)热量(2分)(6)D (2分)
(7)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不稳定;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迅速,需水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
(任答三点得3分,每点1分)
(8)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有效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地下水开采,避免超采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增加地表径流,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
(任答三点得3分)
17题:(24分)
(1)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沉积。
(4分,每点1分)
(2)差异: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的上限在N坡分布的海拔较高;云杉林带在N坡缺失;N坡的雪线较高。
原因:N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
(5分,每点1分)
(3)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4分,任答4点得4分)
(4)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E:海陆位置 F:地形 G:洋流(7分,每空1分,)
(5)B(2分)(6)D(2分)
18题:(20分)
(1)冬季①城市比②城市日照时数少。
原因:①城市比②城市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①城市较②城市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较强,阴雨天气较多;①城市处于迎风坡,多阴雨;①城市比②城市海拔低,日出较晚。
(5分)
(2)寒流自北向南(2分)
(3)断层南侧以高原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
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受挤压,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
(3分)
(4)冬半年R渔场盛行西风(1分),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1分);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1分),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1分)(共4分)(5)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小(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
(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