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优秀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特色
(2)含蓄蕴藉。 在记录侄儿侄女咏雪后,主讲人对
两人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 笑乐”,这“大笑乐”耐人寻味。作者 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 充谢道韫的身份。 (3)对比鲜明。
文中写两人咏雪,主讲人虽未对咏 雪句作出评价,但读者却能从两人的咏 雪句中了解其二人的文学才情。
课堂小结
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情:讲论文义。
合作探究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 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 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 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 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 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在雪 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 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字 季伯,南朝宋临川王。自幼才 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 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 于41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 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 文义”的人。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 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该书主要记载汉末 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 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荒诞生活和和清谈 风气。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世说新语》以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 品的影响颇大。鲁迅将它称为“一部名士底 (的)教科书”。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 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 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课堂检测
4、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 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 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 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①从人物的表情上“公大笑乐”,侧 面表现作者的褒贬; ②从对谢道韫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的详 细介绍正面表现作者的褒贬。
因为这两个咏雪的语句哪个更胜 一筹一望而知,如果再作评价就显得 多余了。
合作探究
主旨
《咏雪》通过谢太傅在家中与子 侄辈咏雪这一生活片段,表现了谢道 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 露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文化和生活 雅趣。
写作特色
(1)叙事简洁。 本文在写法上直叙其事,不作任
何夸饰。第一句用短短十五个字,既 写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又写 了谢氏家族雪日无法外出而有“讲论 文义”的雅兴。
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 的家庭气氛。 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 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 代人。 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 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 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 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柳絮 ”,比作“撒盐空中”。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什么
俄而雪 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哥哥的长子,即谢朗
大体
相比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 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 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 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 在空中差不多。”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咏雪背景: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赞赏谢道韫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的聪明才智
补述“兄女”身份
拓展延伸
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长辈善于抓住时机来培养孩子的文 学素养;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有利于孩子成长 成才等。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
(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疏通文意
如 趁、乘 飘起
高兴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
就是
表判断
即公大兄 无弈 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谢道韫,东晋有名 的才女,聪明有才
字叔平,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 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 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 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 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形象地写出了 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柳絮因 风起”则更有深刻的意象,所以历来为人 们所赞赏。也就是说在追求形似的同时, 更应注重神似。整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两 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 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 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 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 笑。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 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 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 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合作探究
听了两个孩子的回答后,“公大笑乐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公”此 刻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写出来。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 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 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 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 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 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 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 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 言简义丰。
合作探究
对自己所作的比喻,兄子胡儿和兄女 各自的态度如何?
“差”,大体,说明胡儿把“白雪 纷纷”比作“撒盐空中”不够自信;
“未若”,不如,不及,态度很明 确,说明兄女把“白雪纷纷”比作“柳 絮因风起”充满了自信。
合作探究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 大笑的内涵有哪些?谢太傅到底认为 谁回答得更好?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
课堂检测
1、填空。 (1)《世说新语》是由_南__朝__(朝)_刘__义__庆__(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咏雪》一文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的句子是:_谢__太__傅__寒__雪__日__内__集__,__与__儿__女__讲__论__ _文__义__。_
人物简介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 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息将军谢奕之女 ,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 即王凝之的妻子,可谓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 礼乐簪缨之族。谢道韫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 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 ”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 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 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文言积累
1、特殊句式 (1)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即“所似何”, 像什么。 (2)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文言文中句末的“也” 常常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句中要加上判 断动词“是”。
文言积累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 侄辈;今义:儿子和女儿) (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文 章的义理;今义:文章或句子的意思) (3)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凭借,乘、 趁;今义:因为、原因)
合作探究
“俄而雪骤”一句中的“骤”字有 何妙处?
“骤”字形象传神,表现了雪 下得急,突出了雪景的壮观。为下 文的“咏雪”做铺垫。
合作探究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两个比 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 意蕴的统一。
“柳絮”一喻更好,因为它不仅写 出了雪花的轻盈之态,而且给人以春天 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撒 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这样 一来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导入新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国家,从 古到今,出现过许多令人佩服,令人称 赞的少年儿童。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聪颖机智 的古代少年——谢道韫。
学习目标
1、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常识,积累 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文意。 2、品析两处咏雪比喻句。 3、体会古人其乐融融的家庭文化和生活 雅趣,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这真是让我高兴啊,两个孩子的 比喻都很生动形象,尤其是“柳絮因 风起”的比喻更是意蕴无穷,看来他 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啊!
合作探究
谢家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 出来。
氛围是融洽、愉快、轻松、和谐 的,有浓厚文化气息。
从“寒雪”、“内集”、“欣 然”、“大笑乐”等词语能看出来。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只客观地描述咏雪一事, 而不直接对咏雪语句的好坏作评价?
课堂检测
2、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
( 记叙 )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
大笑乐。
( 描写 )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 说明 )
课堂检测
3、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整体把握
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请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出来。
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 咏雪。
整体把握
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他 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谢太傅(谢安)。 白雪纷纷何所似?
整体把握
选手们作了怎样的回答?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整体把握
谢太傅对比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 原文字词回答)
大笑乐。
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
第1层(开头到“……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第2层(从“俄而……” 到“公大笑乐 ”):通过一次应答,体现了谢道韫的 聪颖。
第3层(从“即公……”到结束):点 明谢道韫的身份。
合作探究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 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读音停顿
咏雪
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zhòu),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sì)?”兄子/胡儿/曰: “撒(sǎ)盐空中/差(chā)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疏通文意 寒冷的、下雪的 家庭聚会 家中的子侄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