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花开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花开的声音
作者:洪滨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3年第07期
曾几何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忽视了精心地钻研教材,而是一味地追求课堂上的“亮点”——课件做得令人耳目一新,学生表演的环节排练得无懈可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得当,恰到好处地抓住语言训练点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上充斥着“散乱的活跃”,变得热闹过后只剩下一片茫然;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在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的观看,蜻蜓点水般地训练过后,回首课堂所学才发现自己对该掌握的知识却模糊不清……
有首诗写得好:“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郑板桥从自己的毕生探索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在于凸显事物的内在本质——精神,也就是画竹子必须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
怎样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那么,我想结合自己在《桥之思》一课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简明扼要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依据新课标对所教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教材提供的资源、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明确具体、适度可行。
如在制定《桥之思》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我在反复地钻研教材后,发现课后问题“概括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
‘桥’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制订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因为“概括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个问题涉及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而“‘桥’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则涉及课文内涵的理解。
这两个问题恰巧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我根据这个拟订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能理解“幽静、碧波粼粼、湖光水色、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语,了解桥的功能、魅力;能力目标:通过推敲、仿写、拓展等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运用、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增加学生对桥的了解,唤起学生对构筑心桥的向往。
这样既符合了年段教学目标又整合了三个维度,同时把握课文要点简明扼要。
二、教学过程简化实在
语文教学的课堂容量太大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平平淡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平淡淡不是呆板无趣,更不是平淡无味,而是蕴涵着跌宕突起;有时也会有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我认为要做到教学过程的简化实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不能点面兼顾。
因此,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挖掘教材内在潜质,把握教材中为学生所需的重点是必要的。
如在面对《桥之思》这首诗歌时,面对三个小节的内容我在教学时是有所侧重的。
第一小节主要介绍了桥的种类和功能,浅显易懂,学生只要通过读就能了解这些内容,于是这个小节略教;第二小节体现了诗歌语言凝练、
优美的特点,适合学生积累和朗读,于是这个小节重点在于指导学生的朗读;第三小节作为课文的精髓部分,则适合教师为学生的情感迁移、意识提升发挥指导的作用,于是这段作为教师参与的重点。
这样一来,有张有弛,教学内容显得很实在。
2.锤炼教学语言。
语言是教师的“敲门砖”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体。
教师的语言应该力求做到“三精”:一是语言精当,不模棱两可;二是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
三是语言精彩,或不拘一格,或新颖独到,或幽默诙谐。
3.精设教学环节。
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有序地进行,有效地开展,也能使学生更快地得到提升。
例如,在设计《桥之思》的教学环节时,我围绕着这首诗歌的题眼“思”设计了以下三“思”:一是课的伊始,我提出“在看过收集的与桥有关的资料的之后,你想到了什么?”提这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在学完课文第二部分的时候,通过视频的感官冲击,将课堂置身于林林总总的桥梁世界,在发现美,表达美,欣赏美之后,我提出了“看到这些桥,引发了你的什么思考?”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引出学生对桥的初步感悟。
三是通过图片展示、句式练习、拓展升华让学生理解“心桥”的含义,并能从生活中找到形形色色的心桥之后,我接着提出了:“这些桥又引发了你的什么思考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层面进行一个提升,让他们从对有形的桥的体会上升到对心桥的思考,使他们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和回旋余地。
4.高效的教学指导。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完全必须的。
例如,在教授《桥之思》一课时,当学生思维陷进仅仅理解桥作为人们交通工具的作用这一层面的含义的这种思考不够到位的偏差时,我出示了几组图片——志愿者们为北京奥运会的各国来宾充当临时翻译;国家领导人到世界各国的参观访问;老师和同学们开怀畅谈……画面的展示配以适当的话外音,让学生明白了桥的另外一层含义:沟通人们的心灵。
水到渠成的巧妙引导,画龙点睛的关键性语言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指导艺术。
总之,有效的语文课堂要做到简单而不失趣味,简要而不失精彩,简约而不失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得到提升,认认真真地学到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