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竞赛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比赛试题
时间 :100 分钟满分:120
注:考生务必把答案写在答模卷的指定地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累积与运用(共26 分)
1、用楷体字抄写以下诗句。
(依据抄写文字和卷面综合评分)( 3 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依据注音写出汉字。
( 2 分)
民俗文化是bān lán 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民俗风情”单元所写的民间
民俗和传统节日,对人们来说是很平时的,却平中有奇,闪烁着传统文化的yì yì光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加点词语的语境意。
(4分)
( 1)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委宛 ,婉转 ,使我的心也宁静 ,可是又自失起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照提示填空。
(9 分,每空 1 分)
(1) 初春的景色在人们的不知不不觉中到来,唐朝文学家韩愈对此观察的就比较认真,其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夏季也有其特有景致,辛弃疾除了用眼睛看,还动用视觉和嗅觉来写夏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
感觉。
(3)生活的画卷是是多姿多彩的。
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我们要以踊跃的态度感悟生
活。
何其芳的诗《生活是多么广阔》频频咏叹了如是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春游芳草地, ________________ 。
秋吟黄花酒, 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时的
景色千姿百态,美不用收。
你就上边所填写两句诗所说起的季节分别写出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一个季节写成两小句,课内外不限,)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兴趣盎然的作品,作者_________________, 是 19 世纪后期 ________(国籍 )现实主义文学的优异代表。
(2分)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
⑴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久沉浸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
络成瘾症” 。
⑵这类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⑶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纳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挡孩子不上网。
⑷为此,我们在
增强网络看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找寻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____句,改正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____句,改正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写句子( 4 分)
(1)没有水滴积聚,就没有海洋的的浩大。
没有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婴孩时,语文是摇篮赶时兴的咿呀学语;那声“妈妈”唤出了无穷深情。
童年时,语文是葡萄架下的猜谜游戏;那些谜语带来了无穷乐趣。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44 分)
(一)文言文部分(16分)
狼(16 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
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
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此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此中,意将隧入以攻
此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亦黠矣,而瞬间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说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止有剩骨()恐前后受其敌()
..
一狼洞此中()屠自后断其股()
..
9、翻译以下句子( 5 分)
⑴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 分)
⑵狼亦黠矣,而瞬间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 分)
10、与“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相照顾的句子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狼是极其残忍狡猾的动物,在古今中外文字记录中多次提到。
蒲松龄用一个故事说
明人只需沉稳沉稳,动用智谋,再狡猾的狼也不过自撤消亡。
《狼》中是这样谈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
12、有人认为,本文揭露了人与动物之间一模一样的关系:千百年来,在人与动物的矛
盾斗争中,人类凭自己的聪慧才华总能获得临时的成功,并以自己的“机智”而洋洋得
意。
但在环境日益恶化、物种日益减少的今日,假如我们一味地在自然和动物眼前显示
人类的“智慧” ,并所以而得意洋洋,又如何能真切地确定保护动物的意识呢?你赞同
这类说法吗?请写出原由。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现代文部分
(一 )(10 分 )
老师入情入理的授课也在我心上A、 _______________ 下深刻的印象,培育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爱大声朗诵。
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B___________,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可是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浩浩长江水,
回顾千古兴亡事,老是 C__________不用说,这首词我到现在还可以背得滚瓜烂
熟。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
的新派人,他喜爱教白话文。
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农村已在
眼前 / 星期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 隐约是十年前的园柳 / 屋顶上孤独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动人的神态凝注在眼里。
这类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
鸦雀无声,大家都被动人了。
这几句诗D__________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到现在还可以
信口背出。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很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宽阔了眼界,使自已的心与时代更为切近了。
此刻只需稍一回忆,就忧如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摆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3.将下面 4 个词语分别填入空白处( 2 分)
①感想万端②镌刻③雕镂④悲歌大方
14.将这段话分为 2 层,说明每一层的开端句,并概括层意。
( 4 分)第一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教古文的国文老师朗诵辛弃疾词、教白话文的国文老师在朗诵田汉诗时,都
产生了巨大的传染力,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写在横线上(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段写的两位国文老师都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影响包括什么内容?
请你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雪那一天 (9 分)
①就在年初下雪的那几日,我清早乘公共汽车上班。
假如你碰巧也乘它上下班,
那就不必我解说什么了。
况且又是雪天,真是挤啊!我努力挤到窗边,把书包从人缝
中大力一拽,才发现背带已断,只能夹着包。
车厢内越来越挤,后边的人挤得我紧贴
着座位,上身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一手扶着车窗上的扶手。
车在雪地上慢慢而动,有
人在后门已开始唇枪激辩。
周边人群中有人在叹息,也有人在小声埋怨。
②我也暗暗发慌——可能要迟到。
我向车窗外望去,看到站没有,可车窗上都是
人们呼出的呵气。
雾蒙蒙地一片,我用力向后靠了靠,想腾出手来抹一下窗子。
但立
刻后边乘客一阵反攻,让我有些支撑不住了,就要破口大骂出来。
就在这时,我忽然
发现车窗上有一处已被擦亮,一根手指在上边灵巧地划动。
一间小草屋跃然窗上,而
后又添上栅栏。
③我扭脸看过去,见身边一位中年妇女被挤得同我相同姿势。
她两只手都牢牢握
着车窗上边的扶手,右手却支出一根手指在窗上画着。
这时有人在她身后挤了一下,想
来很不舒畅,她皱了一下眉,手指也一歪,把一根栅栏弯到一边去了。
那手指又动了
动,趁势把它点缀成一棵小草,再又一抹,一轮红日又现之于屋上。
我看她那牢牢支撑
身体的胳膊忽然和我相同特别难过,又见她那脸上那平易的神情和看着那朴素的小画,
满意的浅笑的表情,内心真是敬羡。
她也许是教师或许在机关工作或是售货员,一个一
般女工。
无论她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她都会是十分优异的,因为她是一个坚毅且快乐的人。
能在困苦的环境下保持一种快乐的心境,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
④车拐了一个弯,一缕阳光从车窗上的太阳中射进来,一束金色的光真是刺眼。
我从那太阳里看到了前方的路,车到站了,我下了车。
整了整七歪八扭的衣服,看着
那小草小屋、木栅及太阳慢慢地走了,我呼出一口气,目睹一阵水气在脸前消失,精
神为之一爽,夹紧书包迈步向路口走去。
17.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1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②段有两处描述“我”恶劣的心情,请从文中找出并写下来(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下面备选答案中选项答题(每一个人物两项,写序号即可, 共 2 分)
A.语言 B.动作 C.相貌 D.心理
①本文对“我”主要做了什么描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对那位妇女主要做了什么描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③段用 5 个字概括谈论了这位妇女,这 5 个字是:(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的描述表现“我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变化,是因为“我”从
那位妇女的表现中悟出了一个人生真谛”。
哪句话概括了这个真谛?请从文中找出来
写在答卷上。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给心灵松绑(9分)
那个夜晚,我把考得乱七八糟的数学试卷带回家。
我站在灶火塘前,大气不敢出,等着父亲发落。
房子里灰蒙蒙的,有静静的灰尘在浮动。
父亲在炕上端量着试卷,半
天没说一句话。
最后,他有些随意地说,前方的几道题粗心了些,此后就好了。
说完,
把试卷一丢,又在炕上忙着补他的筐箩。
这是我记忆中很是清楚的场景。
母亲在院子里
专心地喂猪,鸡们踱着方步进了鸡窝,夕照宁静在街坊的东墙上。
我本来认为会震天动
地的事情,就这样在沉静中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可是,此后的人生中常有近似的场景出现。
在考试中,原来成绩降落到只拿一个二
等奖,父亲会说,不错,不错,我还担忧你连三等奖也拿不到呢。
平时,父亲老是磨叨,
比咱强的人多了,分高分低的,不要太在乎。
有一年暑期,我去大同打工。
一
个半月后,灰头土脸的我只挣回了 100 多元钱。
父亲说,许多许多,有人出去一年,一分
钱也没拿回来。
我总感觉父亲的宽容有点像是纵容。
最重要的是那一年复习。
四周的街坊都劝父亲,家里都这样了,就不要再让小子
复习了。
实质上,我的内心也有所动。
周边开学的时候,父亲还是坚定地说“去吧。
”
我说:“唯恐没希望。
”父亲说:“数学、英语比昨年进步了许多,应当没问题。
”“你病着,地里的活那么多,我怕家里顶不住。
”我亮出了我最担忧的底牌。
“有你妈呢,更况且,你回来也顶不了多少事,到学校学你的,家里的事,不要想太多。
”父亲说得极轻松。
那些年,父亲没有训诫过我一句,也素来没有强加给我什么目标和任务。
即使在家
里最困难的时候,也没让我的内心犯过难。
此刻,我也有了儿子。
我发现,我对儿子的珍
爱中也有着“纵容”的成分。
也许,父亲耳濡目染的爱早已让我懂得了:最真
的爱,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心灵松绑。
22、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解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⑴我总感觉父亲的宽容有点像是纵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发现,我对儿子的珍爱中也有着“纵容..”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实质上,我的内心也有所动”,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3分)
....
⑴文中有多处文字表现了深深的父爱。
请在文中摘出一处描述父亲的文字,领
会此中蕴涵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的父亲给孩子创建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而此刻许多家长则认为,一定
给孩子适量的压力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你赞同哪一种做法?请写出你的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 (50 分)
26.资料作文
资料: 1996 年世界爱鸟日这天 , 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四年的秃鹰。
事过三日,当人们还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旅客却发现
了这只秃鹰的尸体。
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秃鹰原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
可是因为它在笼子里关得太久了,结果失掉了生计能力。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写作要求:请以“生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 字左右。
分享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