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25T15:59:32.3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张群[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促使居民用车需求日益增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

身份证号码:42098419850705XXXX 湖北武汉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促使居民用车需求日益增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

本文主要围绕着某小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在原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设计。

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实例分析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也逐渐增高,促使建设成本不断增加,建筑企业和相关单位也越来越重视对土建成本的控制。

特别是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或者建筑施工单位都会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要控制每平米用的混凝土量及钢量。

大多数设计院对于结构地上部分的用钢量,可以控制在建筑企业或相关单位的要求内,但是对于地下室部分的用钢量,则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与差异,从而给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这就要求设计时要精细且合理,特点是在混凝土限量和钢筋限量的双控指标下。

由此可见,有效的探讨以及分析地库基础形式、地下室外墙配筋、地库顶板配筋以及地库荷载取值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1.工程概况
2018年受业主所委托,主要负责某住宅小区的纯地下车库部分,对其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优化。

该项目由9栋单体建筑组成,为一高层住宅小区,地下为一层,地上为26至30层不等,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为2.67万平方米,地上部分为17.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9.92万平方米,地下车库需要优化的部分为1.66万平方米。

3区至7区等5个区组成了纯地下车库,每区约为3000平方米左右,各区地下车库相连高层主楼地下室。

车库均为单层,顶板有覆土1.2平米,层高为4米。

2.原结构设计方案
原地下车库柱距为8.4米乘以8.4米,采用的是框架结构,以及井字梁楼盖体系,顶板厚度为160毫米,井字梁间距为2.8米,次梁尺寸为650毫米乘以300毫米,主梁尺寸为850毫米乘以550毫米;12@150双层双向钢筋为地下车库的顶板配筋。

原地下车库筏板厚0.4米,采用肋梁筏板基础,肋梁尺寸为1米乘以0.6米。

双层双向钢筋14@150为筏板配筋,并布置了14@300的补充钢筋,放在了肋梁下两边各2.1米处;箍筋为10@100/150,肋梁纵筋为上下各425。

地库地下室外墙内外竖向纵筋均为16@100,外墙墙厚为0.35米,水平分布筋为12@100。

配筋的纵筋为1220,柱截面尺寸为0.6米乘以0.6米。

3.优化方案
3.1原始设计方案
根据原结构设计方案,结合地库初始设计计算书,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在原始设计中,地下室外墙配筋偏大。

地下室基础及外墙计算时取了满水位,促使地下室个别部位配筋达到3平方米,外墙配筋达到2-2.5平方米。

而查阅本项目地质报告发现,纯地库处室外高程为92.5米,抗浮设计水位为高程90.5米;
(2)地下车库的顶板荷载活荷载及恒荷载取值较大。

通过对初始设计计算书的查阅,5个区的地下室顶板在原设计中,消防车荷载均取每平方20kN。

因此,结构设计应在小区有登高场地处及有车道布置处,结合建筑总图,考虑消防车道荷载在地下车库范围内,无须顶板所有区域均考虑,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板配筋以及梁。

除此之外,原始设计取每平米28kN为顶板的恒荷载,该值略大;
(3)地库顶板配筋过大。

绝大部分地下室顶板配筋,通过查阅地下室顶板配筋的计算结果得知,计算面积为0.36平方米,实配钢筋面积达到了0.75平方米,而原设计者配置了12@150钢筋,超出设计值的2倍多。

对于超配钢筋的主要原因,经过与设计者进行沟通,发现是在原始设计中,板的通长配筋,是按照结果中的最大值进行的;
(4)选择地下车库的基础形式不够科学合理。

本项目地质报告中建议,对于梁筏基础,持力层应取第三层粉土层,地基承载力经深、宽修正后为fak=254kPa,其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30kPa;另外纯地库传至基础的荷载重57kPa,该土层在场地分布较为均匀。

地下室挖除的土重就大约72kPa,其深度为4米左右。

即上部荷载重小于基础挖除的土重,并不需要采用刚度如此大的梁筏基础,结构在回弹后再压缩变形量很小,故本基础梁的钢筋纯粹多余配置,完全没必要采用梁筏基础。

(5)可适当优化地库顶板楼盖结构布置体系。

与双向双道井字梁楼盖体系相比,顶板的单向双道次梁布置体系更为经济。

3.2优化建议
针对以上原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1)考虑实际抗浮设计水位后,降低地下室外墙配筋量,0.869平方米为内侧计算面积,1.435平方米为地下室外墙迎水面的钢筋计算面积,故建议配置14@140钢筋为内侧竖向,配置16@140钢筋为外墙外侧竖向,配置12@140为水平分布筋即可;
(2)对顶板的活荷载值与恒荷载值进行降低。

应结合建筑总图,取26kN/m2为顶板的恒荷载,并考虑1.2米的覆土效应在消防车荷载中,仅仅考虑有消防车道的消防车荷载即可,在消防车荷载中,考虑覆土影响后,建议取每平方米16kN即可;
(3)降低地库顶板配筋量。

2.8米乘以2.8米为大部分顶板板格的尺寸,大部分计算的配筋为0.36平方米。

建议顶板配筋局部配筋不足处可附加钢筋,并由10@200双层双向配置替代12@150双层双向配置;
(4)取消梁筏基础,在柱抗冲切不足处加柱帽处理,采用0.4米厚纯筏板基础,并增加附加钢筋在配筋不足处。

基础板配筋分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配筋,可按无梁楼盖方式配筋;
(5)采用单向双道次梁布置体系为地库顶板楼盖结构。

根据工程造价比较,与双向双道的井字梁体系相比,单向双道次梁的梁系布置体系更为节省。

本司的优化方案在设计方拿到之后,进行了具体的审核与查阅。

除最后一条,其他几条均按优化建议执行,而最后一条修改时间比较紧且更改工作量较大。

施工图在修改后,提交给业主再次检查、设计、检查后,业主对本次优化结果较为满意,仅纯地下车库这块就省了钢量每平方米30kg。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次车库原设计的优化可以看出,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在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时候是排在第一位的,相关设计人员不能进行粗矿的结构设计,而为了节省时间,应严重按照结构设计的原则,正确地对待结构设计工作。

要有责任感,时刻保持细心、耐心和精心的心态,按照既有的建筑条件,根据国家规范,多与各相关专业进行沟通,认真查阅有关资料,正确计算地库荷载,在满足地下车库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地库基础形式,优化地库顶板楼盖结构体系,可适当降低地下车库的工程造价,从而做出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曾秉祥.地下车库结构设计成本控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4):57-6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结构体系)[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结构(地基与基础)[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