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卷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容积为的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汽缸壁及活塞导热性能良好,活塞面积为S,厚度不计。

汽缸两侧的单向阀门(气体只进不出)均与打气筒相连,开始活塞两侧封闭空气的体积均为V,压强均为。

现用打气筒向活塞左侧打气15次,向活塞右侧打气10次。

已知打气筒每次能打入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外界温度恒定,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不计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

则稳定后汽缸内空气的压强为( )
A.B.C.D.
第(2)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正常工作的个人密闭装备,其内密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某次对航天服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航天服内气体先经历等温过程再经历等压过程,其p-V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B、C状态的体积比为。

关于航天服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
B.B→C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C.A→B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对航天服碰撞的次数减少
D.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大于B→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第(3)题
艺术体操是一项女子竞技项目,主要有绳操、球操、圈操、带操、棒操五项。

带操动作柔软、流畅、飘逸、优美。

如图所示是一位带操运动员的竞技场景,丝带的运动可以近似为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B、P和Q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时刻该波刚好传播到点,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质点A的位移为B.该波的传播速度是
C.波向轴负方向传播D.时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0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大小,影响其布朗运动的明显程度
B.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C.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D.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第(5)题
如图所示,在坐标轴上A、B、C三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Q、+Q。

M、N为坐标轴上的两点,已
知OA=AM=MB=BC=C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M点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B.N点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C.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
D.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则试探电荷在O点的电势能大于N点电势能
第(6)题
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点电势分别为0、、,有一电
荷量为的点电荷在该电场中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y轴为一等势面
B.电荷在该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C.电荷在该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
D.将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增加
第(7)题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关于原子定态、原子核变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第(8)题
a、b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所
示,直线和曲线刚好在时相切,则( )
A.时刻两车刚好并排行驶
B.车的速度一直小于车的速度
C.时刻车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
D.从0到时间内,两车运动的位移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平衡位置位于x1=1m及x2=4m处两质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可能为3m B.波长可能为
C
.波速可能为D.波速可能为
第(2)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离地的网球以的速度斜向上击出,当网球竖直分速度为零时,击中墙壁上离地高度为
的P点,击球点到P点的水平距离为。

网球与墙壁碰撞前后的速度矢量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即垂直墙面速度分量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平行墙面的速度分量大小、方向均不变。

重力加速度为g,则网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着地点到P点的水平距离
分别为( )
A
.B.
C
.D.
第(3)题
如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将发生跃迁。

图乙为光电效应演示装置,现将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照射锌板,已知锌板逸出功为3.4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
B.锌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C.若发生光电效应,则验电器内的金属片带负电
D.若发生光电效应,从锌板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35eV
第(4)题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放置在足够高的水平台面上,导轨间距。

质量,电阻的直导体棒放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垂直,导体棒通过一根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与一质量也为的重物相连。

导轨左端与阻值的电阻相连,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在时刻,由静止释放导体棒和重物,直导体棒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导轨足够长,轻质细绳始终与导轨共面且平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导体棒速度时,导体棒加速度
C.导体棒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D.导体棒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与水平方向成夹角的两平行金属导轨BC、,左端连接水平金属轨道,右端用绝缘圆弧连接水平金
属导轨CD、,并在轨道上放置静止的金属导体棒b。

在水平轨道末端安装绝缘的无摩擦固定转轴开关,导体棒b经过两
点(无能量损失),进入半径与水平面垂直的半圆形导轨。

转轴开关会顺时针转动以挡住后面的金属棒。

两点
略高于,可无碰撞通过。

半圆形导轨与足够长的水平金属导轨HG、平滑连接,末端连接的电容器。

已知轨道间
距为,BC、长度,a、b棒质量均为1kg,a电阻为,b电阻不计,BC、平面,CD、C'D'平
面,HG、H'G' 平面内均有垂直于该平面的磁场B=1T,不计一切摩擦,导轨电阻不计,g=10m/s2。

现将导体棒a自BB'静止释放,求:
(1)若导体棒a运动至CC'前已匀速,求下滑的时间及匀速下滑时速度;
(2)CD、C'D'水平金属导轨足够长,要求a、b棒可在水平轨道上达到共速且不会发生碰撞,则b初始位置至少应离CC'多远;(3)b过DD'后,转轴开关将a挡住,求b在轨道HG、H'G' 滑行的最终速度。

第(2)题
如图甲所示,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管长为L,管里一段长L的水银柱封住一段长L的气柱,温度
为T0,大气压强为p0。

若L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0。

(1)现通过升高气体温度,使水银柱上端恰好到达管口,则气体温度应升为多少?
(2)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在管口加一个厚度、重力均不计的活塞,给活塞加一个向下的力,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当水银柱下降L时,活塞下降的距离为多少?
第(3)题
真空中一正三棱柱形透明体,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AB=AC=BC=6R,透明体中心有一半径为R的球形真空区域,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AB面射向透明体。

已知透明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1)如图所示,光线从D点射入时恰好与真空球相切,请问该光线是从AC边还是BC边射出透明体?并求该光线穿过透明体所需要的时间;
(2)为使光线不能从AB面直接射入中间的球形真空区域,则须在透明体AB面贴上不透明纸,求不透明纸的最小面积。

第(4)题
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装有自动信号灯。

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道口时,道口处会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

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

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0=36 km/h,停车线距道口拦木的距
离s0=5 m,道口宽度s=26 m,汽车长l=15 m,列车的速度为v1=180 km/h,如图所示。

把列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至少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用橡皮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三条规格相同的橡皮筋,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它们的自然长度;
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将三条橡皮筋拉至相同的长度,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则继续进行后续实验;
③将三条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再将其中两条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贴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的M、N两点,如图所示;
④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P系一细绳,用力拉细绳,使三条橡皮筋的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在白纸上将该位置记作O,同时记录三条橡皮筋的方向和长度;
⑤以结点位置O为起点,分别沿OM、ON方向和PO方向作出线段、、,使每条线段的长度与各自对应的橡皮筋的成
正比。

⑥以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若对角线同线段重合,则说明两个力和它们的合力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⑦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中的④⑤⑥,多做几次实验。

请完成以下问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所选用三条橡皮筋的自然长度要相等
B.步骤②的目的是验证三条橡皮筋的劲度系数是否相同
C.步骤④中拉细绳的力可以不与木板平行
D.步骤⑦中多次实验结点静止时的位置O必须在同一位置
(2)将步骤⑤填空中的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3)若第二次实验同第一次相比较,OM、ON夹角不变,OM、OP的夹角变小;橡皮筋OP长度不变,则橡皮筋OM长
度______;则橡皮筋ON长度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第(2)题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沙桶相连,沙桶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处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t,d表示遮光片的宽度,L表示遮光片右侧初位置至光电门之间的距离,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如图所示,遮光片宽度的测量值d=___cm;
(2)让沙桶内盛上适量细沙,测出沙桶和细沙的总质量m,调整导轨倾角,让滑块恰好在A处静止.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保持滑块的质量M和遮光片右侧初位置至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不变,改变沙桶内细沙的质量和导轨倾角,重复以上步骤,通过每次实验记录的m和t,描点作出了一个线性关系的图象,从而更直观地研究滑块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的图象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t —m图象 B. t2—m图象C. t2 —图象 D.—m2图象
(3)为了减小上述实验中的误差,下列实验要求中不必要的一项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沙桶和细沙的总质量m远小于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遮光片的宽度要适当小些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