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 .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 .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 (2分)下列农作物品种中,在明清时期传入并推广种植的是
A . 水稻
B . 甘薯
C . 棉花
D . 粟
3. (2分)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材料所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
A .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 . 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C . 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D . 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
4. (2分) (2015高二上·湖州期中) 儒家思想主张“华夷之辨”,“内中华外夷狄、贵中华贱夷狄”的华夏正统观念在汉族士大夫中根深蒂固。

但满清入主中原,最终能得到士大夫接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 . 异族入主中原以非首次,蒙古曾统一中国,士大夫已经习以为常
B . 满清入关之初,吏治清明,轻徭薄赋,社会安定,赢得民心
C . 满清以科举怀柔士大夫,以文字狱镇压反抗
D . 满人全面汉化,以示满汉无别,因此得到士大夫的支持
5. (2分)从1492年至1750年左右,一场规模空前的地理大发现、大探险和大殖民运动在全球展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的起点。

下列关于“起点”的相关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A . 传播基督教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B . 地理学知识的进步和蒸汽轮船的改进为大探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C . 这场运动为欧洲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基础
D .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是率先进行殖民探险的国家
6. (2分)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对外殖民的地区。

第一个到东方殖民,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东方的国家是()
A . 葡萄牙
B . 西班牙
C . 英国
D . 荷兰
7.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B . 产业革命增加了工人阶级收入
C . 城市化促进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D . 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劳动
8. (2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 .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9. (2分)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做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

我们由此统计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 .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 . 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10. (2分) (2018高一下·海安期中)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1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A . 洋务运动的办厂诱导
B . 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 . 清朝政府的放宽限制
D . 西方列强的放松侵略
11. (2分)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想
B . 1958年为加快建设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在苏俄建立初期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2. (2分) (2020高一下·吉林期末) 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 . 布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B . 电子货币、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 . 支付宝、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D . 菜蓝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13. (2分)(2017·郴州模拟)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

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

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

”以下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A . 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发文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B . 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C . 从现代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 . 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娱乐生活
14. (2分)(2019·河南模拟) 1865年,总理衙门致函李鸿章,要求他对报纸上刊登他将在上海附近架设电线的说法做出合理解释。

李鸿章说:“鸿章前曾设为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议,原以备万不获一之时,存此一说,并未稍涉假借……铜线铁路,断不可行之中国。

”这种情况说明()
A . 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峻
B . 中国开办电报的时机尚未成熟
C . 晚清民用工业发展初具规模
D . 总理衙门反对发展电线电报业
15. (2分) (2018高一下·思南期中)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是指()
A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 . 开放上海浦东
C .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 .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6. (2分)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这主要说明
A . 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 . 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 . 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 . 罗斯福欲加强政府职能
17. (2分)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 .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 .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 .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8. (2分)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 .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C .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D . 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弊端
19.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这充分说明()
A .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 . 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 . 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 . 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20. (2分) (2019高三下·凌源模拟) 有学者指出:“尽管好莱坞电影依赖其强势力量正在继续将全世界变成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但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都对好莱坞电影帝国提出了挑战。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源是()
A .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 各国对民族电影的高度重视
C . 美国好莱坞电影质量的下降
D . 新的科技对各国电影的促进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25分)
21. (10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中) 明朝后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清】叶梦珠《阅世编》
材料二: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

当时(明朝后期),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

……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

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明货币交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

22. (15分) (2018高二下·定远开学考)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现代化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还有市民的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东京汴河上舟楫连樯的景象)两岸建立商店。

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令商人、卖艺者及其客人成为城市的最重要部分……加上40万的军队和官员,全城人口约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脏兮兮的泰晤士老爹(1848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
污秽怎堪此河流
面前流淌污浊水
污秽怎堪此河流
浑身披挂腥臭泥
伦敦诺尔一路臭
多少基督徒呼吸
……
冒泡河面散发臭
材料三:1876年议会通过了《河流防污法》,后又制定了《河流法》(1951,1961)、《水资源法》(1963)、《水法》(1973)、《污染控制法》(1974)等。

在科学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处理系统。

现在,有3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泰晤士河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如今,泰晤士河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流经首都城市的水质最好的河流。

——梅雪芹《肮脏的“泰晤士老爹”:污染与治理》
(1)材料一说明宋代市民的生活有了哪些突破发展?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开封府城市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的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城市市民生活改善的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2题;共25分)答案:21-1、
答案:21-2、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答案:22-3、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