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基础测试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19年国庆假期,旅游消费再创新高,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
此现象成因是
A.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旅游消费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旅游消费发展
C.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求实心理引导人们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人们生存资料消费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上升
2.高一学生小张想进行一项“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的调查活动。
小张应调查的有
①家庭人均面积
②家庭每年人均读书量
③家庭每年的旅游支出
④家庭每月人均生活必需品支出
⑤家庭每月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
⑥家庭每年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⑤⑥
3.近年来,博客用户群从社会精英向社会大众延伸。
移动博客在推广的同时也促进电信运营业、手机生产厂商、广告业、通信技术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起决定作用B.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步扩大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促进生产发展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春节全国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6%,国内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30个旅游热点城市中,22个城市旅游收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8个城市同比增长超30%,到三亚市的游客人均消费达10421元。
由此可见,我国
A.居民的享受资料消费逐渐代替生存资料消费
B.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潜力巨大
C.居民旅游意愿增强推动了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
D.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5.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同比上升14.2%。
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同比降低1%;体育健身、医疗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9.3%、24.6%、37.8%。
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消费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在增加
③居民生存资料消费费用有所减少
④当前供给能力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在2019年国家商务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我国已经是消费大国并且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表现在: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去年提高到49.5%。
农村
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
这是
①享受资料消费逐步替代生存资料消费
②农村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③我国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④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勤俭节约向超前消费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当前智能机器人能够帮我们洗衣、做饭、扫地,这是以前科幻电影中的情景,正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
“机器人迈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不再遥远”的判断主要是基于
①广泛使用机器人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对机器人的巨大潜在需求会刺激产业的快速发展
③技术进步能使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以及价格逐渐降低
④用享受资料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国家统计局表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支出增长39.3%,医疗服务支出增长24.6%,旅馆住宿支出增长37.8%,交通费支出增长22.8%。
同时,个人护理、教育培训方面投入加大,全国居民人均用于化妆品、成人教育及学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呈现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
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缩小,共享发展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②食品、烟酒、居住等生存资料消费占比较大,不能发挥消费作用
③体育、健康、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势头强劲,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④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使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快速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验类消费快速发展。
这说明
①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需求量下降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逐步满足
④居民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10.从全球范围来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500美元左右,2015年预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500美元左右。
在一般情况下可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居民A.食物消费支出占比将有较大增长B.服饰消费支出占比将大幅度下降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将有显著上升D.出行消费支出占比将有明显下降
11.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是
A.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B.家庭消费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D.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12.为了更好满足广大居民出行的愿望,今年国内多家旅游景点在中秋、国庆前夕纷纷下调景区门票价格,如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价格由220元降为190元,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价格由100元降为80元,引发了又一波中秋、国庆旅游出行的高潮。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
②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③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④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更加成熟理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2017年下降0.9个百分点。
由此可知
①居民食品支出逐渐减少
②居民生存与发展资料消费比重增加
③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
④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2017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
①发展资料消费
②精神文化消费
③生存资料消费
④享受性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推动力。
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①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②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减小
③表明我国居民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④表明消费结构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6.躺在家里,就能享受星级酒店的SPA护理;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一站式美甲、美睫服务……在“十一”黄金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去热门景点“凑热闹”而是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回血”,在体验上门服务中让身心得到放松。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将带动更多业态发展并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假期消费形态。
材料:
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②表明消费热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③说明享受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最基本消费
④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7.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人们要求富而乐、富而安、富而康,在富裕的同时获得快乐、安定、健康,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这表明()
A.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得到提升
B.我国消费者已经避免了只重物质消费的倾向
C.生存资料的消费将被发展资料的消费所替代
D.收入差距缩小导致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18.随着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最近去哪儿旅游了?最近看什么书?今天去哪健身?”等取代了“过节吃什么?”,成为问候语中的新宠。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B.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在提高
C.生存资料消费逐步过渡为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9.“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应该以精神消费取代物质消费B.应该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应该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D.应该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0.下表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的部分数据。
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居民
A.人均消费支出位居世界前列B.消费结构较为合理
C.发展资料消费比重快速上升D.享受资料消费占主导
21.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
2019年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在文化游览方面人均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超过40%。
这表明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
③攀比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④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随着人口与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成本增加,我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大幅增长。
从扫地机器人热卖,到机器人餐厅遍地开花,机器人不但成为新兴企业的选择,也逐步迈进寻常
百姓家。
由此可见()
①享受资料消费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③对机器人的巨大潜在需求会刺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④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3.冰雪旅游大众化时代来临。
2019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亿多人次,营业收入约为3860亿元。
预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时,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营业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冰雪旅游日渐红火,是因为()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②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转变
③消费升级,旅游消费成为最基本消费
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近年来,智能家居在我国悄然流行。
消费者身边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就能远远操控家电、照明、安防等,即时监测、管理家居环境,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①能够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
②决定着人们家居消费的种类、质量和水平
③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④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5.清代诗人张璨,人到中年,家道中落,抚今追昔,写有一首《无题》:“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首自我解嘲的《无题》诗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C.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D.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消费心理、消费的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
A:材料反映了旅游消费
的发展,但,未涉及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也未涉及旅游消费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A不符合题意。
B:材料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发展,这是因为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旅游消费发展,B符合题意。
C: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但材料未能体现求实心理引导人们消费,C不符合题意。
D:由材料不能得出人们生存资料消费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上升的结论,因为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不属于发展资料,D排除。
故本题选B。
2.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
“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是指居民的发展资料消费及享受资料消费。
①④:“家庭人均面积”、“家庭每月人均生活必需品支出”属于生存资料消费,①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②③⑤⑥:“家庭每年人均读书量”、“家庭每年的旅游支出”、“家庭每月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家庭每年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均属于发展资料消费及享受资料消费,
②③⑤⑥正确。
故本题选C。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的知识。
A表述错误,应该是生产决定消费;题干不体现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步扩大,B不合题意;移动博客促进电信运营业、手机生产厂商、广告业、通信技术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网络经济的发展,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促进生产发展,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消费的反作用,不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不合题意。
本题选C。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消费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
生存资料消费是人最基本的消费,不能被其他类型的消费完全代替,A错误,排除;题干反映消费拉动城市发展,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C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D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
材料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同比上升14.2%,这说明消费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①正确;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比降低;体育健身、医疗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说明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需求在增加,②正确;居民生存资料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居民生存资料消费费用减少,故③错误;④说法不符合事实,且材料中不涉及当前供给能力是否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选。
本题选A。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①: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不能替代生存资料消费,①说法错误。
②: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消费,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②符合题意。
③: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去年提高到49.5%,这说明我国的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③符合题意。
④:该选项说法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也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B
解析:B
【详解】
②③:“机器人迈入寻常百姓家已经不再遥远”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对机器人的巨大潜在需求会刺激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能使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以及价格逐渐降低,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的是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需要降低价格,否则虽然机器人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如果价格高,老百姓难以接受,也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①不符合题意;
④:享受资料不能取代生存资料消费,④错误。
故选B。
8.D
解析:D
【详解】
③④:从材料可以看出,体育、健康、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势头强劲,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使发展、享受资料消费快速增长,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反映了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情况,不体现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缩小,①与题意不符。
②:材料没有反映食品、烟酒、居住等生存资料消费的情况,反映的是体育、健康、旅游、化妆品、成人教育及学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情况,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
.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③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之忧。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⑤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心理、消费观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⑦分配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9.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恩格尔系数。
①: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需求量下降,
①排除。
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一般会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②错误。
③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居民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体验类消费快速发展,说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逐步满足,也说明居民消费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
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
2.代入法。
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3.组合法。
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0.C
解析:C
【详解】
A: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改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降低,A不符合题意。
BD:服装消费和出行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即使下降也不会大幅度、明显下降,BD不
符合题意。
C: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500美元左右,2015年预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500美元左右,这说明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因此,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将有显著上升,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消费类型
(1)按照消费的目的不同: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2)按交易方式的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1.C
解析:C
【详解】
A:材料没有体现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A不符合题意。
B:本题体现了家庭消费水平明显下降,B不合题意。
C:诗人由当初的“书画琴棋诗酒花”到如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消费水平明显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道中落”,收入减少,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C 正确。
D:材料不仅仅有生存资料消费,还有其他消费,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今年国内多家旅游景点在中秋、国庆前夕纷纷下调景区门票价格,以便更好满足广大居民出行的愿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更加成熟理性,③④项符合题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仍有部分地区或人群没有脱贫致富,①项夸大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3.D
解析:D
【详解】
③④: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般地说,恩格尔系数
越小,通常表明人们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越,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这一意味着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提质升级,③④符合题意。
①: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总额的降低。
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①错误。
②:恩格尔系数降低,居民发展与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4.A
解析:A
【详解】
①: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发展资料消费,①正确。
②:按照消费的对象划分,教育培训服务消费属于劳务消费,即精神文化消费,②正确。
③④:教育培训服务部属于生存和享受性消费,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类型、恩格尔系数。
①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这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表明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减小,①②符合题意。
③:目前我国居民仍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③不符合事实,排除。
④: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
消费的类型:①按消费对象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注意:①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②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的消费方式是租赁消费。
③按照消费目的划分的三种类型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16.A
解析:A
【详解】
①②:本题考查消费,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
在“十一”黄金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去热门景点“凑热闹”而是选择“宅”在家里休息“回血”,在体验上门服务中让身心得到放松。
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将带动更多业态发展并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假期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