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水仙子·重观瀑布》是由乔吉所创作的,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仙子·重观瀑布》的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朝: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水仙子·重观瀑布》简介
《水仙子·重观瀑布》是乔吉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小令想象丰富,境界开阔,即景抒情,移情于景,奇思妙想,连用一系列的比喻,自远而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述瀑布胜景。
《水仙子·重观瀑布》注释
①雪练:像雪一样洁白的绢。
②霄汉:此指天空。
③似白虹饥涧:意为像白虹吞饮涧水一样。
④玉龙下山:喻瀑布从山顶奔流而下,如玉龙下山一般。
⑤晴雪飞滩:意为瀑布溅起的水花,像雪花一样,落在沙滩上。
《水仙子·重观瀑布》赏析/鉴赏
《水仙子·重观瀑布》鉴赏一
乔吉游览乐清(今属浙江),作《水仙子·乐清白鹤寺瀑布》:“紫萧声入九华天,翠壁花飞双玉泉。
瑶台鹤去人曾见,炼白云丹灶边。
问山灵今夕何年?龙须水殊砂腻,虎睛丸金汞圆。
海上寻仙。
”对瀑布本身着笔不多,意犹未尽,于是有了这首续作。
起首两句,从意义上说是流水对,即出句与对句连续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天上的织机停止了工作,一匹雪白的绸绢从危立的石壁上方高垂下来,寒光闪闪,瀑布的形象既雄壮,又飘逸。
“天机”、“月梭”、“石壁高垂”,无不形象恢弘,这就自然而然
使人慑服于这条“雪练”的气势,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雪练”不仅气势雄壮,而且构造奇特。
原来它粗看是一匹整幅,细细望去,却可以析成一缕缕带雨的冰丝。
元人伊世珍《嫏嬛记》载,南朝沈约曾遇见一名奇异的女子,能将雨丝缫丝织布,称为“冰丝”,乔吉可能也知晓这一民间传说。
“冰丝”与“雪练”照应,而“雨”又是“冰丝”的构成原质,从“雪”到“冰”再到“雨”,既有色彩上的由纯白而渐至透明,又有意态上的由静入动。
奇景激发了诗人的奇想,于是得到了“几千年晒未干”的奇句。
说它奇,一来是因为未经人道,有谁想过瀑布的冰丝还需要“晒”,而事实上确是晒不干的呢!二来是这一句由空间的壮观度入时间的壮观,所谓“思接千载”,从而更增重了瀑布的雄伟感。
前面的四句以丰富的联想、夸侈的造语,推出了瀑布在天地间的整体形象,其实是远观。
“露华凉”的第五句出现了观察者的主体——“人”。
“人怯衣单”应“凉”,而“凉”又遥应前面的“雪练寒”。
不过前文的“寒”是因瀑布的气势、色光而产生的心理感觉,而此处的“凉”则更偏重生理感觉。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微妙的细节,影示了自己向瀑布的步步逼近。
末尾三句就是在近距离的情形下对瀑布的深入刻画。
“白虹饮涧”,出于“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宋沈括《梦溪笔谈》语),这一传说起源颇古,甲骨文中就有“有出虹自北,饮于河”的卜辞(拓片10405号)。
这句是在瀑流与涧面的交接处仰视瀑身,因其高入半空,故说它好似天上的白虹一头栽进涧中吸水。
“玉龙下山”,是指瀑布的近端沿山壁蜿蜒奔流的姿态,苏轼写庐山瀑布,有“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语,元好问也有“谁着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黄峪》)的诗句,可见诗人们常将夭矫的游龙与瀑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晴雪飞滩”,则是流瀑在浅水处撞击山石,迸溅水花如雪的奇观。
这三句不但动态婉然,而且色彩鲜明,如同特写。
既有全景的壮观,又有区段的特写,瀑布的形象,就充实丰满,历历在目了。
《水仙子·重观瀑布》鉴赏二
前四句写远眺,远处瀑布倾流而下,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使他感到这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天比作织机,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的水汽、丝丝的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后五句写近景,写走近瀑布后的感觉。
作者自远至近,已经靠近瀑布飞流的石壁,来到清溪汩流的滩头,感到飞沫飘落在身上,如天降甘露,感到寒气逼人而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同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几千年不停息地飞泻而下的瀑布,不禁对永恒的大自然肃然起敬。
作者身临其境,不仅看,而且还进一步去感受,去体验。
全曲想象奇特,造语夸张,比喻新颖,语言流畅,词句诡丽,出奇制胜,把那瀑布的雄伟壮丽与人的博大精神、坚定意志二者表现得相得益彰,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入其境,亲身感受到那份力的壮美。
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比喻艺术极为高超。
“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
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
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
由于多种比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
《水仙子·重观瀑布》作者简介
乔吉(1280~1345)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