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汪清六中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考前须知: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

〔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那么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那么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开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根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假设大局部中国人都
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根底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防止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根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方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以下对“提笔忘字〞的相关表达,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或电脑
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局部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根底的中华
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要想让“提笔忘字〞现象不再恶化,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
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以下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
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再也不会令人惊叹了,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到更好的
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可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
必须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
茶香一样。

3.以下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美国媒体率先报道了中国存在的“提笔忘字〞现象,这一现象吸引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
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开展的必然结果,但淡忘了汉字书写表现出传统文化
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
中国文化之精髓。

D.只要完善行政指令或法律法规就可以防止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从而保存中国传统文
化之精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评卷人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悬赏举报人
新生废品店的老板李云放出话来,说自己愿出两万块钱感谢当年那个举报他偷窃的人,只要那个人说清楚他那天晚上是怎样行窃的,就可以把这两万块钱拿走。

有人说,只怕是李老板想钓那小子出来。

然后再收拾他一顿吧。

在里面待过的人,有几个是省油的灯?
大家都纷纷点头。

李云从小就好吃懒做,读书也不认真,经常逃学打架。

李云初中毕业后,就和社会上的人混到一起去了。

他母亲打他,他蹿得比猴子还快;他母亲骂他,他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照样白天吃饭睡觉,晚上三更半夜不归。

他母亲一边叹气。

一边偷偷地抹眼泪。

李云刚开始和社会上的哥们儿在一起的时候,也没干什么大的坏事情,无非是今天摸一只鸡,明天偷一只狗。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开销也大了,他感觉钱越来越重要了,于是决定去干一票大的。

这天白天,李云踩好点后,晚上,他趁着月黑风高,偷偷地出了门。

由于是头一次干这样大的事情,李云心里很虚,总感觉身后有一个影子跟着自己,可是回过头来,却又发现没有人。

偷窃很顺利,李云背着一袋子偷来的贵重物品翻出那户人家的院子后,撒腿就跑。

在李云跑的时候,他还是感觉自己身后有一个影子跟着,可是他几次回过头来看,却还是没发现那个
影子。

李云心中很纳闷儿,是不是遇见鬼了?
李云一口气跑到后山的破庙里,藏好东西后,正准备回家睡觉,不料几个黑影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就把他扭了起来。

愣过神的李云一看,是警察!
真是怪了,警察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李云的双手被戴上冰冷的手铐的时候,他没有忘记问上一句,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一个警察冷冰冰地说,有人举报了。

李云被劳动教养了两年。

在劳教所里,李云结识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是因为销赃而被关了一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李云从他那儿学到了很多收废品方面的知识。

李云出来后,就踩着三轮车收起了废品,然后送到那个朋友那里。

通过一年的努力,李云有了一点儿积蓄,自己也开了一个废品回收店。

没几年,李云就盖起了房子,娶了媳妇儿,媳妇儿又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

有了钱后。

李云想找到当年那个举报他的人。

李云对那些心存疑虑的人说,我是真的很感谢那个人,没有那个人使我悬崖勒马,就没有我李云的今天。

过了好多天,没有一个人来领这两万块钱。

报社的记者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对李云进行了一次专访,写成了一那么纪实新闻上了报纸。

不料这那么新闻没有帮李云找来举报他的人,反而给他的回收店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给他的人品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很多人都往这儿送废品,好多单位打来让他过去收废品。

李云的生意越做越大。

后来开了一家废品回收公司。

摩托车也换成了小汽车。

李云于是把奖金提高到了五万块钱。

许多人又在一起议论这事,有的人说,这小子脑子太精了,真是一石几鸟啊!既做了广告,也挽回了自己的名声,还有可能找出仇人来。

大家又都纷纷点头。

但是那个人好似从人间蒸发掉了一样。

这年。

李云的母亲病重。

她把,李云叫到了床边说,你帮我送五万块钱到劳教所里,让他们发给那些表现好的即将释放的孩子,让他们也像你一样,有点儿本钱自己去赚一碗饭吃。

李云惊讶地说,为什么要送给他们钱?
李云的母亲说,孩子,是劳教所的警察们让你重新做了人,你应该感谢他们,更应该帮助一下像你一样一时糊涂做了错事的人,鼓励他们早日出来,早日能自立生活。

况且20年前那个举报你的人就是我,我有权支配这五万块钱。

你不知道吧,我当时看不住你,就几乎天天晚上跟着你;管不好你,我就决定让政府来管教你。

儿子,我害得你关了两年,你不会怪我吧?泪流满面的李云说,娘啊!我怎么会怪您呢?
我这下就放心了。

李云的母亲说完就闭上了双眼。

李云朝着母亲的遗体“砰砰〞地磕起了响头,直磕得额头鲜血直流。

不久,市报就登出了一条消息:新生废品回收公司总经理李云向市劳教所捐资10万元,用来奖励那些表现出色的劳教释放人员。

李云还表示,他将呼吁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成立“新生基金会〞,他每年向基金会捐资五万元……
4.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小说以李云悬赏举报人开篇,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阐述主题。

B.李云偷窃得手后,总感觉身后有影子跟着他却没有发现影子,表现出他做贼心虚,也表现出李母跟踪时的小心和隐蔽。

C.报社的记者得知李云悬赏举报人的消息后,专门采访了他。

这次采访引起了强烈反响,李云也因祸得福,生意越做越大。

D.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李云的经历及悬赏寻找举报人的原因,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

5.李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8分〕
6.对于李云悬赏举报者的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8分〕
评卷人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那么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设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假设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7.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B.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8.以下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其中本纪表达贵族王侯的历史,因此,司马迁把项羽列入了本纪。

B.乌骓,楚霸王项羽的坐骑,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

传说,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忠于主人的乌骓也自跳乌江而死。

C.楚歌,楚人的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悲壮自刎身亡。

D.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项羽在汉军兵临城下之时的饮酒夜歌,既表现了他的穷途末路,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位昔日驰骋疆场的英雄的悲壮人生。

B.在兵围垓下之时,项羽对虞姬的“悲歌慷慨〞,表现了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的儿女情怀,司马迁的这段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C.八百多人的突围队伍到渡过了淮河后不到一百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这次战斗的惨烈,正是这惨烈的战争场面使项羽认识到自己的大势已去。

D.文章结尾处写“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从侧面表现了这位末路英雄的威势,此时的项羽仍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评卷人得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14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小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唐]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大历四年(769年),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

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其那:怎奈。

1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

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

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地,徒然〞之意。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风格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12.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8分)
评卷人得分
五、名句名篇〔5分〕
13、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5分〕
〔1〕鲍照《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反问大声疾呼,表达了诗人对不公正的门阀制度造成的不幸命运的强烈抗争意识。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祠堂内的景
物,深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思念之情。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深痛感慨,表达了他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投降派的愤怒控诉和强烈指责。

评卷人得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面对来势汹汹
....的雾霾,政府该做些什么?前不久,各大城市相继开始公布PM2.5指数的实时监测数据,与以前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B.《舌尖上的中国》是优秀的国产纪录片,创作理念是既展示美食,又借助美食表现乡
土人情,这种左右逢源
....的思想给影片增色不少。

C.“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开展史上的九个第一〞,看到报道,老林一下笑出声
来,纠缠他多日的大大小小的病痛涣然冰释。

.....
D.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
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

1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2年以来,CPl高位运行,居民消费理念变化,经济收入增加,使得石家庄市市区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明显增加,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B.作家铁凝认为,莫言的获奖对今后的中国文学引起国际上更多读者的研究、关注和兴趣,以及中外文学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C.中国红十字会要以公开透明、清正廉洁为生命,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制度、严谨的行为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公信力。

D.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当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

今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传递丰富、质朴、真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①从“家风〞入手做文章
②正是媒体不容回避的责任
③通过广阔群众的参与
④应对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⑤千方百计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⑥恰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
A.⑤④⑥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⑥③
C.①⑤②③⑥④
D.①⑥④⑤②③
17.以下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快乐,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送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评卷人得分
七、语言综合运用〔12分〕
18.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照应的排比句。

(6分)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它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

担忧和恐惧多了,无畏和勇气就少了;,;,。

让一些不需要的东西随风而逝吧,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

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
马云说:“如果你到35岁还很穷,那你只能怪你自己!〞他在演讲时分享成功的秘诀:面对新事物,要看得见时机、看得起时机;充分理解新事物;快速决定,抢先行动。

因此,我们如果看得起新事物,就肯定能实现理想。

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

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也不能的奇迹。

①看得起新事物,不一定能实现梦想。



评卷人得分
八、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A 〔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2.B〔“再也不会令人惊叹〞说法过于绝对。


3.D〔“只要完善行政指令和法律法规就可以防止出现数典忘记的新文盲〞与原文意思不符。

4.C“因祸得福〞表述不当。

李云悬赏举报人的目的是想表示自己的感谢,不属于“祸〞。

5.〔1〕李云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李云原是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的小偷,劳教后走上正途,有了自己的事业。

〔2〕李云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

劳教后,李云靠自己的努力,蹬三轮车收废品,后来开了废品店,开展为废品公司,事业的成就离不开李云的付出。

〔3〕李云是一个心怀感恩的人。

劳教后,李云悬赏寻找当年的举报人,并提髙赏金,知道详情后,李云向劳教所捐资并成立“新生基金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6.〔1〕这样做可以更快地找到举报者。

李云的做法与人们思想中惯于对举报者进行报复的做法大相径庭,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尽快找到举报者。

〔2〕这样做更能彰显李云的感恩之心。

李云寻找举报人,确实是心存感谢,想要报答举报者,并非为了炒作自己的废品收购公司。

〔3〕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注人正能量。

李云出于真心的悬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反响发人深省,引起人们对诚信、感恩等美好品德的向往,为社会注入了正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