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讲义5-第1讲[1].提高班.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重返校园,我的新发现〔上篇〕
1.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肯定都有些变化,你发现了新的变化了吗?
2.除了发现身边同学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变化呢?
3.学会从多方面寻找变化。

【讲义使用参考】
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较之前有所调整,“本课导引”取代了原来每课前的“学习目标”,不再是一些枯燥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带有启示性的话题,选文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如“写人类”、“记事类”等〕,而是从本课的话题说开去,联系到更多的内容,由之前的分类教学逐渐过渡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希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向学生讲解我们的教材安排。

辨“然”字成语〔上〕
这些成语你都掌握了吗?比一比,看谁填得正确,填得快,注意不要重复。

____然处之 ____然挺立____然不动 ____然大物 ____然成风
____然一体 ____然一新 ____然无存 ____然开朗 ____然大怒
____然大悟 ____然自得 ____然无恙 ____然起敬 ____然不同
【参考答案】泰然处之傲然挺立岿〔kuī〕然不动庞然大物蔚然成风浑然一体焕然一新荡然无存豁然开朗勃然大怒恍然大悟怡然自得安然无恙肃然起敬截然不同
能力提高训练
(一) 我的书包
当我们第一次跨进小学的大门时,我们的肩头就有了一个忠实的朋友——书包。

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

我也有这样一个书包,它已陪伴我工作了快两年了。

每天早晨,它伴随我迎朝阳、踏露水,去迎接新的一天的挑战;每天晚上,它陪着我送夕阳、数落灯,满载着知识踏上归途。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成了我最贴心的宝贝,最知心的伴侣,最亲密的朋友。

我的书包与大家的一样,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那好似在刚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二个书包荣耀“退休”了,于是,我便和爸爸到商店去买新书包。

站在箱包柜前,五颜六色,各不相同的书包使我眼花缭乱了。

我不断地找着,希望能有个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终于,在柜台正中,我找到了它——一个普通的帆布书包,一个令我称心如意的书包。

于是,我把它背上了肩头,当时我真是高兴极了,决定用这个书包载满知识,报效祖国。

这个书包是拉链式的,呈长方形。

它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十分鲜艳、大方。

在书包的正面,有一大一小上下两个口袋,大的放练习本,小的放文具盒。

在小口袋上,还印着一幅米老鼠的画像,可有趣了。

书包的两侧,是对称的两个口袋,也不算大,可以放字典、体育用品等。

最大的一个口袋在书包的中间,是放书本的,里面可深啦,放十多本书根本不成问题。

在这个大口袋两端,有一个提带,要是不想背在肩头就可以拎着。

提带的两侧,是两根柔软而又结实的背带,背上它,两肩的负担会轻许多,再也不会出现胳膊被勒红的现象了。

有了这个书包,我的课本有了理想的家园,我上课也安心多了。

因为我只要拉一下拉链,把书包翻开,我所需要的学习用品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的这个书包已经“两岁”了,每当我背上它,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它像一位老朋友似的,伴我度过学习生涯中珍贵的每一天!
【美文妙悟】
文章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从“来历、外形、构造、作用”四个方面,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我的一个书包,表现了我对书包的喜爱,赞扬了书包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比一比,再组词。

陪〔〕晨〔〕载〔〕密〔〕休〔〕既〔〕端〔〕培〔〕辰〔〕栽〔〕蜜〔〕体〔〕即〔〕瑞〔〕【参考答案】
陪伴培养早晨星辰满载栽树秘密〔茂密〕蜂蜜休息体育既然即可端正瑞雪2.解释词语。

默默无闻
【参考答案】默默无闻:默默:无声无息。

闻:听。

指不出名。

也作“默而不闻”、“没没不闻”。

3.“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点燃我们求知的欲望。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参考答案】
牺牲自己,点亮别人,任劳任怨,不抱怨,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品质。

这句话将书包人格化,使书包具有了人的品质。

〔教师也可以由此引入“蜡烛”精神,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稍做展开。


4.用“既……又……”造一个句子。

【参考答案】例句:妈妈既温柔又漂亮。

【教学思路导引】
作为第一篇文章,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新学期开始了,有的同学们肯定有了新的文具,有的同学买了新的书包……如何引入选文,每位老师可以灵活掌握,只要让学生对我们的课程有兴趣就可以。

例如第三题这样的主观题,所给的参考答案只是一种思路,教师视课上情况而定,鼓励同学多答出更多的精彩答案。

(二) 螳螂原来吃头发
云儿在天上飘呀飘,太阳在天上伸懒腰,鸟儿在树上喳喳叫,我在草地上找呀找。

找什么?小螳螂呗。

前几天从树上得知,螳螂吃头发,真是怪事,居然有吃头发的动物!我一定要找一只来瞧一瞧。

那是
什么?挥舞着绿色的“大刀”,瞪着黑豆般的鼓眼睛,头上的两根长须配合着“大刀”抖动着,好威风!螳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哼,别看你挺威风,我才不怕你呢!
我蹑手蹑脚地靠近螳螂,握紧早已准备好的敞口玻璃密封罐,瞅准时机,猛地一扣,小螳螂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我赶紧盖上盖子,但不能盖得太紧,得留好进空气的地方。

小家伙在瓶里不停地挥舞着“大刀”,像是在抗议。

我迫不及待地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把它从瓶盖下露出的一条缝中伸到螳螂先生的嘴边。

只见螳螂先生好奇地瞅了瞅这根头发,向前嗅了嗅,愣了好一会儿,好似在思考着什么,又像在观察着“天外来客”的动静。

几分钟后,螳螂先生似乎醒了过了,它开始行动了。

它先用“大刀”把头发切成几段,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我笑了,没想到那么威武的螳螂先生,吃起头发来,竟如此温文尔雅,真是不可思议!
【美文妙悟】
听说螳螂吃头发,好奇的作者便要亲眼看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从抓螳螂开始,一步一步,作者用生动形象幽默幽默的文笔,把观察螳螂吃头发的全过程记录了下来。

看来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都会有好文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喳.喳叫〔〕无觅.处〔〕蹑.手蹑脚〔〕敞.口〔〕
瞅.了瞅〔〕嗅.了嗅〔〕瓮.中之鳖.〔〕〔〕
【参考答案】zhā mì niè chǎnɡ chǒu xiù wènɡ biē
2.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⑴吃得非常有滋味的样子:
⑵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⑶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完全处在受制的地位:
⑷让人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⑸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⑹非常着急,无法再等待:
【参考答案】⑴津津有味⑵温文尔雅⑶瓮中之鳖⑷不可思议⑸蹑手蹑脚⑹迫不及待
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4.请你找出描写螳螂的句子。

【参考答案】挥舞着绿色的“大刀”,瞪着黑豆般的鼓眼睛,头上的两根长须配合着“大刀”抖动着,好威风!
5.“我”捉螳螂时有三个动作,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参考答案】⑴蹑手蹑脚地靠近,握紧密封罐⑵抽准时机,猛地一扣⑶赶紧盖上盖子
6.请你找出螳螂看到头发后的反应。




【参考答案】⑴好奇地瞅了瞅⑵向前嗅了嗅⑶好似思考,又像在观察头发的动静。

7.文中,“天外来客”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头发
美词佳句
①云儿在天上飘呀飘,太阳在天上伸懒腰,鸟儿在树上喳喳叫,我在草地上找呀找。

②挥舞着绿色的“大刀”,瞪着黑豆般的鼓眼睛,头上的两根长须配合着“大刀”抖动着,好威风!
③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方法点拨
写什么要像什么,让读者一眼就能在脑子里留下一个清晰的形象。

描写一个东西一定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点。

螳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大刀般的锋利前臂。

作者紧扣这一点,从螳螂的形象描写到它的动作描
写,直到描写它如何吃头发,都紧紧地扣住“大刀”,而正是因为这一对威武的大刀,才与它吃头发时的样子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感觉很有趣。

【教学思路导引】
本课的主题是“新发现”,这篇文章选材很新颖,紧紧扣住“新发现”这个主题,后面题目的设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只有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才能把题目做对。

(三) 第一次当范文
一个星期天,我们小学生也排着队,由老师领着,爬上了山头,准备赶麻雀。

极目望去,在郁郁葱葱的群冈中,到处都是人群、旗帜。

八点一过,锣鼓声、呐喊声震耳响起,可怜的小麻雀,惊慌地拍着翅膀,但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地。

一天下来,它们即使逃过了弹弓、鸟枪、鸟网、毒食等灾,还是落得被吓死、累死。

一连几年,小小的麻雀几近绝迹。

回来后,自然要写作文。

不知为什么,我很不愿意按一般的写法来写,几点钟集合,几点钟出发,几点钟活动,几点钟回家,我觉得太没劲了,很多感受都写不进去。

怎样才能把这一天写得生动有趣又充分呢?我想呀想,想到了过去读过的童话,里面的小动物都像人一样,会动脑子会说话,还会生气还会乐,我想小麻雀如果有思想,对这一天的感受肯定比谁都深。

于是,在作文里,我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小麻雀,我有十个兄弟姐妹,在这大难之日,我们千方百计寻找活路,但谁也没有逃脱死亡……麻雀也许会原谅我,人对事物的认识会有个过程,何况,当初我还是个孩子。

作文交上去了,我感到惴惴不安,我怕老师指责,因为我没有按她布置的去做。

我的语文老师叫顾鸿惠,她也是我的班主任,那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

她对我们很严厉,但我们都强烈地感受到她对我们的爱。

记得,她读了我的作文后,十分高兴,她说我“很有想象力”,不仅在班上当范文念了,还推荐给了别的班当范文。

这是我第一次写比较长的作文,当然,也是第一次当范文。

这个意外的成功弄得我又喜又羞。

我的思想好似开了一条缝: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的,只要能把你想要表达的全表达出来,不用过多地考虑格式。

【美文妙悟】
这篇美文不但鲜活地写出了自己如何写出一篇佳作,而且告诉了同学们写好作文的方法,那就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尽量表达出来。

作家小时候在写下这篇范文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童话体裁和拟人的手法来写,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关注。

正是这样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使作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也给我们指明了写作文的方法。

1.请写出像“郁郁葱葱”这样结构的词语。

〔即写出AABB式的词语,至少3个。


【参考答案】结结实实高高兴兴平平安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白白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疯疯癫癫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严厉——〔〕指责——〔〕
【参考答案】严格批评
3.“怎样才能把这一天写得生动有趣又充分呢?”这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文中有答案,请你找到,用“”画出来。

【参考答案】我想呀想,想到了过去读过的童话,里面的小动物都像人一样,会动脑子会说话,还会生
气还会乐,我想小麻雀如果有思想,对这一天的感受肯定比谁都深。

于是,在作文里,我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小麻雀,我有十个兄弟姐妹,在这大难之日,我们千方百计寻找活路,但谁也没有逃脱死亡……
只要能把你想要表达的全表达出来,不用过多地考虑格式。

4.理解文章后填空:
本文记叙了“我”的经历,得到
的启发。

【参考答案】捕杀麻雀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的,只要能把你想要表达的全表达出来,不用过多
地考虑格式。

5.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没有把这篇范文写完,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麻雀会对捕捉它的人说什么?
小麻雀生气地说:
【参考答案】略〔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美词佳句
郁郁葱葱惴惴不安几近绝迹
方法点拨
从一次捕杀麻雀的生活体验,作者从自己保护益鸟的角度去思考,文章运用了想象和拟人的手法表达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写记事的文章时也可以适当地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思路导引】
教师可以这样引入这篇文章:“新学期,肯定有的同学对自己有了更多要求,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语文方面,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越来好,正确每次都当范文……”除了带着学生分析文章,教室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讲讲写作方法,毕竟,阅读和写作不能完全割裂。

我的爸爸
大年初一的早上,窗外是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我不禁欢呼起来:“太好啦,多美的雪景呀!爸爸,咱们一家人去拍雪景吧!”“不错,一年到头,咱们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出去玩玩,今天过你年,咱们去公园”,妈妈说。

“不行”,爸爸一边看着我们,一边严肃地说,“今天我有重要任务。

”“什么任务?”我迫切地问。

爸爸抚摸着我的肩膀,假设有所思地说:“我这个当厂长的,哪能不去给职工拜年啊?”“孩子有个要求,你就满足他一回。

”妈妈一边把早点放在了圆桌子上,一边劝爸爸。

“就是嘛……”我撅着嘴,“好好好”,爸爸看我欲言又止的样子,又看看墙上的时钟,笑着对我说:“今天过年,我满足你的要求,咱们吃完早点就出发,然后我再去拜年。

”我和妈妈望着已经拿起筷子的爸爸,开心地笑了。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⑴银白色的装束,多比喻覆盖大地的冰雪。

〔〕
⑵好似在思索着什么似的。

〔〕
⑶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来。

〔〕
【参考答案】银装素裹假设有所思欲言又止
2.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地说〔〕地问〔〕地笑了
【参考答案】严肃地说迫切地问开心地笑了
3.谈谈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并用带点词语造句。

一边……一边……
【参考答案】略
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打“√”。

⑴大年初一早上,看到下雪了,“我”十分高兴。

〔〕
⑵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决定去公园。

〔〕
⑶大年初一早上,爸爸答应和“我”、妈妈先去公园,再去给职工拜年。

〔〕
【参考答案】⑶
最重要的学习
老师走进教室,在黑板旁挂上一幅人体骨骼图,上面注明了人体主要骨骼的位置及其名称。

老师对全班同学没有就这幅挂图说任何话,提任何要求,一挂就是一个月。

同学们每天进进出出,都会经过这幅画,每天上课时也都能看到这幅画。

一个月过去了,这天,老师当众把挂图取下来,然后发下一份试卷,只有一道题目:请写出人体主要骨骼的主要位置及其名称。

同学们表示强烈不满:教材上没有,老师没有讲过,也从没有提过要求,我们当然考不出。

大家忍气吞声把试卷答了,可想而知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老师把试卷收上来,没有批阅,放在一旁。

他说:“其实,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知道,什么是学习。

学习,不只是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其实,处处都可以学习。

”同学们安静了,他们把这次考试当作了一次最重要的学习。

是的,考试并不重要,甚至连学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学习的要义。

处处皆可学习,是因为处处皆有知识,关键是要做有心人。

我们应该具有主动学习的品质和精神,这种品质和精神比学习能力还要重要,或者说,有了主动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就有能够培养起自己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