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
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13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电刺激治疗,干预组采用综合康
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1.39±1.46)ms、尺神经传导速度为(48.36±1.39)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38.46±1.24)ms,干预组分别为(68.24±1.64)ms、(55.68±1.45)ms、
(45.51±1.36)ms,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
为(70.14±1.85)分,干预组为(81.26±2.0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65/78),干预组为93.59%(73/78),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有利于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加快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并且改善治疗效果,增强四肢运动功能,具有推广
应用意义。

【关键词】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传导速度;肢体功能;治
疗总有效率
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具体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神
经终末装置。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例如撕裂伤、
切割伤、牵拉伤、挤压伤、火器伤等,损伤位置多在四肢,阻滞四肢神经传导,
影响肢体正常功能[1]。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难度较大,不易恢复正常功能,如果
发生关节僵硬、肌腱挛缩、肌肉萎缩等,就可能导致畸形甚至留下残疾。

临床研
究认为,应尽早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以促进功能恢复。

为了改善治疗效果,本研
究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影响,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6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损伤部位为四肢神经,包括腋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等,或合并骨折、关节脱位。

排除神经完全断裂和神经不全断裂患者,排除认知、意识、精神障碍患者。

按照随机平行双盲对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78例。

对照组男45例,
女33例;年龄22~67岁,平均(50.74±4.62)岁。

干预组男44例,女34例;年龄23~68岁,平均(50.78±4.65)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无
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师为受损神经解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针对合并骨折患者,给予
神经松弛位石膏保护制动;针对关节脱位患者,采用牵引、推拿手法复位,对上
肢予以悬吊固定。

对照组实施常规电刺激治疗,根据损伤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
利用毫针进行针刺,得气后把电针仪连接到穴位皮肤,强度以能耐受为宜,选择
疏密波模式,持续输出电波,直到局部肌肉发生明显跳动为度。

电刺激治疗的频
次为1次/d,连续治疗6周。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具体方法为:①按摩治疗:保持患者关节良好体位,尽早实施发展肌力练习,若有肿胀则给予
轻柔的向心性按摩。

早期轻微按摩瘫痪肌,恢复期根据肌力水平实施不同程度的
肌力练习。

②感觉治疗:给予局部冷热刺激,让患者触摸、抓捏各种物品,促进
其神经恢复。

③运动治疗:把受累肢体的各个关节固定好,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对患肢各个关节做全范围各轴向的被动运动练习,2次/d,以保持受累关节正常
活动;等患肢肌力恢复到2级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负荷运动、助力运动、器械运
动的方式,运动量不宜太大,避免肌肉疲劳;等恢复到3级的时候,就可以选择
主动运动练习;等恢复到4级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抗阻力运动练习,以最大程度
恢复肌力。

④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与运动偏好,为其制定
日常活动方案,指导原则是“循序渐进”,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
治疗师示范正确的方法,鼓励患者多活动患肢,在此过程中家属辅助患者起身、
梳洗、穿衣、如厕等,等到可以缓步行走后,患者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
强度[2]。

1.3评价标准
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肢体功能、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总分为66+34=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判断标准为: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痛觉和神经反射基本恢复;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痛觉和神经反射有所恢复;③无效:症状和反应未见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校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见表1,干预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52.38±1.54)m/s、尺神经传导速度为()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为()m/s,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
0.05)。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m/s)
组别n正中神经传
导速度
尺神经传
导速度
腓总神经传
导速度
对照组
7
8
51.39±1.46
48.36±1.
39
38.46±1.24
干预组
7
8
68.24±1.64
55.68±1.
45
45.51±1.36
t8.392 4.571 4.762
P0.0210.0300.027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
对照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为(70.14±1.85)分,干预组为(81.26±2.0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176,P=0.039)。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73/78),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组别n






治疗有效
率%
对照组
7
8
3
3
3
2
1
3
83.33%(65/
78)
干7335
93.59%(73/
预组87678)
X
4.019
2
P0.045
3讨论
周围神经是除脑、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在中枢神经与各组织神经
间传导信号。

其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容易遭受损伤,包括神经轴索中断、失去传
导功能、神经断裂损伤等,导致相关区域发生运动、感觉障碍[3]。

临床研究发现,神经损伤的最佳恢复时间应该在6个月以内,因此,应针对损伤部位采取积极有
效的治疗措施。

电刺激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可通过电流刺激局部血运,激活肌肉运动电
波信号,并且唤醒暂停传导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重建神经传导功能。


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医学工作者发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时机应越早越好,而
治疗的手段应多元化和整体化,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受损神经全面恢复。

按摩可改
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瘢痕粘连,松弛瘫痪的肌肉,恢复本身肌力;感觉治疗可
刺激肌肉和神经,诱导神经功能恢复;被动运动可防止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关节
僵硬、挛缩变形、肌肉萎缩等;而且运动为一种生理刺激,可减轻周围组织水肿,激发神经系统的紧张性和兴奋性,促进周围神经髓鞘的代谢与血循环;作业治疗
注重实用功能,可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增强自信心和独立生活能力。

从研究结果来看,干预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更快,上下肢运动功能更好,总体
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性康复疗法有利于
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并最终改善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在发生周围神经损
伤后,人体会出现继发性外伤、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挛缩变形等一系列问题,
单一疗法有其局限性,电刺激只能发挥一部分作用,综合性康复疗法才能保障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怀权.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7,12(S2):371.
[2]杨佩君,蒋斌,王美芬,等.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0.
[3]王丽婷,冀云涛,云宝琴,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8):131-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