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华《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2015——2016学年度)
滨泉中学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学年:六年
学科:语文
姓名:崔丽华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滨泉中学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内容索引
1、个人小档案
2、我的奋斗目标(未来三年总体规划)
3、我的课程纲要(语文、数学、英语)
4、我的教育行动(读书随笔)
5、我的教育行动(优秀教学设计)
6、我的教育行动(教学反思)
7、我的教育行动(课题研究)
8、我的教育行动(教学论文及总结)
9、教研记录(高效课堂)
10、我的教育成果一览表
11、我的教育成果(证书复印件)
个人小档案
个人简历:
姓名:崔丽华性别:女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3年9月政治面貌:群众
学历:本科职务:教师职称:一级语文教师
座佑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工作简历:
时间内容证明人1987.8--1990.7 明水县永兴中学董万生1990.8--1993.7 海伦师范学校夏重源1993.8.9--2013.6 明水县永兴中学王会友2013.9--至今明水县滨泉中学陈书祥
教育理念:
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

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教育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
行动策略:
课前行动策略:新课程背景下学会多维度备课
课堂行动策略:建构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
课后行动策略:保障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学
未来三年总体规划年度2015-2016学年度
规划内容1、加强教学研究,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2、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

4、探索校本培训和发展的新途径。

个人达标自述
1、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
训活动
3、承担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
自身的提高。

4、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
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5、定期参加有关的科研论文评比
6、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领导
同行
评价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未来三年规划
年度2016-2017学年度
规划内容1、继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从乐学到会学。

2、积极参加市级层面以上的学科教学竞赛。

3、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个人达标自述 1、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
训活动
3、承担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课题实验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
自身的提高。

4、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
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5、定期参加有关的科研论文评比
6、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领导
同行
评价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未来三年规划年度2017-2018学年度
规划内容1、在教学中继续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
从会学到善学。

2、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3、开展参与教学中“有效评价”的研究。

4、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高自己教学课件制作和媒
体使用
个人达标自述
1、认真读好六本书,并作好理论学习笔记。

六本书是:
(1)《教育新理念》、(2)《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3)《教
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5)《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6)《多元
智能》。

2、制作个人专题主页。

记录整理个人成长的足迹。

3、确立实施自己的小课题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系列。

4、争取外出学习一次,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领导
同行
评价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我的教育行动之读书随笔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高尔基在开头直白的写道。

仅此一处就不难得知,可怜的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可怜的阿廖沙,当他还不知道生活是怎样一件事情时,一家子蠢货就已经走进了他的童年。

先给这一家子蠢货做一个简短的个性介绍。

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

他性情暴躁,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当然年幼的阿廖沙也难逃毒手。

有一次竟把体弱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

外祖父不仅凶狠他还贪婪成性,他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还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

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父亲,作儿子的当然也差不到哪里去,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嘛。

两个儿子天天闹分家,为了家财全然不顾手足之情,大大出手打得头破血流。

这哪里能显示他们哥俩的真才实学啊,他们还会把自己的老婆活活打死,逼死徒工就为了省几块工钱。

他们简直禽兽不如,将别人的生命当作了儿戏。

看看这是怎样一个家啊!不,我错了。

我不应该称呼它为家,它是一个吃人的地狱。

这一切罪恶的勾当点燃了阿廖沙幼小心灵中的激愤和狂怒。

他身边的这一切层出不穷的暴行和腐蚀人心灵的恶势力没有压弯阿廖沙正义的脊梁,他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

正像黑暗包裹不了整个世界,阳光总会出现在眼前。

在黑暗的旧社会里,除了可恶的黑势力外,还有许多光明、善良的天使陪伴着阿廖沙。

是他们给了阿廖沙力量与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并相信黑暗终将被光明替代。

高尔基写到小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地把蜜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

外祖母是第一个也是最多的一个把蜜送进阿廖沙蜂窝里去的人。

外祖母是高尔基文学作品里最光辉最有人性的形象之一。

他曾深情地写到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除了外祖母,那个善良、乐观、有同情心的小茨冈;那个忠厚老实,教阿廖沙要做正直的人的老长工格里戈里;那个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

正是这些善良、平凡的普通人哺育培养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

勿庸置疑,《童年》的最基本主题之一就是阿廖沙的成长。

高尔基以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表现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的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作家全面真实地考察了俄罗斯国民的劣根性,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的小市民生活方式和卑劣灵魂。

《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痛苦的回忆,就像一场噩梦,但更多的是那永不停息的乐观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勇敢的人们前进、前进。

我的教育行动之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咏雪授课时间2016.3.6
设计者崔丽华备课组长

春彦
学科语文授课班级6年授课时数第一课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
他人的美德。

教学
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三、初读课文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
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

我们在小学
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
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
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
义庆编著。

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
谈轶事。

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
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
“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
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

拟,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
事,上课交流。

如四岁画画的王
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
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
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
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
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
录不理解的词句)。

以旧带
新,激发
孩子的
学习兴
趣。

在初读
的过程
中引导
学生学
会自主
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
学习。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

六、拓展延伸(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
天飞舞。

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
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
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
答得最好?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飞扬之态形似
柳絮因风起轻盈之雅神似
文化内蕴韵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
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
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结果。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1、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
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
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
仿写句子。

学会复
述课文
故事,有
助于学
生对文
章内容
的理解
和记忆。

学以致
用,让学
生学会
抓住形
似和神
似来仿
写。



背诵课文;整理课堂笔记。

板书设计
咏雪
老人:和善亲切家庭氛围:侄子:直率敏捷融洽、欢乐侄女:沉稳聪明轻松、温馨




我的教育行动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南朝刘义庆及其门客所著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魏至东晋时期上层人物的遗闻逸事。

该书特点“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言辞简练、辞意隽永”,《咏雪》更是这方面的经典。

因此,从文章风格入手,结合作文片断的修改练习,讲授一些语言锤炼的技巧。

总的看,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了这节研讨课各项教学目标。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除字词句翻译外,各小组还必须针对课文内容自行设计题目及答案,小组之间展开问答竞赛。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较高,能够大胆表述各自见解,获得知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正音环节,虽然我详细地点出“差”的正确读音chā,但只是将读音chā几个义项简单带过,并未提及该字的其他读音。

其实,教师有必要对该字的其他读音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比较教学,以加深学生印象。

在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这一环节,虽然学生课前有准备,但准备得不够充分。

个别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照搬照抄参考书的问题及答案。

此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教学,个别学生没有认真思考,完全依赖其他小组成员,存在侥幸、蒙混思想。

教师应通过在课前进行认真检查,杜绝这类问题出现。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认真读,读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设计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面更大。

在学生相互问答环节,我出现了一个疏漏。

有学生认为“俄而雪骤”体现课文语言的凝练,我否定了这个答案,其实这是正确的。

简简单单的一个“骤”字很好地体现了当时大雪越下越紧,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场景,这就是语言精练的具体表现。

在习作片断修改环节,我虽然注意到知识点训练,但是忽略了材料的选择。

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讲论文义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因此,对应的修改材料最好也要符合这种意境。

我选的例子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很适合,但需修改的学生习作片断就选得稍显突兀,不适合原文唯美浪漫的意境。

我的教育行动之教学故事
语文来源于生活。

正如所有的河流最终要流向大海一样,生活也必然是语文的最终归宿。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是在丰富的生活中得到进化并发展成熟的,因此语文学习必须走进生活。

那如何让生活元素融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呢?这是对语文教师
教学智慧的一大考验。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比如,在讲《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我就是这样把生活体验教学搬到了课堂上的。

上课之初,我给学生安排了一场奇妙的体验之旅。

体验分三步:
一,学号为单数的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黑布条蒙上眼睛,并按老师的提示准确拿到课桌上摆放的物品,初步体验“盲”;
二,留下一半同学继续蒙眼睛,而后幻灯片播放轻松愉悦的视频,让这些“盲孩子”在黑暗中体验他人的声音;
三,请其中的几位同学站到台前,分别按同学们给的提示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体验“盲孩子”的步履维艰。

随后,我开始点拨:“今天,我们将学习金波先生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在普通人的眼里,这个世界虽然非常美丽,但却并不神奇。

可是对一个盲孩子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刚才我们有几位同学切身体验了一下失去光明的感觉,现在有请几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本来盲孩子的心境是不好形容的,但因几位同学有了亲身体验,形容起来就具体贴切得多了。

这一生活体验,为突破本篇课文的重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同学们带着刚才的所见所感,分析故事中出现的三个主要人物:盲孩子、影子和萤火虫,教师可根据学生作答很容易归纳出:盲孩子——珍惜友谊、坚强勇敢、热爱生活;
影子——善良纯朴、忠诚守信、不畏挫折;
萤火虫——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最后,老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评价这篇文章,得出“爱”的主题也就不难了。

对于植根于生活的语文来说,生活就是它的源头活水;所以,学习语文,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如果脱离了生活,语文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我的教育行动之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名称
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13年10月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 2013.11-2014
.7
如何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撰写论文关颖
2 2014.3-2015.
3
浅谈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撰写论文张娟
3 2015.3-2016.
3
中学生的情绪如何管理撰写论文张春福
4 5 6
我的教育行动之教育成果
序号获奖项目获奖内容级别获奖时间1
2
3
4
5
6
7
8
9
附:成果证件复印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