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单位如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单位如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作者:陈颖
来源:《企业文化》2019年第21期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工程。
本文从思想教育、建章立制、监督管理三方面着手,结合基层单位特点,通过实践工作,就新形势下基层单位如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基层单位要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在思想教育、建章立制、监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變。
为了自觉防住思想上的病变,要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内容个性化和教育常态化。
一是教育内容个性化。
根据不同的人员,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
对专业干部,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业务专家、科研骨干上党课等形式,营造学理论、讲政治、做学问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专业干部政治素养,切实做到又红又专。
对于管理干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学习。
根据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要求,重点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和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如负责公务接待的部门着重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规定,负责车辆管理的部门着重学习公务用车相关规定,争做学法懂法守法的模范。
对于有苗头问题的干部,坚持有什么问题,谈什么问题。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要用好第一种形态,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开展日常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发现问题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真正把廉洁要求贯穿到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之中。
二是学习教育常态化。
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每月职工政治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党纪等,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打牢思想基石。
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内容,充分运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宣传先进典型,讲好身边故事,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通过廉政教育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廉政知识测试等,实现职工、党员、干部和重点岗
位人员受教育全覆盖。
搭建掌上党支部,通过编发廉政短信,转载廉政故事等,不断营造清风正气的线上学习氛围。
创新学习新模式,积极倡导八小时外学习新风尚,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制度建设起着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
我们要以立足治本为基础,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无一例外,坚持用制度来管权、管事、管人。
一在落实“责任”上健全制度。
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对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至关重要。
作为基层单位,要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责任清单,明确和细化工作任务、落实时间,实现责任落地生根。
同时,将主体责任向党支部、部门延伸,推动党支部和部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定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落实主要领导末位表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五不直接分管”制度。
规范日常监督、廉政谈话、信访办理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二在补“漏洞”上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廉情分析制度,以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为载体,系统性、全面地开展廉情分析,查找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风险,研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部署工作任务。
会前充分要准备,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党支部和部门提前做好自查和分析,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领域的负责人、支部书记分别召开廉情分析会,查找分管领域内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提出防范措施。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相关制度,如制定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定、公务用车、公务接待、会议公文管理等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堵住廉政漏洞。
三、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这就需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纠正问题,提升监督实效。
一要突出监督重点。
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线索是日常监督中需要我们关注的“三个重点”。
盯住重点人,就是要关注“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还要关注重点岗位和纪律松懈的党员职工,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工作、作风和生活情况,从日常抓起,从小处入手。
盯住重点事,就是要关注关键事情、关键环节,如针对招标采购、干部选拔等问题易发的地方,可以通过现场监督、明察暗访、廉政督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早发现、早防范、早纠正问题。
盯住重点问题线索,就是要重视信访举报、问题线索,规范处理核实,查清查透,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二要加强网格化监督。
以“党委、党支部、部门”为模式的网格管理,将党员干部职工划入相应网格,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方式,充分发挥纪委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探头作用,实现监督全覆盖。
党支部纪检委员充分发挥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的作用,把宣传、教育、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前端,精准研判到小处、发现问题于早期,力求做到无死角,织密扎紧权力运行的篱笆,有效控制廉政风险,倒逼监督管理从“宽松软”转为“严紧实”。
三要拓宽监督渠道。
当前新形势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监督的新方法,提高监督的实效。
在监督内容上,既要抓住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又要盯紧重要权力运行,针对性地开展正风肃纪和专项检查,如开展落实“三重一大”事项情况的检查、内审工作。
在监督方法上,充分运用智慧监督、互联网+,如采取扫二维码受理投诉举报、收集满意度测评等,提高工作效率。
在监督力度上,注重群众的监督,主动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实现“1+1>2”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