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期中-滕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二历史(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先祖太王有三子,依次为泰伯、仲雍、季历。

太王以季历贤能且爱其子姬发。

泰伯知道父亲心思后,偕二弟三次逃避王位继承。

被孔子称赞为“大德”。

这表明
A.西周时宗法制尚未完善
B.孔子反对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春秋时宗法制瓦解
D.泰伯辞让符合儒家孝梯伦理
2.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
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

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D.荀子的“性恶论”
3.“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4.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州部.其中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

据此可以反映出
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②儒学地位上升
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孟子的主张相比,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6.右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
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
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
品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
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7.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

右图是唐代
马球图壁画(局部)作为历史材料,它
A.说明了马球在唐代民间的普及
B.增加了我们对马球运动的了解
C.证明了唐代竞技体育运动发达
D.反映了马球起源于唐代的中国
8.有字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④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
9.《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
合译。

《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珠。

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这说明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10.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

“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

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11.“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
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思想相似中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A.“笔墨当随时代”
B.“以形写神”
C.“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
D.“图之工妙人神”
13.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时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其后的柏拉图认为:“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这表明
A.法律是人类怠志的体现
B.人是法律的中心
C.法律和道德有一致之处
D.法律具有随意性
14.“苏格拉底咦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
D.强调人类的理性
15."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既伟大又阴暗的时期……许多有进取心的个人主义者对犯罪事件频发、重现的社会问题等熟视无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靡一时。

”这一评价
A.注重了对历史史料的考据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16.世纪指的是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13世纪末到14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

这一时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主要是因为
A.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
B.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之中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C. 世俗封建主与天主教会双重统治,社会失去活力
D. 在欧洲文明史上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17.布莱恩·蒂尔尼在《西欧中世纪史》中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渡,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

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9.《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

”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
20.“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种写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2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23.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D.深受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24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
叮人的高度。

”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25. 汉武帝“尊儒”,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袁世凯“尊孔”,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当前的“国学热”,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对此理解较为科学的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那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
26.(20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

儒学自诞生后,几经变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论语》
(1)根据材料一,归纳漫画信息,并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的思想。

(8分)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署往寒来,川流山峙,父于有亲,君巨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2分)
材料三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儒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

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

圣贤庸愚,同其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建杭礼之势。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
思想的?(6分)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4)材料五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4分)
27.(14分)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思想有多远,行动才有多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法律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民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的约定的产物。


——安提丰
(1)材料一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5分)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踢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果、同样的德性。

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德性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2)结合材料二,分析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运动下的欧洲文明》
(3)概述材料三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什么显著的发展?(3分)
材料四 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
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4)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四的某个观点。

(4分)
范例:观点: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反对失去人心的政府。

论据:在18世纪的美国,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北美独立战争领导人借鉴启蒙时代中的天赋人权等思想,发表《独立宣言》,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要求:要有明确的观点。

论据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借鉴的内容或引用的思想、发生的事情、反对的事物)
28.(16分)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奋起抗争,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掀起一次次救亡图存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逐渐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表现。

(4分)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

……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

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

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过渡人”的原因。

以洋务派为例简要说明你的
理由。

(6分)
材料三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3)据材料三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计50分。

1-5 DDCCA 6-10 CBBAD 11-15 AACDB 16-20 DACCB
21-25 DDBBA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

26.(20分)(1)漫画信息:图一: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图二:孔子的“仁”是有局限的。

;图三:“克己复礼”是实现“仁”的途径,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图四:“仁”具有复杂性,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4分)
评价:“仁”有利于抑制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具有进步性;但认为仁爱有等差,是其局限性。

(4分)
(2)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2分)
(3)主张:性本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

(3分)
传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3分)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4分)
27.(14分)(1)材料一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2分)。

背景: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的地位得以提高(3分)
(2)主张: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2分)
(3)内容: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

(1分)。

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分)
(4)参考答案示例:观点:反对失去人心的政府―――辛亥革命;观点:反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新文化运动;观点:反对等级社会制度―――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论据略) (4分)
28. (16分)(1)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丧权辱国;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埠通商)。

(4分)
(2)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经济因素产生;西学东渐,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4分,任答两点即可)
洋务派强调“中体西用”(洋务派主张在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分)
(3)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6分,
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