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一学期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
试卷共7页,有2大题,4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 2011年9月29日北京时间21:16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点火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首个载人空间实验平台。
据此回答1~3题。
1.天宫一号轨道所处的恒星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天宫一号发射时,伦敦(零时区)华侨收看电视直播的时间为 A.早上 B.下午 C.9月30日 D.9月28日
3.作为载人空间站的雏形,天宫一号具有先进的生命保障系统,即站内可提供与地面相似的 A.氧气、水、温度 B.大气、重力、食物 C.温度、水、重力 D.气温、气压、太阳能 4.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大气运动③两极地区的极光④地热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火星与地球轨道之间
C.水星与金星轨道之间
D.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6.读图1“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 、B 、C 分别代表
A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 .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 .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2),回答7~8题。
7.图2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8.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A .①顶部 B .②顶部
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
图3是美国宇航局于2011年9月6日(国际标准时)拍摄的,可以看到一个剧烈的太阳耀斑正在发生(日面正中)。
据此完成9~10题。
9.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日核
①
② ③ 图2
图1 C
B A
10.下列现象的产生均有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其中由于耀斑引发的是
A. 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 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 有些地区的年降水量出现异常
11.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
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图4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0 12 24 0 12 24 0 12 24 0 12 24(小时)
①②③④
图4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
13.黄赤交角是
A.地球公转轨道面和地轴的交角
B.昼夜更替的原因
C.月球公转轨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的交角
D.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的根本成因
1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昼夜交替现象 D. 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15.利用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
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
下列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地壳最薄
的地方一般
位于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读图5,回答17~18题。
17.形成图5岩石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18.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图中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能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9.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夏至日漠河几乎是不夜城
B.雨后的天空格外蓝
C.城市上空多雾
D.深秋阴天晚上较少有霜冻
20.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6),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重熔再生
B. ②——外力作用
C. ③——冷却凝固
D. ④——变质作用
21.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B.风力搬运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D.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22.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而随着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平坦的地形。
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则按其形成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图7)(③为石灰岩),完成23~24题。
23.对于图中各岩石的分类,说法错误
的是
A.②属于沉积岩 B.③属于沉积岩
C.④属于变质岩 D.⑤属于岩浆岩
24.图中岩石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②③④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图8),
回答25~26题。
2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属于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6.从运动状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陆地边界 B.生长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图6
图7
阿拉伯半岛
M
27.读风向示意图(图9)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 .a 是地转偏向力
C .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D .该风形成于高空
28.下图(图10)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29.读两幅等压线图(如右图),A 、B 、C 、D 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30.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月16 日白天气温最高
B.1月17日昼夜温差最大
C.1月18 日易出现霜冻
D.1月19日易形成夜雨 31.图1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
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图12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局部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
列是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33.M 地所吹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图9
图11 图12
图10
A
B
C
D
1002hpa
1004hpa
3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冷热不均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地转偏向力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图13),回答35~36题。
35.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
A.A B.B C.C D.D
36.图中的水圈是
A.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一个既规则又连续的圈层
D.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读图14,完成37~38题。
37.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C.③D.④
38.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
C.减弱③D.增强④
39.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许,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33.1°N,96.7°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A.冰川侵蚀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
40.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共20分)
41.读图15“世界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图”、图16“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13
图14
(1)图15反应出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了(高/低)气压中心,它切断了气压带。
(2)图15所示时期,我国正处于季节,此时丙盛行风,其成因是。
(3)图15中甲地终年受图16中风带(填字母)控制,乙地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
(4)图16中,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有、。
(填字母)
42.下图是某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地形
是,此地形形成的原因
是。
(2)乙处的地质构造是,在地形
上常形成。
下列各地形,在
成因上与乙处相似的是()
A. 汾河谷地
B. 华山西峰
C. 落基山脉
D. 东北平原
(3)如果在丁处采煤,矿井中最容易发生的
矿难事故是()
A. 透水事故
B. 井喷事故
C. 塌方事故
D. 瓦斯气体爆炸事故
(4)丙处有一条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