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广东省清远市方圆培训学校高三模拟化学试题精练(二十一)(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清远市方圆培训学校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精练(二十
一)
7.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4.03米大口径碳化
硅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
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
包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钛
合金筛网轮
『解析』选A A对:碳化硅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硅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B 错:聚氨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错:碳包覆银纳米线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8.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
8.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且二氯代物有3种
D.易溶于水且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解析』选B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的分子式为C4H4O,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碳碳双键最多可提供6个原子共平面,共有2种等效氢,有4种二氯代物,属于酚,而不含有苯环和酚羟基,具有二烯烃的性质,两者不可能是同系物。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Br3的作用是催化剂,若没有FeBr3可用铁屑代替
B .实验中装置b 中的作用是吸收挥发的苯和溴
C .装置c 中产生气泡,可证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NaOH 溶液洗涤、蒸馏,得到溴苯
『解析』选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NaOH 溶液洗涤后需要分液得到溴苯。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3.6 L 丙烯(标准状况)与足量HCl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氯丙烷个数为1.5N A
B .一定条件下,Ca 与O 2反应生成7.2 g CaO 2,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4N A
C .2 mol 冰醋酸与4 mol 乙醇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个数为2N A
D .1 L 1 mol·L -1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所含羟基的个数为5N A
『解析』选D 丙烯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可能生成1-氯丙烷和2-氯丙烷,无法计算生成1-氯丙烷的个数,故A 错误;7.2 g CaO 2含有0.1 mol Ca ,Ca 从0价变到+2价,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2N A ,故B 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计算生成乙酸乙酯的量,故C 错误;1 mol 的葡萄糖中含有5 mol 羟基和1 mol 醛基,故所含羟基的个数为5N A ,故D 正确。
11.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Na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OH[pOH =-lg c (OH -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N 表示pOH 与lg c (H 2X)c (HX -)
两者的变化关系 B .NaHX 溶液中c (X 2-
)>c (H 2X)
C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2c (X 2-)
D .常温下,Na 2X 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 h1=1.0×10-4 『解析』选D Na 2X 溶液中,X 2-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K h1(X 2-)>K h2(X 2-),
碱性条件下,则pOH 相同时,c (HX -)c (X 2-)>c (H 2X)c (HX -),由图像可知N 为pOH 与lg c (HX -
)c (X 2-)
的变化曲线,M 为pOH 与lg c (H 2X)c (HX -)的变化曲线,当lg c (HX -)c (X 2-)或lg c (H 2X)c (HX -)=0时,说明c (HX -)c (X 2-)或c (H 2X)c (HX -)
=1,浓度相等,结合图像可计算水解常数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A 错误;
由曲线M 可知,当lg c (H 2X)c (HX -)=0时,c (H 2X)c (HX -)
=1,pOH =9,c (OH -)=10-9mol·L -1,则K h2(X 2-)=c (H 2X)c (HX -)×c (OH -)=1×10-9;由曲线N 可知,当lg c (HX -)c (X 2-)=0时,c (HX -)c (X 2-)
=1,pOH =4,c (OH -)=10-4mol·L -1,K h1(X 2-
)=c (HX -
)c (X 2-)×c (OH -)=1.0×10-4,则HX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2=K W K h1==1×10-
141×10
-4=1×10-10,则NaHX 溶液中HX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c (H 2X)>c (X 2-),故B 错误,D 正确;混合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c (Na +)+c (H +)=c (Cl -)+c (HX -)+2c (X 2-)+c (OH -),则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Cl -)+c (HX -)+2c (X 2-),故C 错误。
12.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 、N 为厌氧微生物电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COO --8e -+2H 2O===2CO 2↑+7H +
B .电池工作时,H +由M 极移向N 极
C .相同条件下,M 、N 两极生成的CO 2和N 2的体积之比为3∶2
D .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 +4+2O 2===NO -3+2H ++H 2O 『解析』选C M 极为负极,CH 3COO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电极反应为CH 3COO --8e -+2H 2O===2CO 2↑+7H +,故A 正确;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 +由M 极移向N 极,故B 正确;生成1 mol CO 2转移4 mol e -,生成1 mol N 2转移10 mol e -,根据电子守恒,M 、N 两极生成的CO 2和N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mol ∶4 mol =5∶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5∶2,故C 错误;NH +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 -3,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 +4+2O 2===NO -3+2H ++H 2O ,故D 正确。
13.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
其中Y 、Z 处于同主族,W 的单质与水反应可生成X 的单质,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W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X 、Y 、Z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W>Z
B.图示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常温常压下Z的单质为固态
『解析』选D根据题意判断出四种元素分别为H、O、S、Ca,则Ca2+半径小于S2-半径,A项错误;B项全部为极性键;C项水比硫化氢稳定。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必做题
26.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能杀菌消毒,可用于水果保鲜,污水处理等方面。
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制备少量过氧化钙,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检验CaO2·8H2O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准确称量m g产品粉末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KI晶体,再滴入少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再逐滴加入c mol·L-1的Na2S2O3溶液V mL时,恰好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已知:2S2O2-3+I2===S4O2-6+2I-)。
『解析』(1)仪器a 为分液漏斗,烧瓶中首先NH 4Cl 与Ca(OH)2发生反应Ca(OH)2+2NH 4Cl===CaCl 2+2NH 3·H 2O ,生成的CaCl 2再与氨水和H 2O 2发生反应CaCl 2+H 2O 2+2NH 3·H 2O +6H 2O===CaO 2·8H 2O↓+2NH 4Cl 。
(2)洗涤时,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是否有Cl -
残留即可。
(3)烧瓶中发生反应会有氨气逸出,装置b 是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并防止倒吸。
(4)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由关系式:CaO 2~2KI ~I 2~
2S 2O2-3得,n (CaO 2)=12n (Na 2S 2O 3)=cV ×10-32 mol ,样品中CaO 2的质量分数为72×cV ×10-32m
×100%=3.6cV m %。
『答案』(1)分液漏斗 Ca(OH)2+2NH 4Cl===CaCl 2+2NH 3·H 2O CaCl 2+H 2O 2+2NH 3·H 2O +6H 2O===CaO 2·8H 2O↓+2NH 4Cl
(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几滴AgNO 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沉淀洗涤干净,否则没有洗净
(3)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并防止倒吸
(4)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6cV m
% 27.碲(Te)是一种第ⅥA 族稀有分散元素,主要伴生于铜、镍、铅等金属矿藏中。
TeO 2属于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工业上可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 2Te ,还有少量的Ag 、Au)中提取碲。
其工艺流程如下:
(1)“加压浸出”生成Te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压浸出”时控制pH 为4.5~5.0,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酸浸”后将SO 2通入浸出液即可得到单质碲,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NaOH 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作电极得到碲,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浸出法是工业提取金属常用的方法,某实验小组用1.0 mol·L
-1的草酸在75 ℃时浸出镍。
随时间变化,不同固液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固液比与镍浸出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固液比之外,你认为影响金属浸出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解析』(1)“加压浸出”生成TeO 2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Te +2O 2+4H +=====加压2Cu 2++TeO 2+
2H 2O ;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酸性过强TeO 2会被酸溶解导致Te 产率降低。
(2)“盐酸酸浸”后将SO 2通入浸出液即可得到单质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 4++2SO 2+4H 2O===Te↓+8H ++2SO2-4,氧化剂为Te 4+
,还原剂为SO 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分析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 2SO 4、HCl 。
(3)“NaOH 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TeO 2+2OH -===TeO 2-
3+H 2O ;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作电极得到碲,阴极反应式为TeO 2-3+4e -+3H 2O===Te +6OH -。
(4)①由题图可知,固液比与镍浸出率的关系是:固液比越小,镍的浸出率越高。
②除固液比之外,影响金属浸出率的因素还有金属本身、浸液的选择、温度、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等。
『答案』(1)Cu 2Te +2O 2+4H +=====加压2Cu 2++TeO 2+2H 2O 酸性过强TeO 2会被酸溶解导致Te 产率降低
(2)1∶2 H 2SO 4、HCl
(3)TeO 2+2OH -===TeO 2-3+H 2O
TeO 2-3+4e -+3H 2O===Te +6OH -
(4)①固液比越小,镍的浸出率越高(合理即可) ②金属本身、浸液的选择、温度、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等(合理即可)
28.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CO 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1=-49.58 kJ·mol -
1 反应Ⅱ:CO 2(g)+H 2(g)
CO(g)+H 2O(g) ΔH 2 反应Ⅲ:CO(g)+2H 2(g)
CH 3OH(g) ΔH 3=-90.77 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ΔH 2=________,若反应Ⅰ、Ⅱ、Ⅲ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K 3,则K 2=________(用K 1、K 3表示)。
(2)反应Ⅲ自发进行条件是________(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或“任何温度”)。
(3)在一定条件下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H 2和1.5 mol CO 2,仅发生反应Ⅰ,实验测得不同反应温度与体系中CO 2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T CO 2的平衡转化率
60% 40%
①T ________500 ℃(填“>”“<”或“=”)。
②温度为500 ℃时,该反应10 min 时达到平衡。
用H 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 (H 2)=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4)由CO 2制备甲醇还需要氢气。
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取Na 2FeO 4, 同时获得氢气:Fe +2H 2O +
2OH -=====电解FeO 2-4+3H 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解一段时间后,c (OH -)降低的区域在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该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Ⅱ=Ⅰ-Ⅲ,得反应Ⅱ的ΔH 2=ΔH 1-ΔH 3=-49.58 kJ·mol -1
+90.77 kJ·mol -1=+41.19 kJ·mol -
1,反应Ⅱ为反应Ⅰ和Ⅲ的差,所以反应Ⅱ平衡常数为K 2=K 1/K 3。
(2)该反应的ΔS <0、ΔH <0,当温度较低时,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
(3)①反应Ⅰ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则温度越低转化率越大,即T 高于500 ℃;②CO 2的变化量为1.5 mol×60%=0.9 mol
CO 2(g)+3H 2(g)CH 3OH(g)+H 2O(g) 初始量 1.5 mol 3 mol 0 0
变化量 0.9 mol 2.7 mol 0.9 mol 0.9 mol
平衡量 0.6 mol 0.3 mol 0.9 mol 0.9 mol
v (H 2)=(2.7 mol÷2 L)÷10 min =0.135 mol·L -1·min -1,K =0.9
2×0.920.62×⎝⎛⎭
⎫0.323=200。
(4)该装置为电解池,阳极电极材料是Fe ,铁在阳极失去电子,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 -6e
-+8OH -===FeO2-4+4H 2O ,由于阳极消耗了OH -,所以随着电解的进行c (OH -)会逐渐降低。
『答案』(1)+41.19 kJ·mol -1 K 1/K 3 (2)较低温度
(3)①> ②0.135 mol·L -1·min -1 200 (4)阳极室 Fe -6e -+8OH -===FeO 42-+4H 2O
(二)、选做题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元素M 是组成物质Ca 5(PO 4)3F 的一种元素。
元素M 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第1个至第5个电子所需能量(即电离能,用符号I 1至I 5表示)如表所示:
I 1 I 2 I 3 I 4 I 5 电离能/
(kJ·mol -1)
589.8 1 145.4 4 912.4 6 491 8 153
元素M 化合态常见化合价是________价,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Ca 5(PO 4)3F 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PO 3-4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键角为________,其等电子体有________(请写出两种)。
(4)CaF 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aF 2晶体中与Ca 2+最近且等距离的Ca 2+数目为________;已知Ca 2+和F -半径分别为a cm 、b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 为摩尔质量,则晶体密度为______g·cm -3(不必化简)。
(5)已知MgO 与CaO 的晶体结构相似,其摩氏硬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元素M 的气态原子的第I 1~I 5电离能大小可以看出:I 1、I 2相差不大,I 2、I 3电离能相差较多,说明M 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在Ca 5(PO 4)3F 中元素有Ca 、P 、O 、F 四种元素,只有Ca 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原子半径大,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化合价为+2价;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Ca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4s 2或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PO 3-
4的中心原子P 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故P 原子杂化为sp 3杂化;由于孤对电子对数为0,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其等电子体有
SO 2-4、CCl 4;(4)根据CaF 2晶胞结构可知:在每个晶胞中与Ca 2+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a
2+有3个,通过每个Ca 2+可形成8个晶胞,每个Ca 2+计算了2次,所以与Ca 2+距离最近且等
距离的Ca 2+有(3×8)÷2=12个;将CaF 2晶胞分成8个小正方体,正方体中心为F -
,顶点为Ca 2+,晶胞中共有4个钙离子、8个氟离子。
Ca 2+与F -的最近核间距(a +b )为晶胞体对角线的14。
故晶胞边长为
4(a +
b )3。
根据⎣⎢⎡⎦⎥⎤4(a +b )33ρN A =4M ,可求晶体密度。
『答案』(1)+2 [Ar]4s 2 (2)F >O >P
(3)sp 3 正四面体形 109°28′ SO 2-
4、CCl 4等
(4)12 4M
N A ⎣⎢⎡⎦
⎥⎤4(a +b )33 (5)MgO >CaO Mg 2+半径比Ca 2+小,晶格能较大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1)A 的名称为________;羧酸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乙醇分子所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字母)。
a .C —C 键
b .C —H 键
c .O —H 键
d .C —O 键
(3)E→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G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 的2种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2∶2∶2∶1∶1。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 3CHO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 3CH 2Br ――――――→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CH 3COOH 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
『解析』(1)根据A 的分子式及合成路线,可推知A 的结构简式为
,其名称为苯甲醛。
根据HC CH ――→羧酸X CH 2===CH —OOCCH 3,可推知羧酸X 为CH 3COOH 。
(2)
根据合成路线和已知信息,可推知B 为
,C 为,C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H 5OH 浓硫酸△。
反
应过程中“酸脱羟基醇脱氢”,故乙醇分子所断裂的化学键是O —H 键。
(3)E 的分子式与F 的链节组成相同,故E→F 为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G 的反应类型为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B 为,根据①知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根据②知含有醛基,根据③知含有5种类型的氢原子,且原子数之比为2∶2∶2∶1∶1,故符合条件的同分
高考模拟试卷
1 异构体为、。
(5)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倒推中间产物,确定合成路线。
『答案』(1)苯甲醛 CH 3COOH (2)
+C 2H 5OH 浓硫酸△
c (3)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 、
(5)CH 3CHO ――→CH 3CHO 稀NaOH/△
CH 3CH===CHCHO ――→Br 2――→①Ag NH 3
2OH ②H +
――→①NaOH 水溶液/△
②H +。