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讨作者:范思思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4期
摘要:数学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三大主要科目之一,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大多数高中生在解决数学难题时,经常会遇到没有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过于复杂等问题。

本文重点阐述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三角函数、概率、导数和圆锥曲线等问题中的应用,希望帮助高中生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

关键词:转化思想函数导数高中数学
引言
转化思想方法是高中生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高中生在利用转化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将不理解的待解决问题转化成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利用熟悉的解题方法求得结果。

转化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够大幅度降低高中数学问题的解题难度,所以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具有极强的可推广性。

一、转化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要求高中生能够利用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解决数学问题,高中数学教材中只给出了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三角函数值,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题目并不会直接给出上述特殊角度,需要高中生自己查表计算,不仅浪费时间,还无法保证数值的准确性。

因此,高中生可以应用转化思想,将三角函数中的角度转化成特殊角度,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会极大程度的降低解题错误率,对缩减解题时间、提高正确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转化思想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解题,可以帮助高中生分解、构造、转化数学问题[1]。

例如,“已知tanθ+1/tanθ的值为2,问sinθ+cosθ的值是多少?”,该题中并没有直接给出θ的角度,也没有直接给出tanθ的值,所以高中生在解此题时,可以应用转化思想,将
t anθ+1/tanθ转化为sinθ/cosθ+cosθ/sinθ=2,由此可以得出sinθcosθ的值为1/2,故而
(sinθ+cosθ)2=1+2sinθcosθ=2,解得sinθ+cosθ的值为±。

二、转化思想在概率问题中的应用
概率题是高考数学必考题型,相较于几何题型,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计算过程较多,高中生如果在某一计算过程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整道题结果的正确性。

为了简化概率题的计算过程,降低失误率,高中生可以将转化思想方法应用到概率问题中,利用转化思想的“正难则反”的原则进行解题,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可以从问题的方面进行探究,不仅能够提高数学题的准确率,还能增强自身逆向思维。

在遇到较为复杂的概率题时,高中生
可以对问题本身与其对立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概率所具有的对立性特点,科学运用转化思想,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对立问题,通过求得对立问题的概率,得出原问题的概率。

例如,“同时向空中抛投两枚骰子,每枚骰子有六个面,数字分别为1、2、3、4、5、6,在抛投后,以落地向上的一面的点数为准,问两点之和为6点、7点和8点的概率是多少”。

这是一道十分典型的概率问题,我们在解这种概率题时,需要先对两枚骰子进行编号,求出全部点数组合类型有6×6=36种;两点之和为6点的组合有(1,5)、(2,4)、(3,3)、(4,2)、(5,1)五种,所以概率为5/36;两点之和为7点的组合有(1,6)、(2,5)、(3,4)、(4,3)、(5,2)、(6,1)六种,所以概率应为6/36=1/6;两点之和为8点的组合有(2,6)、(3,5)、(4,4)、(5,3)、(6,2)共五种,则概率为5/36。

三、转化思想在导数问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中的导数问题具有内容繁多、性质复杂等特点,与函数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许多数学成绩不理想的高中生在面对导数问题时,只能解出与函数联系不深的小问题。

对此,高中生可以将转化思想方法应用到导数问题中,对难度较大的导数问题进行转化和简化,比如将导数问题中的“恒成立问题”与“存在问题”转化成求最值问题,能够避免对含参不等式进行讨论,简化了导数的运算过程,有利于降低计算错误,是一种十分实用的解题方法。

四、转化思想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解几何时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同样是高考数学热点题型,圆锥曲线则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它的高考抽查比例远超其他数学知识点,主要考察高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圆锥曲线的考察题型大致有三种:第一,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在正式考试中,题面通常不会给出该曲线的坐标系和图形,需要高中生自己画图分析求解,属于最基本的考察方式[2]。

第二,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锥曲线的最值和参数范围,这种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高中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以将圆锥曲线问题转化成为不等式、函数、平面几何等。

第三,圆锥曲线与直线的综合分析,这种题型通常出现在高考大题中,是最常见题型,难度也较大。

例如,数学题要求解出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高中生可以将该问题转化成点到准线的距离;如果要求解出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高中生应明白点到左焦点的距离与点到右焦点的距离可以相互转化;如果遇到求椭圆内最值的问题,可以将椭圆的参数方程转化为三角函数,从而得出最值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是高中生解决数学难题的主要手段,转化思想的本质是解释数学量之间的联系。

高中生在利用转化思想解答数学问题时,将复杂的数学题面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生活实际现象,或者将没有掌握的新知识转化成为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从而实现高维向底维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等。

参考文献
[1]林雪.关于转化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71.
[2]安宝琴.浅谈“化归与转化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3):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