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倡议书比用通知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用倡议书比用通知好
最近,本人出差回来刚上班就看到一则“通知”,现抄录如下:
通知
兹有机关刘××因租住房屋漏水造成电起火,烧坏家具、电器等价值近2万元,由于小刘新婚不久,家在农村负担较重,在此危难之际,机关党支部经研究决定通知大家捐款,奉献一片爱心,捐款数
字不限,捐款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至8日,捐款地点为机关党支部办公室。
此通知阅后请相互
转告。
机关党支部
2000年11月1日
看完通知,作为小刘的同事,本人为小刘遭受不幸感到难过,当即捐款。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组织上只能倡导这种精神但不能下行政命令强迫大家捐款,因为捐款是个人的事情。
笔者
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作文以分析。
所谓“通知”,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些事项告诉有关单位和人员知道。
这是一种在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公文,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机关、团体对个人,机关内部布置工作、传达
事项、召开会议,都往往采用通知的形式。
从文书写作理论上讲,通知可分几种:布置工作的通知;转发报告、意见,请示的通知;
召开会议的通知,发布行政法规、任免干部、传达领导意见的通知。
不论哪种通知,都必须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被通知的单位、个人、通知的目的及要求,通知的事项,通知单位和日期。
当然,各种类型的通知在写法上又各有其特点,这里不作详细叙说。
上面这则通知,本人认为既有“传达事项、交流信息之内容,又有布置工作之含义”,且着重点在后者,有必须贯彻执行之意。
事实上,捐款这种行为不能*行政命令,只能加以引导,倡导一种献爱心的精神,如果用“通知”这
种形式去要求大家捐款,有可能影响预期效果。
那么,采用什么写作形式呢?本人认为采用“倡议书”这种形式可能体现这种群众参与性活动,其效果也会更好。
因为“倡议书”写作手法比较灵活,
具有很大的群众性,对象更加广泛,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它是把一项重要的有创造性的建议或党组织和有关团体、领导的号召变为群众行动的重要途径。
“倡议书”在写法上有如下要求:在正文要写清发倡议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成盲目的行动。
在结尾要写上倡议者的希望和建议,最后是署名和日期。
根据这个要求,本人就此事拟了一个“倡议书”,以供参考: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