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Ca:
40 S:32 Fe:56 Zn:65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B.生活中用火烧毁垃圾和秸秆
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田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甜酒
B.煤炭
燃烧
C.瓷器破
碎
D.钢铁生
锈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
气
B.盐水C.生铁D.液氧
4.高铁酸钾[K2FeO4]能溶于水,是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2C.+3D.+6
5.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B.Cu C.O D.2He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作制冷剂C.水银用于温度计D.石墨制铅笔芯
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水
B .金刚石
C .金属铁
D .氯化钠
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 <7
B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
红色
C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
显色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 2中少量的
CO
点燃
B 除去CuSO 4溶液中的
少量FeSO 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蒸发结晶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
体可停止加热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石灰水
11.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
的是
A . 缺钙易得佝偻病
B .
缺碘会引起动脉硬化
C 缺钴易得贫血病
D 缺锌会得侏儒病
..
12.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Sr)做钟摆的钟。
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
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87.62g
D.锶原子的化学反
应中易失去电子
1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
浊液
C.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
热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14.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
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 1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
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16.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
和停止"效果的是
17.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
比是
A.1 1:18B.22
:9
C.11
:37
D.1:1
A B C D
1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19.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
气体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
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
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
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0.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水的
电解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加入或未加入MnO2条件下制取O2
C.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21.(10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符号语言、化学方程式等
(1)(6分)规范书写下列化学符号(不规范不得分):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 ;
②钾离子▲ ;
③食盐中的阴离子▲ ;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⑤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⑥硝酸根离子▲ 。
(2)(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久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形成一层白膜▲ ;②加热“铜绿" ▲ ;
③电解氧化铝▲ ; ④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 。
22.(4分)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用过洗发膏清洗头上油污的现象称为▲ ;
②NH4NO3溶于水温度降低,是因为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有▲ 变化(填“组成”或“能量”);
③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
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 (填“硬水”或“软水”);
④己知Mg能在CO2中燃烧;Na能在Cl2中燃烧。
这2个事实说明燃烧▲ 需要有氧气(填“一定不”或“不一定")。
23.(8分)金属材料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家庭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木质菜板B.铜质水龙头C.塑料垃圾桶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有良好的▲ 性和▲ 性;食品包装中有一些保鲜剂是用铁粉制成的“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 和▲ 。
(4)焊锡因其主要组成元素中除锡外还有▲ ,因而有毒.
(5)自行车构件中的支架是铁制品,为防止它锈蚀,在其表面刷漆,其防锈原理是▲ .
24.(10分)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 (填字母序号)。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填“有”或“没有”)影响,理由是▲ .
(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少写”或“多写"均不得分)。
(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20℃时,将2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密度数据为:▲ g/mL。
温
度℃
质量分数%
204060
4 1.0231。
0161。
007
10 1.0631。
054 1.044
【探究三】:已知硝酸钾在部分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204060
80100
溶解度/g 31。
6
63。
9
110
169246
(5)20℃时25 g硝酸钾溶解在50 g水中,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6)将80℃时269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所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5.(12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①②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CO2,为了便于及时添加液体药品,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A”或“C”)。
装置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收集装置选用▲(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装置序号)。
(4)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如图E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
(5)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还可以利用装置▲(填装置序号)收集。
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开始收集。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6分)为测定某市售CaCO3药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为SiO2,与稀HCl不反应),某同学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CaCO3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
为测定生成CO2的质量,他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方案(已知;无水氯化钙是常见的干燥剂):
(1)按图组装好装置。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稀HCl,并在干燥管中加人适量无水氯化钙固体,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
564。
57g;
(2)在广口瓶中加入CaCO3样品,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最为574.57g;
(3)旋紧橡皮塞,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广口瓶中滴加稀HCl,使样品与稀HCl完全反应;(4)反应结束后,称得装置及装置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570.57g。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方案测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分,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该实验中用稀HCl与CaCO3样品反应,而不用浓HCl 与CaCO3样品反应,其原因是__▲___。
实验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 ▲ __,若实验中不用无水氯化钙,则测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实验计算结果相比_
___▲___(选填“偏小”或“不变”或“偏大”)。
27.(10分)下面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Ⅰ】
(1)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将Fe粉溶于稀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
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在湿润的空气中生成Fe(O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
样品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
▲ 。
中的气体为▲ 。
(填
②图中E点对应的m l= ▲ 。
③图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 g。
④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3O4。
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20小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B A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C B
D A CD D D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21.(10分)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
(1)(6分)①N ②K +③Cl —④Ca ⑤ ⑥NO 3—
(2)(4分)① CO 2+Ca (OH )2==CaCO 3↓+H 2O
②Cu 2(OH)2CO 3====2CuO+CO 2↑+H 2O
③ 2Al 2O 3=====4Al + 3O 2↑
④CH 4+ CO 2====2CO+ 2H 2
22.(4分)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乳化②能量③硬水④不一定
23.(8分)金属材料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B (2)元素(3)延性、导电性、氧气、水(4)铅(5)隔绝氧气
24.(10分)
(1)5g 、45ml (2)A 【探究一】没有称量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 △ 通
(3)量筒、胶头滴管(少写或多写均不给分)(4)
【探究二】1.063g/mL
(5)饱和溶液、24%(6)59g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5.(12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①分液漏斗②试管
(2)A 、液封,防止气体从中逸出、 E
(3)2H 2O 2=====2H 2O+O 2↑ B (4)2KMnO
4====K 2MnO 4+MnO 2+O 2↑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燃着,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5)F 连续均匀 瓶里留有少量的水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6分)
①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带来测量误差;吸收CO 2气体中的水蒸气;偏大
27.(10分)
【问题Ⅰ】
(1)1.Fe 2O 3+3CO ======2Fe +3CO 2
(2)Fe+H 2SO 4(稀)==FeSO 4+H 2↑ 置换反应验纯4Fe(OH)2+O 2+2H 2O==4Fe (OH )3
【问题Ⅱ】
(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Fe (OH)2被氧化成Fe Mn △ 高
(OH)3(仅回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不给分)(2)①.SO2
②6。
08(或6。
1)
③3.20(或3。
2)
④6Fe2O34Fe3O4+O2↑ (或6FeO+O22Fe3O4)
高温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