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李梦
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11期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萨克斯音乐的历史发展进行阐述,其中包含古典萨克斯音乐与爵士萨克斯音乐的发展及在当今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在创新中延续传统,更加深入的研究萨克斯管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萨克斯管;音乐;发展;起源
一、萨克斯管的历史起源
阿道夫·萨克斯生于比利时迪南,在他潜心研究多年后,经过改良单簧管乐器并同时结合了长笛的勃姆式体系,在1840年终于创造了一种将铜管的嘹亮音色与木管的柔和完美结合的乐器,从此人们以他的名字来为此命名。
最初萨克斯音域广泛,其中包括超高音萨克斯、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及C调萨克斯、F调萨克斯、倍低音萨克斯、上低音萨克斯与次中音萨克斯。
经过不断的改良后,高音萨克斯、中音萨克斯、次中音萨克斯与上低音萨克斯现在依然被广泛应用,倍低音萨克斯则多数应用于乐团中。
这种乐器发明之后立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许多国家及军队开始引进这门乐器,并在乐团中大放异彩。
萨克斯管被称为“具歌唱性的乐器”,直到现在萨克斯管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并在社会中广泛的流行与应用。
二、萨克斯管在乐团中的应用
在历史上,专门为萨克斯所谱写的音乐作品并不多,但在萨克斯管这门乐器诞生之时,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艾克托尔·路易·柏辽滋为它量身定做了一曲《圣诞歌》。
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在1924年发表的《蓝色狂想曲》获得了成功,他也因此曲一举成名,这是他最初写给钢琴独奏的,后期改编为了管弦乐团合奏版本,在最初时由于他担心配器方面,所以最初的配器版本是由美国作曲家格罗菲所完成的,后来格什温自己又重新配器,就是现在的管弦乐团版本。
在改编后的乐团版本中,萨克斯管也占据了相对重要的地位。
在管弦乐团版本中,在木管组的配置中运用了两支中音萨克斯管及一支次中音萨克斯管,结合了钢琴的独奏,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音乐盛宴。
这首古典与爵士风格的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所以在乐曲开始,单簧管的独奏中,结合了滑音、颤音及超高音的技术,令爵士风格能够被更好的彰显出来。
主题从单簧管的一个滑音作为开始,法国号与萨克斯管在其中起到了带领节奏性主题作用。
作者曾描述过,他创造这部作品时,灵感来源于在火车上听到的铿锵有力的节奏与火车移动时的撞击声,他称为这是“从噪音深处听到的音乐”,给了他莫大的灵感。
后来,这部作曲被改编为了萨克斯管的独奏版本,当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很好的服务于音乐主题,使古典与爵士的风格在对比中融合,成為了美国早期爵士音乐的代表性作品。
在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图画展览会》中,萨克斯管在第二幅图画中,以独特优美的音色再现了游吟诗人的歌唱,舒缓的速度衬托了萨克斯管独奏旋律的朴实与动人,很好的描绘了一幅古城堡安静抒情的画面。
三、萨克斯管的独奏魅力
许多古典音乐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后,逐渐被改编为了萨克斯管的独奏作品,例如德彪西的《狂想曲》、蒙蒂的《小查尔达什》。
成为了萨克斯管独奏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乐曲,萨克斯管的独特音色令乐曲更加具有音乐感染力。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萨克斯管在爵士音乐中,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乐队中的独奏乐器。
初期爵士乐的乐器并非萨克斯管,而是军乐团中铜管乐队中的短号、长号与鼓、贝斯与单簧管等。
早在1917年前,早期的爵士乐已经成型,但并没有录音作为记录。
逐渐后期出现了摇摆大乐团,乐曲经过精心的演排,同时给了一些乐器手们独奏的空间,让他们尽可能的去发挥即兴独奏。
同时,乐队中的萨克斯手们,在此时开始逐渐被重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独奏开始的一个前期铺垫。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查理帕克与小号手约翰伯克斯及古莱斯皮一起创建了比波普音乐风格也称为Bop。
这种风格更为自由与创新,可以看作为现代爵士乐的前身,比波普在即兴演奏上更为自由,在主题开始之后,即兴演奏不受主旋律的限制,给予演奏者一个充分发挥演奏的空间,也更加强调演奏速度要快,要求演奏者在即兴方面也要更具有创新精神。
四、萨克斯管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
萨克斯管因自身的独特音色,也常常被用于电影中的配乐和主题曲等使用。
它的独特音色能够很好的渲染电影中的气氛,各类的音乐风格都可以轻松驾驭。
在一些电影中,它的独特音色可以演奏一些低沉的音乐,通过节奏型与速度的变换,它可以表现出电影主人内心的紧张与压抑,能够更加细腻的描述内心情感活动,也能够更好的抒发感情和丰富音响效果,让观众也能更深入的体验和体会电影深层含义。
同时,萨克斯管中音区与低音区的运用,演绎出有着淡淡忧郁色彩的蓝调音乐,在美国老电影中常看到这样的场景,酒吧的昏暗灯光,人们悠扬的摇晃手中的酒杯,萨克斯管的声音,恰到好处的渲染了这样的气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两句来形容萨克斯管在电影音乐中运用的地位并不为过。
还有许多电影中的主题曲运用了萨克斯管,它丰富而具有多元化表现力的音色很好的体现了电影中主题曲的魅力,著名的电影及音乐剧《音乐之声》中,广为大众所熟知的《雪绒花》在1959年由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二人作曲与作词,合力创造出这首著名的乐曲。
五、结语
在萨克斯管爵士乐逐渐发展之后,产生了更多的爵士乐风格,风格更加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间推移,萨克斯管音乐逐渐向流行音乐领域出发,许多萨克斯管演奏家们的优秀作品更加推动了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例如广为流传的肯尼基的《回家》与《茉莉花》等,可以说肯尼·基的音乐再次将萨克斯管音乐推向了一个高潮,引领了萨克斯管时代的又一次发展。
至今为止,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萨克斯管演奏家,萨克斯管起源与历史,在我们深入了解后,更应该做的是在创新中延续传统,更好的将萨克斯管的音乐魅力推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西方管乐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张岩.萨克斯浅说[J].戏剧文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