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假验收考试试卷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江苏卷)高清版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江苏卷)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7152afdd3383c4bb4cd210.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地理(江苏卷)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1~2题。
1.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4.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右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6.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7.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8.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天津卷)及参考答案-高清图片-精心校正-绝无水印
![2010年高考地理试卷(天津卷)及参考答案-高清图片-精心校正-绝无水印](https://img.taocdn.com/s3/m/6057ccd6195f312b3169a54e.png)
绝密★启用前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11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 1 至4 页,第11 卷5 至6 页,共100 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 卷注意事项: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1 题,每题4 分,共44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 年4 月30 日中午30 日20 时10 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纽约一4月29 日清晨B.新加坡一4月30 日上午C.伦敦―4月30日中午D.巴西利亚―4 月29 日下午2. 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3~4题。
3. 据图2 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A.陆地相对上升 B. 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面相对上升 D. 海浪侵蚀作用加强4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5. 据各自然带在图3 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o→a 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 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 o→b 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 所处纬度越来越高据6. 图4 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 .全年炎热干燥D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7. 图5 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A.原料B.基础设施C.燃料D.消费市场8. 图6 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 10 年中出现了图 7 所示状况。
【地理】2010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自选)解析版
![【地理】2010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浙江卷自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26716bf46527d3240ce0ec.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自选模块测试本试题卷共18题,全卷12页。
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用黑色自己的签字笔活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2.将选定的试题题号用2B铅笔填写在答题纸上的“题号”栏内,在科目标记栏内,将该题所属科目标记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填写和填涂。
3.考生在18道试题中任选6道题作答,多选无效。
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3分)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3分)○1高山湖泊;○2火山锥;○3峡谷;○4冰川;○5地堑A. ○1○2○3B. ○2○3○4C. ○1○3○4D. ○3○4○5(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
(4分)题号:12 科目: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3分)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3分)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4分)题号:11 科目:地理“旅游地理”模块(10分)1.B2.C 印度教: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8f8c652f60ddccdb38a020.png)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1.(4分)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4分)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3.(4分)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4.(4分)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5.(4分)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6.(4分)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4分)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4分)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9.(4分)S地的纬度()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低于M地10.(4分)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4分)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3.(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1)读图,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河、黄河、河.(2)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1.(4分)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政策、交通等),沿海滩涂受海水影响明显,含盐量高,经过改良后方可种植农作物.【解答】解:沿海滩涂受海水的影响,盐度或含盐量较大,影响很多农作物生长,经过改良后,适应性的植物还应是耐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b0843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2.png)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8~30题.1.(4分)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4分)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4分)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如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4分)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4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下表是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6~8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6.(4分)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4分)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4分)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9.(4分)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10.(4分)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4分)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题,共46分)12.(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4、15、16、17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地理(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ccbb13a2161479171128f6.png)
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赵丽欣邮编:134001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地理试题(以下简称试卷)总的来看自然地理(52分)与人文地理(58分)大致相当,在题型上有所变化:增加了选作题、出现了开放性试题;与往年相比,特别是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难度要明显高于2009年的全国2卷与宁夏卷,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上,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特点一: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而是要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启示一:教学中要梳理学科探究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选择题9-11题中死海再一次出现,以及地理学科非常经典的地球运动部分没有题,这都再一次印证了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也绝不是轮流坐庄,传统的考题一般比较直接地考查教材知识点,而今年的地理试题则运用多种设问的形式和角度,紧紧围绕考纲中提出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设问,尤其是对学生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如选择题的4题,学生要仅靠学习的教材中的知识是无法作答的,必须从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2000年起开始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推论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口最多,这些人口要18年后才能全部成为劳动力所以2019年人口负担最轻,同理这些人要65年后全部成为老年人,所以2066年人口负担最重,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既是高考的要求,同时这四项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四项能力结合起来既是学生答卷过程,实质上也反映了地理学科的探究过程。
如第36题,第⑴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考察虽然是“地形分布”但绝不是简单的“是什么”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首先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MN一线的等雪期线的分布状况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分布,进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分析地形与等雪期线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把二者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6537f66c85ec3a86c2c555.png)
考生注意:1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共计 50分,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共计100 分。
3 .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 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历时184天的第41届上海世博会完满落幕, 闭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1日20时10分举行。
1. 根据上图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 .纽约—— 10月30日清晨 B .巴西利亚 —— 10月31日上午2. 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2011.1C .伦敦——10月30日中午D .新加坡 11月1日晚上新加坡巴西利亚伦敦纽约2010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顶部装有太阳能板,面积达 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太阳能屋面。
假如要获得最大发电量,主题馆顶上的太阳能板最好能够调节角度,在一年 中太阳能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A • 23. 5 °B • 47 °C • 66.5 °D • 90 °(二) 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是两地地震的相关数据。
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三)据有关方面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为 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 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的岩体已被侵 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6•材料所述的 蜂巢”,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火山活动B .风力侵蚀C .流水溶蚀D .风力堆积7•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 •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 •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4.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C .两地震中相距约 6000千米 5•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不同,主要原因有B •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D •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四)径流系数是一个地区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 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下渗、植物截留等。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c8215227916888486d757.png)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1,完成1~3题。
B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B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D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B.严重缺氧C.有大量可燃气体D.火山灰浓度大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90a8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如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1.(3分)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2.(3分)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D.气旋、暖锋3.(3分)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如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4~5题.4.(3分)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5.(3分)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6~8题.6.(3分)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7.(3分)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8.(3分)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9~11题.9.(3分)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B.13时C.16时D.19时10.(3分)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11.(3分)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1分)12.(3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如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13.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 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材料1: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材料2: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下图)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材料3: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互相信任和边界地区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根据材料1、2,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2)图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提示:sin45°≈A.1 300km;B.1 800km;C.1 000km;D.2 100km.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如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1.(3分)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D.东北信风带【考点】25: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分析】本题考查了读图能力.根据图中云层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大气的运动方向,进而判断其所处的风带.【解答】解:读图分析,图中白色代表的是云层,其运动方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而且成逆时针方向运动,所以是北半球的气旋,又由于该天气系统位于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所以位于西风带。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假验收考试试卷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假验收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1182bf6b8f67c1cfbd6b814.png)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假验收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I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2题。
1、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A. a B. b C.c D.d2、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A.甲B.乙C.丙D.丁3.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3为我国东南地区某等高线地形图,读图3回答4—5题。
4.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250米B.300米C,260米D.320米5.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图4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7.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B.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雨季C.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D.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8.当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成逆时针方向流动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D.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读图1回答9~10题。
9.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图6),回答11—13题。
高三地理上册暑期考试试题04
![高三地理上册暑期考试试题04](https://img.taocdn.com/s3/m/bf4c94e30975f46527d3e1ec.png)
图81月8月12月月降水量mm月均温℃牛栏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考暑期培训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请将选择题答案认真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
试后分析,请将试卷保存好。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题,42分,每题1分)1.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A .大气的逆辐射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 2.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右图是公园(林草地)、操场(裸地)、 足球场(草坪)三个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
①、②、③ 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A .公园、操场、足球场 B .足球场、操场、公园 C .操场、足球场、公园 D .公园、足球场、操场4.图8是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各月的气 温及降水量,关于该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 .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适宜发展橡胶种植5.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图中等值线数值a >b ,甲、丙两地的距离不大于1110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 C .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6.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
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 .夏季大于冬季 B .午后大于夜晚C .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D .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图13 · ·丙7.下图中甲和乙分别表示某地最热月和最冷月的等压线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月份P地处于冬季,风力比夏季强 B .乙月份P地处于冬季,风力比夏季强 C .甲月份P处高温少雨D .乙月份P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风力小于夏季8.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 处为东北风B .图中C 处为动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带 C .图中D 处为西南风D .图中E 处为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9.下列叙述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A .北太平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B .正是北极科考的最好季节 C .正是我国长江处于丰水期D .正是巴西高原草原茂盛.植物葱绿的季节2007年10月21日起,1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期总结性测试题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期总结性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d16b1f02020740bf1e9b14.png)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期总结性测试题地理试卷考生需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09高三地理试卷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在答卷纸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第Ⅰ卷(选择部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右为世界某区域的交通状况图,读后回答1-2题。
1.从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论其路线选择的主要经济功能为A.内陆资源的出口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C.开发内陆D.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2.由图中各国国界的划分和铁路的分布看,显示其发展过程深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口的分布 B.矿产的分布C.殖民的背景 D.地势的高低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
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分的一只破旧篮球。
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彩子都看不见。
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
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
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
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3-4题。
3.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4.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是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5.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6.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
安徽省2010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检测试 新人教版
![安徽省2010届高三地理第三次质检测试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df982a08a1284ac85043f0.png)
安徽省2010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下图为“贝加尔湖水温变幅随水深的变化”统计表.据此回答23.由表中资料,判断影响湖面水温的主要因素是()A.湖水深度B.湖泊面积C.气温变化D.湖泊形状24.以下各湖泊(群)的成因和其他明显不同的是()A.XX B.维多利亚湖C.五大湖D.长白山天池生长期是指一年中温度条件与水分条件允许作物生长的时期。
由于温度和水分是决定作物时空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按因子不同贡献率分为温度生长期、水分生长期、综合水热生长期。
结舍我国某地的生长期相关数据,回答:年份初始日期(月/日)终止日期(月/日)生长期(天)温度生长期1961-1990 4/17 9/2 1611971-2000 4/7 9/30 176 水分生长期1961-1990 6/1 9/24 1161971-2000 6/11 9/23 10525.通过气候资料前后30年对比计算,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A.本地区近年来温度总体上升,热资源盈余B.本地区水资源欠缺,水分条件限制作物生长C.近30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干旱逐渐减少D.春旱期的时间近30年来较前30年有所延长26.根据资料分析,泼地农业发展适合采取的措施有()A.在生产实际中,采用抗旱措施来提早综合水热生长期B.鉴于秋季严重缺水的实际,建议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进一步研究、完善、推广水田农业技术和节水农业D.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加快热带农业高效发展读我国主产省秋冬种油莱面积增长情况兢计表,回答以下问题主产省秋冬种油菜面积增长情况27.表中主要省份秋冬油菜播种面积同比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全球变暖,冬季温度升高利于油莱生长B.政策限制油菜籽进口,并对国内油菜籽进行收储C. 2009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收成创纪录高位D.2008年油菜产区旱灾严重,减产幅度较大28.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同秋冬种油菜主要分布区的最主要优势是()A.河网密布,水源充足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气温适宜读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阶段考试题3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阶段考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777143e0910ef12d2bf9e717.png)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第一次阶段考试题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或已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位置图。
回答1--3题。
l .上图中,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是A .②B .③C .④D .⑤ 2.若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点举行,区时为12点的城市是A .①B .②C .③D .④ 3.上述城市中,气候特点和①图城市相似的是A .②B .③C .④D .⑤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l 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回答4-5题。
4.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5.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 气候变干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6-9题。
6. 图中工程线路的起点位于A.黄河上游电站B. 柴达木盆地C. 三峡水利枢纽D. 塔里木盆地 7. 影响P 地地表环境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风化作用B. 风力沉积C. 流水侵蚀D. 地壳运动 8. 为促进P 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A. 种植业B. 牧业C. 林果业D. 渔业 9. 关于Q 市所在省(区)人口迁移的判断,正确的是A. 迁入率高,原因是出生率低B. 迁入率高,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 迁出率高,原因是大型工程建设需要D. 迁出率高,原因是青年劳力丰富工程路线 500 等高线 P Q采用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模型试验,可以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合理性。
下表为降水量在60mm/30分钟时,“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
回答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B.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C.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D.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11.在植被覆盖率变化幅度相同条件下,同时对减流减沙效益影响均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变化范圈是A.20%~40%B.40%~60%C.60%~70%D.70%~85%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原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高三地理暑期检测题
![高三地理暑期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f55e75d0d233d4b04e695b.png)
高三地理暑期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读图答复1~3题.1.假设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局部,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好位于O点,那么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 B.② C.③ D.④3.假设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A.A点B.B点C.C点D.D点读图,AB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此时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附近.答复4-6题.4.假设图是以赤道某点中央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交点〕,赤道上只有图内各点为7月7日,那么北京时间为A.8日12时 B.7日0时 C.8日8时 D.7日8时5.上题条件下,以下说明正确的选项是A.安大概湖烈日当空B.南极圈极夜范围在扩大C.亚历山大港温和多雨D.我国长江口东海海域海水盐度达一年中最大6.假设图是以北极为中央的投影图,那么A所处的纬度是A.66°34′N B.23°26′N C.60°N D.0°以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局部表示夜半球〕,读图答复7-8题.7.假设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那么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2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C.9月24日3时20分D.9月23日7时8.据一行驶在某洋面轮船上的船员观测,这一天正午,该船桅杆没有影子,且当其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恰巧为北京时间13点,可以推断该船可能正处于A.马尔代夫附近的印度洋上 B.船刚过马六甲海峡C.在大堡礁以东洋面 D.即将登陆美国迈阿密读下表三个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和三地与北京相应位置示意图,答复9-10题.甲乙丙日出6:36 6:54 7:33日落16:51 15:31 17:359.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南半球 B.北半球C.赤道上 D.南回归线与0°经线交点上10.乙城是上图中的A.a B.b C.c D.d以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答复11-12题.11.2022年5月5日凌晨发生了月食现象,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1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P点时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C.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长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答复13-15题. 13.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1日8时召开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 2022年3月1日19时B. 2022年3月12日8时C. 2022年2月28日21时D. 2022年2月28日19时14.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方案召开1小时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 8-9时B. 14-15时C. 15-16时D. 20-21时15.总部领导在北京盛夏时节乘飞机直航至某海外分机构考察,到达时当地正值冬季.此海外分机构位于A. 底特律B. 利雅得C. 东京D. 悉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答复16~17题.16.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7.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到达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到达正午时的最大.读图答复18一19题.18.该地位于A. 45°N, 110°EB. 21°34´N, 110°EC. 45°N, 130°ED. 21°34´N, 130°E19.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B.重庆市各地昼短夜长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答复20题.20.河流R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3 月21 日6 时整,甲地〔40ºN , 45ºE 〕正好日出.据此答复21-22 题. 21.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 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 3月21日14时50分B. 3月22日14时50分C. 3月22日15时10分D. 3月21日15时10分22.此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A.50º B. 40ºC. 73º26ˊD. 16º34ˊ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答复23 题.23.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A. aB. bC. cD. d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读以下图完成24-25题.A B120°E 120°W24.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A.7月2日11时 B.7月1日21时C.7月1日19时 D.6月30日19时25.从A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二、非选择题〔50分〕26.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假设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千米.〔2分〕〔3〕如果把改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1分〕〔4〕小河流向_________方.方案把水从A水库调到C水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拟合理?为什么?〔4分〕〔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先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_____.为什么?〔3分〕27.以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假设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以下要求:〔9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那么北半球进入季.〔2分〕〔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 ,其中是晨线, 是昏线.〔3分〕〔3〕写出B点的经度〔1分〕〔4〕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点钟,C点的昼长是小时,北京时间是 .〔3分〕28.读图,完成以下要求:〔5分〕〔1〕下面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那一条剖面线画出的_____________.〔2〕图幅所示地区最大的相对高度H为___________.A.500m>H400m≥B.600m>H500m≥C.700m>H600m≥D.800m>H600m≥〔3〕该地区可以运出的物产主要有〔〕A.椰子、芒果B.苹果、花生C.柑桔、茶叶D.人参、大豆〔4〕甲地所在的山坡最适合种植〔〕A.马尾松 B.杉树C.水稻D.杨树〔5〕如果当地不注意植被保护,在该河两岸可能看到____色的土壤. 29.读以下图答复:〔10分〕〔1〕上图为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冬至日正午日照情况,如果此城市的纬度为40°N,那么∠α的角度为_______________.〔2分〕〔2〕该城市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3:00,此城市的经度为:〔2分〕〔3〕冬至日前后,此住宅区的阳光照射情况如下图.为保证居民冬季的阳光照射,此城市的楼高与楼间距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2分〕〔4〕此时,地球上旗杆的影子指向正北..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0.以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局部〕,N 为北极点,弧AB 、AC 、AD 皆与极圈相切于A 点.〔16分〕〔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 ,该段弧线是 〔晨、昏〕线.〔2〕该日,A 点的昼长为小时,C 点夜长为 小时,E点早晨 时日出.〔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那么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00H高三暑期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B2.C3.B4.B5.A6.C7.A8.B9.A 10.A 11.C 12.D 13.C 14.B 15.D 16.C 17.D 18. B 19. C 20.B 21.D 22.A 23.C 24.D 25.A.二、综合题〔50分〕26.〔10分〕〔1〕11 4.6〔2〕1:100000〔3〕东 AC 由于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4〕乙乙处等高线较甲处稀疏,坡度比甲处更平缓.27.〔9分〕〔1〕7O°E 0°秋〔2〕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3〕11O°W〔4〕18 12 15点20分28.〔5分=5×1分〕〔1〕A-B 〔2〕D 〔3〕C 〔4〕A 〔5〕红色〔或砖红色〕29.〔10分〕〔1〕26°34′〔2分〕〔2〕105°E(2分)〔3〕1:2〔2分〕〔4〕太阳直射经线上〔105°E〕,23°26′S到66°34′N及66°34′S到90°S各点〔4分〕30.〔16分=8×2分〕.〔1〕弧AC 昏〔2〕24 12 3 〔3〕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4〕6月22日8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地理上册暑假验收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I卷(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
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2题。
1、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A. a B. b C.c D.d
2、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
座,应保留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等高线示意图(图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图3为我国东南地区某等高线地形图,读图3回答4—5题。
4.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250米B.300米
C,260米D.320米
5.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图4为我国某地区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黄淮海平原7.当该地区地下潜水位达到一年中最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河套地区出现凌汛现象
B.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雨季
C.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基本结束
D.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繁影响该地区
8.当该地区地下潜水得到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成逆时针方向流动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D.我国北方地区常出现沙尘暴天气
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读图1回答9~10题。
9.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图6),回答11—13题。
11.图归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两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
12.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火,年降水量变率人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13.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图7是某地区合理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当地主导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
15.随着城市的发展,现需要一片新的居住用地,最合理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读图8回答16—17题
16.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
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 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
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的变化B.城市规模扩大
C.农业生产的发展D.全球气候变化
17.上题所述地区的工业区最有可能位于
A.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18—20题。
A.①为拉萨B.②为西安
C.③为成都D.④为昆明
19.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④位于湟水谷地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东南丘陵D.④位于黄土高原
20.近几年来,上述四省区中有一个人口数量变化较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原因有A.行政区划的变动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D.人口内迁
图9是2004年8月2日澳大利亚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X附近的锋面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可能是
A.天气晴朗,温度升高B.降雨、刮风、降温
C.连绵阴雨,气压降低D.多云、闷热、无风
22.图中所示季节,正值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的农场
A.播种小麦的季节B.收割小麦的季节
C.在牧场上放牧的季节D.剪羊毛的季节
图10是“某大洲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24.如果地理老师要求你收集甲、乙河流的相关资料,列表比较这
两条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点。
可以通过查找以
下哪些地图来了解
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水系图》
③《中国气候图》④《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⑤《中国政区图》⑥《中国内河航线分布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举行落成仪式。
连同位于南极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3’E),我国已有三座极地科考站。
据此和图1完成l~3题。
25.北京分别位于黄河站、长城站的
A.东南方、西北方
B.东南方、东北方
C.西北方、东南方
D.西南方、东北方
26.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站纬度高于中山站,年均气温低于中山站
B.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
C.黄河站一年中极昼、极夜的天数多于中山站
D.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
图12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日最可能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28.①地可能为
A.鸟鲁木齐B.成都
C.北京D.上海
读图13“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29—30 29.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
30.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第II卷(综合题共55分)
31.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6分)
(1)图(1)中反映的是什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原因。
(4分)
(2)图(2)中B位于哪一省,试分析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以及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出的原因。
(4分)
(3)试分析图(3)中的等值线在C处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4分)
(4)图(4)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4分)
32.读图16“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2分)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5分)
(2)判断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东西哪一侧的大洋?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
(3)简析①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分)
(4)城市带②和③共同的区位因素有:(3分)
(5)指出④附近发展农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1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
注: 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承四条水系。
(1)长江在A河段的河道特征,试用地质作用的原理解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2分)
(2)长江在什么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量最多,原因是什么?(2分)
(3)试分析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4分)
(4)试分析江汉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4.(15分)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6分)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
为什么?(4分)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2分)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