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镇州的废弃及其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镇州的废弃及其原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镇州的废弃及其原因
《宋史·地理志》记载:“政和元年(1111年),废镇州,以靖海军额为琼州。

”瑏瑠距大观元年置镇州仅不足四年时间。

对于镇州寻废之原因,作如下分析: 镇州是在徽宗朝拓土开边的大背景下设置的,是统治者好大喜功,边臣谋求开拓之功的产物。

王祖道知桂州,兼广南西路安抚使,欲借开边之机“乘时邀富贵”,对开边之功不免有夸大之辞,《宋史·王祖道传》记载:
擢祖道显谟阁待制,进龙图阁直学士,召为兵部尚书。

未行,与融州张庄谋,使庄奏言海南一千二十峒皆已团结,所未得者百七十峒,今黎人款化,则未得者才十之一耳。

于是徭黎渠帅不胜忿,蜂起侵剽,围新万安军及观州杀官吏。

王祖道以开拓之功,屡获擢升。

而为夸大其辞,又与张庄虚报海南黎峒归附之事,引起黎人峒首不满,以致黎乱,不仅镇州遭剽掠,万安军亦遭劫难。

叛乱平定后,王祖道和张庄亦因“妄言拓地”获罪,大观四
年五月癸亥“追贬帅臣王祖道为昭信军节度副使,放张庄于永州”。

可见,海南岛上的黎人顺化程度并未如王祖道所奏般可喜。

此外,北宋前期,海南岛“耕省地,供赋役”的黎人,仅限于与州县省民往来较多、汉化程度较高的熟黎地区,广大生黎峒落依然是“弓刀未尝离手”的山地原始性狩猎经济,其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均与省地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宋政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黎峒地区建立与省地相同的统治和管理机制,改变黎人的社会结构。

归根结底,镇州的寻废表明了宋代直接统治黎峒地区的条件仍不成熟。

宋代汉、黎呈圈层结构分布,宋王朝封建势力集中于沿海州县,琼州以其地近大陆的地理优势,自宋初,便为全岛军、政统治中心,封建统治系统完备。

而镇州所处地理位置原为昌化军辖地,封建统治力量弱于琼州。

而黎峒地区自宋初便实行羁縻政策,设置土官,以黎治黎。

宋王朝要实现对黎峒地区的直接统治,就必须按照省地的形势,筑城寨、设官吏,并派兵把守,实行列郡而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然镇州“时虽建城塞,其地荒瘴,遣兵守戍,岁有死亡,无赋入,皆辇内地金帛输之”,成为了封建政府的沉重负担。

加之黎峒地区在经济状况和生
活习惯等方面均与内地存在很大差异,朝廷于黎峒地区建立州县,带有民族征服、强迫同化的性质,强行推广汉人社会结构,则必然引起黎人的不满和反抗,故至政和元年,镇州不得不废弃如初,其军额、节镇地位悉归琼州,琼州复为全岛军政中心。

二、结语
宋徽宗所处的时代,为北宋末期,也是整个宋王朝的中间时段,镇州的设置,既是北宋经略海南岛的重要成果,亦为后来南宋王朝经略岭南提供经验和教训。

镇州置于黎母山心,乃是前代王权所未及之地,一改北宋前中期“四州环一岛,百峒蟠其中”之建置模式,将封建王权推进至海南岛腹地黎峒盘踞的核心地区,乃是北宋经略海南岛黎人取得的重大成绩。

大观年间,在开边浪潮的推动下,王祖道于海南岛“抚定黎贼九百七峒,结丁口六万四千”,于黎峒腹地设置镇州,为宋代以来羁縻黎人的标志性成果,大批土酋补为土官,这些世袭土官家族,成为宋王朝在黎峒地区的统治基础。

政和元年,废镇州,封建势力撤出黎峒地区,土官系统却不断发展完善,及至南宋时期,更多的土官在镇压“黎乱”、维持黎峒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宋代推行黎人土官制度,使有宋一代“黎乱”大为减少,海南岛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镇州的设置是宋代经略海南岛、羁縻黎人的一项重大成果。

侬智高之乱给沉浸在“百年无心腹患”幻象中的宋朝君臣以沉重打击,神宗即位,立志变法图强,着意拓土开边,掀起北宋中后期三次大规模的开边浪潮。

开边在领土开拓的同时,亦是对新开拓边区经营力度的加强。

海南岛与中国大陆隔越险海,宋初统治者对其疏而治之,基本处于半放任状态。

而侬智高之乱,使得海南岛成为抵御交趾的边陲,加之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海南岛控扼南海门户的优越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朝廷将海南岛纳入经略视线范围之内,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全方位的经略,建立起一套沟通化外边民与封建王权的新的社会秩序。

镇州的设置便是这套新秩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朝廷试图对边民实行直接统治的尝试。

而黎人的反抗直接导致了镇州的废弃,这也是黎人武力修正中央王朝制度的结果。

中央王权势力与海南民众意愿不断拉锯、调试,在这一过程中,王权势力不得不妥协于强大的地方势力。

尽管如此,朝廷“重北轻南”的边疆政策仍未改变,海南岛统治机构、驻军数量仍远落后于西北边区,州县系统仍显疲弱,无有效力量应对岛内黎人的反抗。

因此,在镇州黎酋起兵剽掠之时,封建王权只得撤出
黎峒地区,继续维系对黎人的羁縻统治。

及至南宋,朝廷对海南岛的经略针对海南岛的实际社会发展状况,再无冒进之举,维持了黎峒地区的相对安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