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纠错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9
真情 教育探索
71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纠错本”
孟曼玲
罗甸县第一中学
摘要:解题是数学学习活动重要的实践环节,在数学教学和学习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

学生在解题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解题错误,如何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解题错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

如何才能让学生减少错误,提升数学的学习效果,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基于此,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数学“纠错本”,极具现实意义和实际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多种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并在我校高中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对学生的解题错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解题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对错题进行订正和整理,避免在以后的数学求学之路上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数学;解题错误;纠错本
许多学生面对被老师画上“X”的错题,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认为是一种失败。

这种传统权威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惬于正视错误,以至于对数学的学习难以提起兴致,最终沦落为学困生。

有部分教师,一旦发现大规模学生在某题出错时,会在下次课上重复强调;面对个别出错的情况,则会一笔带过。

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只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难以满足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现实需求。

“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错题,运用错题,只有在海量的失败之路上,汲取经验,才能夯实基础。

一、错题的价值与制定“纠错本”的意义
(一)错题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学生为什么在解题中出错。

学习基础不牢固、数学的逻辑思维错误、解题方式错误等等,都会出现必然的错误结果。

错题是衡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的重要指标,是揭示学生学习漏洞的重要方式。

重新去剖析错题,是让学生检验自身的学习情况,不断修正、完善自我知识储备、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将一个个错题、一个个学习的误区、漏洞进行有效的封堵,是提升学生正确率、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举措。

对教师来说,错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错题是学生“栽过跟头”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剖析自身的教学问题,是优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让自己更加用心地、科学的设计教学活动。

回顾错题,是提升教师和学生分析问题、研究其规律、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

(二)“纠错本”的意义
长期的影视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系统的知识管理能力和意识。

制定纠错本,是让教师和学生系统管理知识的重要举措。

于学生而言,你在哪里错了,表明你在哪里学的不够扎实;于教师而言,学生在哪儿错了,意味着你在哪里教的不够仔细或者不够用心。

因此,收集和制定“纠错本”有利于学生更好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管理,有利于教师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

二、科学的使用“纠错本”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出错,采取的均是禁止出错的方式。

在这一模式下,导致学生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教师因学生出错而不断施加复习、刷题压力,学生则因惧怕错误而只能通过不断的刷题来提升熟练度。

死板、枯燥的数学学习模式,必然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

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道理,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没有得到正确运用,可以说是一种莫名的讽刺。

敢于承认“错误”不仅考验的是教师的心理素质,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验。

只有教师自身先树立正确的“错误观”,才能避免让学生怕出错,才能让学生勇敢的面对错题,从犯错中找到修正的方式和进步的方法。

(二)纠错时要进行错误分析
以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来看,典型的错误是教学重难点的的反应途径之一。

在纠错活动中,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而是要通过这个错题,分析出错误的深层次原因,才是真正的纠错。

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做,那么在不久的将来,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题型还是会踩坑。

(三)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
在每次课后作业、考试等解题活动中,学生总会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可能是学习知识产生的漏洞或者粗心大意等等。

学会对“纠错本”的管理是填补漏洞或规避错误的有效途径。

例如:粗心类、概念模糊累、技巧类、数学思想类、新概念类、图形类等等,尽可能将同一章节的错题归集在一起,更加方便查阅,便于复习。

摒弃传统简单的将错题进行抄写入“纠错本”
(四)剖析错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题,仔细阅读题目,从题目的引入、解题的切入点、考察的数学知识点、解题技巧等等进行分析,将自身面对该题的解题思路过程详细记录在该题中,对结题思维障碍和根源进行剖析。

分析自我逻辑思维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从错题感悟入手,先写一些小结或解题体会,理清自己的数学思维障碍或解题错误因素。

(五)建立联系,举一反三
反思错题不仅仅只是填补知识漏洞,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此类题目所对应的数学知识点,同时要深入研究,查找出类似的、相关的题型。

尝试能否解出相似的题型。

如果能顺利解题,说明对改知识点已基本掌握,如果还不能解决,则需要学生对此类错题要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在使用“错题本”的过程中,学生要尝试对错题进行改变,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也是加深对该知识点印象的重要方式,也是拓展学习的最实用的技巧。

当然,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按教师所希望的方式来整理和实用“纠错本”。

但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整理和实用“纠错本”,并在课堂中积极分享整理和实用的心得,让同学们相互借鉴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建宏.高中生数学错题成因及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18.
[2]顾福勇.高中生数学错题管理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7):57.
[3]汤杰.巧用错题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J].才智,2013(27):158+164.
[4]李严.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J].亚太教育,2015(22):50.
[5]张旺林.“错题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分析[J].经贸实践,2016(23):244.
[6]汪莉莉.让兴趣与效率并存——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